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八十八章 民声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八十八章 民声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受到唇间的温暖,看着面前倾城调皮的杨玉环,李琩会心一笑,问道:“可是你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别人却不知道是出自你的主手,你不会觉得委屈吗?”

杨玉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那郎君呢?”

“我怎么了?”李琩疑惑道。

杨玉环望着李琩,认真道:“以郎君的学识、才能和谋略,若健健康康的在长安呆着,那东宫之位,非郎君莫属。或者,像黄歇、崔湜一般,再或者,将臣妾幽禁起来,甚至是……”

黄歇是战国时楚国的大臣,因为楚国国君楚考烈王长时间没有子嗣,黄歇便向楚考烈王进献很多美人,但楚考烈王还是没有生育。

于是,黄歇发现了问题的华点,便纳了一个妾,然后把怀孕的妾送给楚考烈王。

至于崔湜,就是唐朝宰相,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左右横跳。先是摸上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床,后来传闻把自己妻女献给正在当太子的李隆基。

杨玉环顿了顿,接着道:“任何一种法子,对郎君来说,都比患病远走,远征海外,步步为营要来得简单,来得安全,但是郎君都没有选,郎君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而且到现在甚至都没有一句抱怨。”

“郎君,伱不会觉得委屈吗?”

李琩望着杨玉环认真的模样。

从杨玉环的话里,可以听出杨玉环知道世道艰难,人心险恶,她清楚的知道这个世界黑暗和荒诞的一面。

她更懂李琩这个选择的艰难和危险。

李琩笑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还有,”杨玉环顿了顿,“臣妾虽然略懂乐舞,但整编舞曲此事并不是非臣妾不可,以郎君的识人之明,想找其他人来办再简单不过,但郎君交给臣妾,不就是相信臣妾,敬重臣妾吗?”

杨玉环说着,握住李琩的手。

“郎君爱护臣妾,敬重臣妾,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臣妾做这一点点,又算什么呢?不要说这一点点的付出,郎君就是现在要臣妾的性命,臣妾也愿意给。”

杨玉环说到后面,眼眶红了起来,

李琩连忙轻抚杨玉环的眉眼,笑道:“要你性命你都不怕,怎么还给自己说哭了?”

“才没有。”杨玉环靠进李琩的怀里,“臣妾这是开心。”

“嗯。”李琩搂住杨玉环,轻轻摸着杨玉环的头。

杨玉环在李琩怀里道:“臣妾很庆幸嫁给郎君,因为郎君,臣妾不只是觉得快乐,更是让臣妾成为一个还算‘朱’的人。”

“额……”李琩微怔,“此话怎讲?”

杨玉环解释道:“因为郎君好啊,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李琩闻言,笑了笑,道:“以你的本性,即使我不是朱,你也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杨玉环笑了笑,抬头望着李琩,道:“郎君这么说,那臣妾便也这么以为了。郎君,你饿不饿?”

“嗯?”李琩又一怔,随后想起他远征回来第二天早上和杨玉环的事,笑道:“我可以不饿。”

“好啊。”杨玉环咯咯一笑,慢慢贴近李琩。

……

……

……

王之涣、孟浩然和岑参围坐在一起,正补充着曲辕犁的细节图。

岑参年龄较小,思维比较跳脱,跟着看了会儿,突然道:“早知道寿王殿下用人如此不拘一格,我应该多叫点朋友过来,还有两位兄长,也应该把你们的家人一起带来。”

孟浩然摇摇头,道:“寿王殿下用人虽不拘一格,但他对钱参事的处罚你也看到了,钱参事可是钱德妃的族弟,如此关系,在寿王殿下那里都讲不了情,若我们犯了事,恐怕也不好过。”

“这不好吗?”岑参疑惑反问,“赏功罚罪,铁面无私。”

“当然好啊。”孟浩然点点头,“所以你先不要想这些事,赶紧跟着看图,三天之内我们要画不出来,就等着被罚吧!”

“等一下。”王之涣突然站起身来。

孟浩然和岑参吓了一跳,忙问:“什么事?”

“走,快跟我走。”

王之涣说着,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

孟浩然和岑参连忙跟上,门外才派给岑参的两个士兵见岑参慌忙而去,也跟着一路随行。

此时,天已经黑了。

五人三前两后,一路出了府衙,穿过街市,直去四五里,找到一户农家。

王之涣终于到了目的地,弯着腰踹着粗气,道:“就是这儿!”

“有奸细?”岑参灵光一闪,带着两个士兵,冲过去一脚将农户的门踹开。

屋里,农户一家六口正在吃着饭,大门被突然踹开,都吓了一跳。

见来人是官兵,更慌了。

农户家里老人立马跪地,道:“上官,该缴纳的税,我们都已经缴了,小人家里实在没钱了!”

后面的王之涣见此情形,提气跑过来,推开岑参,连忙扶起老人,道:“老人家,我们不是来收税的,我们是来看看你们家的耕犁,还有牛。”

“牛?”老农夫刚站起来,又吓了一跳,“上官,小人家里就一头牛,你们要把他拉走了,我们可怎么活!”

“不是,”王之涣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因为改进耕犁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所以想来请教你老人家,我知道你老人家是中原过来的。”

“啊?”老农夫一怔,“这大晚上的,不加税不抢东西,来请教事情?”

王之涣道:“我们是寿王殿下手下的官,绝不敢胡作非为。”

听到王之涣提起李琩,老农夫放下心来,道:“原来是寿王殿下的官,那应该是真的。”

一旁的孟浩然四十年人生沉浮,对官场没有多少信心,听到老农夫的话,好奇道:“我想请问一下,老人家为何如此相信寿王殿下?”

老农夫招呼孟浩然他们坐下,吩咐家里的老大给孟浩然他们煮了家里仅有的茶叶,道:“你们是寿王殿下的官,那你们应该知道啊。”

孟浩然解释道:“老人家,我们昨天才到龟兹,今天才上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