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 第241章 长孙无忌被弹劾

几天后。

李世民的銮驾到京,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然而,却不见太子李承乾的踪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迎驾,御用凯旋乐响起,李世民走下銮驾,踩着红毯走向文武百官。

司华年也跟着走下马车,阔别已久的京城,又回来了,寒风飕飕,还不如待在珠崖那边呢。

“平身吧,太子呢?为何不见太子前来迎驾呢。”李世民扫视了一圈,确实没看见李承乾。

按理说这种场合,确实是该李承乾带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的,现在怎么只见文武百官而不见李承乾呢。

“陛下!臣弹劾齐国公长孙无忌,软禁太子!把持朝政!”

“臣附议!太子殿下已经快十天没有上朝了,东宫被重兵封锁,无长孙无忌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见太子!”

“臣等想见太子,均被拦下,长孙无忌其心可诛!软禁太子,把持朝政,请陛下将他削爵问罪,近日奏折被他带进东宫,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找人模仿太子殿下笔记来僭越处理国之大事,殿下,此贼断不可留啊。”

“臣附议,长孙无忌把持朝政,明显就是图谋不轨,窥测神器!请陛下问罪!就连皇后娘娘前往东宫探望太子都被拦下,长孙无忌犯上作乱,囚太子,拦凤驾,罪不容诛啊,陛下!”

“臣等附议!”

哗啦啦的,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全都是弹劾长孙无忌的。

似乎愣是要把长孙无忌说成是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

长孙无忌心里委屈,但也不敢说啊。

否则李世民没有回来,李承乾的消息传出去,国本动摇就在今朝。

司华年这时候走了过来,“怎么个事儿?长孙无忌软禁太子?你们傻逼还是长孙无忌傻逼?太子是长孙无忌的外甥,皇后是他的妹妹,他有必要软禁太子?”

司华年直接对着这些官员吐槽。

别人软禁李承乾还有点理由,可是长孙无忌软禁太子,可能吗?

长孙无忌可是李承乾是亲舅舅啊。

常言道,爹死随便埋,娘死等舅来,叔伯会和外甥夺权,可舅舅这个身份就只能只能把外甥争权,而不会跟外甥夺权。

舅舅的地位在古时,那可是嘎嘎高的。

长孙无忌位极人臣,简在帝心,荣耀无双,这个时候干出软禁太子的事儿?

想要改朝换代?

倚天剑和青釭剑也没动静啊。

李世民赞同的点了点头,李世民也相信长孙无忌干不出这事儿,“此事稍后自有定谳,先回宫吧,辅机跟朕来。”

“是。”

李世民转身又走回銮驾,长孙无忌跟了上去。

“对了,上柱国,你也来。”李世民转身的那一刻,突然想起了什么,把司华年一块叫上了。

“非要叫上我干啥。”司华年无语的吐槽李世民。

不过出于吃瓜本性,司华年也想知道长孙无忌这么干是为了什么,所以司华年跟着一块上了銮驾。

百官纷纷起身,让开道路。

銮驾先行,百官跟在其后。

“辅机,高明怎么了?”銮驾上,李世民直接问道。

李世民相信长孙无忌做不出软禁李承乾的事情来,长孙无忌对大唐是很忠心的,他的利益也早已和大唐捆绑在了一起。

不可能干出这种动摇大唐江山社稷的事情。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陛下,太子殿下躺在东宫养伤呢,臣不敢将此消息传出,否则陛下又不在皇宫,国本都要动摇啊,若有不轨之人趁机发难,顷刻间又是一场大乱,臣实在是没办法了。”

李世民闻言,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果然是李承乾出事了。

“高明怎么了?他伤到哪里了?怎么伤的?严不严重?现在情况如何?”李世民询问道。

长孙无忌回答道,“太医说,太子殿下是劳累过度,没有休息好。”

“劳累过度?”司华年一愣,这睡一段时间就好,怎么会养伤呢?

长孙无忌点点头,“正是,陛下离京之后,军国大事全权落在太子殿下身上,太子殿下处理不了的就会诏臣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商讨。

乱世除定,百废待兴,奏折那也是成批量的增加,殿下现在每日的休息时间也就只有两个时辰左右,刚开始的时候,殿下批奏折的时候都睡着了。

后来情况更甚,看到有贪官趁此乱世剥削百姓,鱼肉乡里的奏折,一口鲜血喷出,倒在了御书房,太医治疗之后,殿下抱病批阅奏折,又是一段时间。

前段时间,殿下终于是撑不住了,跟臣等在御书房讨论政务结束之后,出了御书房,整个人神情恍惚,累到极致,不慎一脚踩空,从御阶之上滚落下去。

把臣等吓坏了,臣第一时间封锁消息,周围那几个御林军被臣秘密处决,在场太监宫女全部被杀,务必确保消息不会走漏,臣急忙宣太医。

将太子殿下用软轿快速送回东宫,经过太医检查,头部受到轻微创伤,左手臂受到撞击,还摔坏了右脚,经过治疗,虽然情况已经控制住了。

但是,太医说殿下的右脚,药石难医,成功率不足三成,很有可能太子殿下就要成一个瘸子了,若是这消息传出,太子殿下东宫之位必定被动摇。

有心之臣必然掀起废太子,择贤良为储君之争,可眼下陛下不在京城,再出现国本动摇的事情,臣真不知道怎么办了,臣无奈之下,只得行非常之事了。”

长孙无忌简单的把事情跟李世民汇报了。

明里暗里的表示李承乾伤成这样是李世民的原因。

若不是李世民先斩后奏,溜出了宫,何至于军国大事全压在了李承乾这个孩子身上。

四姓六望的风波刚过去,百废待兴,正是事多的时候。

李世民却把这些事情全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哪里处理得过来,可不得把身体累垮嘛。

而且许多事情李承乾没法自主处理,许多事情都会询问李世民的意见,李世民撂挑子跑路是痛快了,可是让李承乾独自担起大唐的江山社稷,属实是难为李承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