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 第305章到时候,秦国将称大秦,有双圣,三子坐镇。(第二更)

对于那一件事儿,荒至今耿耿于怀。

那是他最接近,上古氏族的核心的一次机会。

别看他现在与小道士等人关系不错,但,对于不论天师一脉,还是风姓天幽,都了解不多。

他了解的只是风徵与小道士等人,甚至于连他们都没有了解全面。

更何况是他们背后,那些存在了无数岁月的宗门与家族。

原本在他的计划中,以风姓天幽入场,以白玉京深入,如今只能以白玉京入场了。

如此一来,效果就要打折了。

「那些存在,深不可测!」

卫鞅咽下一口酒,意味深长:「国师还是谨慎一点儿为好,以现在的秦国,亦或者国师府的力量,都不足游刃有余。」

此时,嬴渠梁与嬴虔也是满目担忧。

他们只是不了解,但是作为公族,他们自然是多少知晓一些表面的消息。

有些存在,不可言。

「秦国的力量正在不断地变强,任何的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国力的积累。」

「时间会逆转一切!」

「或者是高楼堆叠,亦可能是腐朽不堪!」

「岁月如刀斩天骄,长生路上叹妖娆!」

这一刻,荒也是感慨万千:「同样的,岁月如刀之下,一切的势力与强者都逃不过岁月!」

见到政事堂中气氛有些沉重,荒话锋一转:「如今尸佼封圣,我秦国也算是有了一尊圣人。」

「这对于秦国是一件好事儿!」

此话一出,众人脸上的神色顿时变得轻松,修士的话题太重,压得众人心头昏暗,犹如一头凶兽,强大的的压迫让人无法喘息。

「尸圣封圣,变法见好,秦国正在发生着变化!」嬴渠梁感慨万千:「这是孤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当时的秦国弱小,连人才都不找到!」

「无奈之下,得高人点拨,孤下定决心向列国求贤......」

对于嬴渠梁的感慨,众人都认真的听着,这是对于君王的尊重。

荒的感触虽然有,但没有嬴渠梁这般深刻,真正能够与嬴渠梁感同身受的便是嬴虔与卫鞅了。

筚路蓝缕,可谓艰难。

「尸圣,孤打算建立大秦学宫,由你坐镇大秦文脉如何?」半响后,嬴渠梁感慨完,朝着尸佼,道。

这是他思之再三的决定。

尸佼封圣,不能放任不管。

这样的资源就要利用起来,而且坐镇学宫,执掌大秦文脉,这样一来,尸佼有时间积累,也不与卫鞅重叠。

「好!」

尸佼笑了笑,朝着嬴渠梁,道:「这些事情,君上看着处理就行了,老夫没有太大的意见!」

「那就如此定了。」

最后,嬴渠梁拍板。

几人笑谈间,时间不动声色的流逝。

这个时候,黑伯端来了饭菜,终于开始用食。

「左庶长,距离人间称子,怕也只是这一甲子了吧?」尸佼打量了一眼卫鞅,笑着,道。

他自然是清楚,因为自己借秦国运封圣,受到影响最大的便是卫鞅了。

闻言,卫鞅抿了一口酒笑了笑:「大概率是,只是不到那一刻,谁也无法真正的确定。」

「申不害不就因为临脚一步,一直隔着无法进入么!」

「我们这种人,有人一夜顿悟,于人间称子,也有人蹉跎半生,穷首皓经而不得寸进。」

........

咬了一口熊掌咽下,荒瞥了一眼卫鞅,意

味深长,道:「申不害,距离人间封子不远了,二十年之内,甚至于十年之内就可以踏出那一步!」

「他的积累够了,机缘也足够,只是他的野心太大,在韩国想要立地封圣,简直比上天入地都难!」

「嗯!」

闻言,卫鞅点了点头,一本正经,道:「我也观察过,也研究过,不是没有机会,只是这个机会很渺茫!」

「申不害擅长术,本就是求变之道,剑走偏锋!」

「路越难,人间称子之后的实力越强,也更有机会立地封圣。」尸佼笑了笑,朝着卫鞅,道:「不过,申不害的路,不适合效仿。」

「左庶长,倒是有一争的机会!」

尸佼诸子之一,百家中人,对于变法自然有自己的理解。

在他看来,不管是魏国的李悝变法,还是楚国的吴起变法,甚至于齐国的田因齐改革,以及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都没有卫鞅在秦国的变法深彻。

卫鞅对于秦国的变法,直接是改变了秦国的面貌,几乎等于是重铸了秦国。

重铸了秦人。

一旦将来秦国大出于天下,浩荡国运之下,卫鞅立地封圣,轻而易举。

当然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

未来的事情,谁有能够说得准呢!

对于卫鞅称子封圣一事儿,荒的信心是最大的,卫鞅铸就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根基。

只要奠定基础,就足以封圣。

而且卫鞅封的不是什么卫圣,而是法圣。

一人代表一家学派。

在当下的中原,做到这一点儿的,有且仅有孔夫子。

孔丘。

称孔子。

号儒圣。

而未来的卫鞅,则是称卫子,号法圣。

只要卫鞅走到最后,成就远在尸佼等人之上。

........

「鞅兄,未来必然会封圣!」

荒笑了笑,朝着卫鞅,道:「到时候,秦国将称大秦,有双圣,三子坐镇,如此才有王霸之势!」

这一番话,让卫鞅心头一动,诧异的看着荒,道:「国师何出此言?」

「就算是我能够一如国师所言,最后封圣于秦,这也才勉强凑够双圣之名,但是这三子?」

说到这里,卫鞅像是想到了什么,神色微变:「看来,天下的传言是真的,杨朱确实在国师府上?」

「嗯!」

点了点头,荒平静,道:「杨朱有大才,一个甲子之内,必然会于人间称子。」

这倒不是他吹牛,而是历史上,杨朱之学,甚至于一度抗衡儒墨。

喝了一口白玉京压下心头震惊,嬴渠梁语气激动,道:「若是如此,也只有偶一子,难道我秦国还有人可以在一个甲子之内称子?」

「墨子已经死了,这意味着墨家缺少一子坐镇,而相里氏入秦,这一子,当落入相里氏,也当落入我秦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