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九十章 被召回京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九十章 被召回京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仙芝汇报完屯田的事,又问起李琩有没有关于兵器方面的思考。

李琩心里原本有一个大计划,可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便没说他的大计划,只和高仙芝说了一些兵器的改造,比如弓箭。

如今唐军士兵用的弓箭,弓臂和弓梢的连接处有加固的痕迹,弓臂比之前朝代的更窄更厚,这是一个进步。

但是,弓梢和弓胎的搭接方法并不成熟,这就导致弓梢和弓胎的材料区别不大,不能把弓的性能发挥到最大。

于是,李琩把原理阐述给高仙芝,并且给高仙芝说了明清时期的插接工艺,建议弓胎用弹性好的材料,比如竹子,弓梢用坚硬的材料,比如桑木。

高仙芝听完,目瞪口呆。

这一路来,李琩给他的惊喜太多了,他很难想象李琩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惊讶的同时,他也很庆幸,他是李琩的自己人,不是敌人,不然就太可怕了。

一旁的李嗣业更是直接感叹道:“诸葛武侯在世,想必也不过如此。”

……

……

……

王之涣三人有了图纸,联合工匠们不到半月,便将曲辕犁作了样具,杨玉环整编舞曲一事,在盖嘉运之前的基础上,也已经完成。

这日,李琩正和高仙芝他们议事,正说着找个好日子,亲自去耕地,以示范曲辕犁的好用之处。

可这时,沈中监来了。

沈中监带来了李隆基的口谕。

“朕听闻十八郎尽心公事,朕心甚慰。但朕与你阿娘已两年有余不见亲儿,心里十分想念,因此特派中监亲传朕的口谕,十八郎火速回京,听旨即来。还有寿王妃,守城有功,女中豪杰,一并带来,朕亲自奖赏。”

听到这个消息,李琩怔住了。

按李琩原本的想法,他是想年底回京,并且想办法让杨玉环不能和他一起回,可是没想到李隆基突然来了这么一手。

李隆基这一手虽然只是常规的召回,并没有剥夺他的实权,可是也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沈中监传了口谕,笑道:“寿王殿下,圣人此次命奴婢传口谕,而不是敕令,可见圣人对您喜爱有加啊。”

李琩对传旨的门道理解不是很深刻,问道:“中监,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吗?”

沈中监道:“若是敕令,那便是明发召令,人尽皆知。圣人想念殿下因此召殿下回京,可要换了别人解读,那便是殿下未尽人子之孝啊!”

李琩道:“原来是这样,感谢沈中监解惑。”

“奴婢份内之事。”沈中监一笑,“请殿下今日收拾行礼,明日便随奴婢一起回京吧。”

“好。”李琩应了下来,吩咐人给沈中监安排住处。

待沈中监离开,堂上的将军官员们都望着李琩,等着李琩吩咐。

李琩想了想,无奈笑道:“我亲自耕地之事,想必是没有机会了,望高将军代劳。”

“能代殿下,末将之幸也。”高仙芝上前回道。

李琩点点头,道:“李将军和岑参军带队随我回京,其他各位各守本职,安西之事,劳各位多多费心。”

“是。”堂下众人同声道。

“对了。”李琩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远征之时,我曾承诺过石守义,他若立了功,我便带他去长安,小勃律此战,他确实立了功,便带上他一起吧。”

李琩故意提起这件小事,是想告诉在场的人,他李琩信守诺言。

安排好公事,李琩让众人散去。

但高仙芝、封常清和李嗣业留了下来。

李琩问道:“二位将军还有何事?”

高仙芝原本有些话要说,不过终究是什么也没讲,只道:“殿下,此次您回长安,请多保重!”

说着,深深给李琩行了一礼。

封常清也跟着行礼。

李琩还未说话,李嗣业便道:“两位将军尽管放心,有李嗣业在,保管殿下平安无事。”

李琩三人闻言一笑。

“安西之事,托付给二位将军,也望二位将军多多保重。”李琩也叮嘱高仙芝和封常清。

高仙芝和封常清同声道:“是。”

……

……

……

李琩回到府里,将明日回长安的事告诉杨玉环他们,然后一人坐到屋里,沉思起来。

杨玉环交代下人要收拾哪些东西,然后进屋来到李琩跟前,看着李琩愁眉不展,笑道:“郎君又在忧心何事?”

李琩摇头笑笑,不知从何说起。

杨玉环道:“郎君尽管放心,臣妾也不像之前那般懵懂,若真有什么意外,臣妾会想办法应对。”

李琩点点头。

比起前面未出长安之时,他和杨玉环已经倾心相交,手下能用的人,也不只是一个卫队和一个李隆基派来监视的辛云京。

按理说,回京数日,并不影响什么。

可是,李琩总有种预感,这次回京不会只是去玩一趟那么简单。

李琩沉吟片刻,对杨玉环道:“娘子,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一如既往的站在我身边吗?”

“当然。”杨玉环坚定的点头。

“无论什么事都一样吗?”李琩再次问道。

“是啊,无论什么事。”杨玉环依旧坚定道。

“好,那就好。”李琩握住杨玉环的手,“我也一样。”

……

……

……

次日,李琩他们启程回长安。

与来时的七人小队和百人卫队不同,这次李琩仪仗先行,辛云京和卢旅帅领卫队,李嗣业和岑参带着亲兵,后面还跟着龟兹的乐舞团,一行人浩浩荡荡,从龟兹一路直抵长安。

到长安时恰好正午,李琩他们便没有休整,直接风尘仆仆的去进宫去见李隆基。

紫宸殿里。

李隆基和武惠妃坐于殿上,殿下朝廷高官和几个重要皇子齐齐并列。

李琩病殃殃的进了殿里,跪到李隆基和武惠妃跟前,哭道:“父皇,阿娘,儿子回来了。”

武惠妃早已热泪盈眶,连忙扶起李琩,上下看了李琩一眼,道:“琩儿你晒黑了许多。”

“儿子不孝,劳阿娘担忧……”李琩泣不成声。

一旁的李隆基见李琩哭得如此伤心,起身拍拍李琩的肩膀,感叹道:“伱的仁孝,朕和你阿娘都知道,你的阿兄阿弟们若都像你一样,朕就安心了。快和朕说说,这两年多你都经历了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