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10章 圣心难测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10章 圣心难测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兴庆宫。

东北战事的情况送到李隆基桌上,李隆基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在讨契丹的途中,叛变大唐,奔漠北去了。

李隆基怒不可遏,道:“DTZ汗国灭亡,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回纥和葛逻禄的联兵攻杀,阿布思率部投奔大唐,朕给阿布思封了王,赐名李献忠,朕待阿布思不薄,他何故叛唐?”

杨国忠上前道:“回圣人,臣以为阿布思是怀念DTZ,此举是为了所谓的复国。”

李隆基没有答杨国忠的话,而是转问李林甫:“右相不是说,胡人最骁勇善战、赤胆忠心吗?阿布思为何叛唐?”

李林甫为了防止汉人门阀掌军功做大,便提议多用没什么背景的胡人做将军,但谁能想到阿布思居然叛了!

阿布思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可这事归根结底,还是李隆基的意思。

就像安禄山能被重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是胡人,和河北道的世家没什么关系,李隆基才想用他去镇压河北道世家。

但现在李隆基故意这么问他,明显是有想甩锅的意思。

李林甫沉吟片刻,回道:“阿布思为何叛变,原因尚且不明,现在不好妄下定论,杨御史之言过于武断了。”

李隆基道:“你的意思,是安禄山逼他反的?”

李隆基知道安禄山和阿布思不和,这次阿布思叛变,多是安禄山的压迫,可是安禄山也是胡人,一直以来对他也是毕恭毕敬,他目前不好捅安禄山的刀子,只得道:“臣绝无此意,臣只是觉得需要详查。”

“查什么查?”李隆基提高了声音,“不管什么原因,阿布思都已经叛变了,况且现在连人都找不到,怎么查?”

“圣人所言甚是。”杨国忠上前附和,“阿布思叛变,有损大唐神威,必须将他抓回长安,明正典刑!”

李隆基道:“怎么抓?”

杨国忠道:“阿布思逃往漠北,不如让回纥去抓,以此顺便看看回纥是否忠于大唐。”

李隆基依旧不答杨国忠,再问李林甫道:“右相以为呢?”

李林甫知道李隆基这是打算不问缘由,只想以武力解决,心中默默叹气,进言道:“臣建议在杨御史的方略上再加一条,让寿王殿下会同回纥抓捕。”

李隆基闻言微怔。

杨国忠的方略,只想让回纥出力,如此主动权全部在回纥手中,回纥出不出力,出多大的力,都是未知数,到时候甚至只需做做样子,拿不到人也有说辞。

而李林甫的建议,则是把主动权握在了大唐手里,到时候若是回纥不卖力,李琩就有理由领重兵挺进回纥,那时不要说抓捕阿布思,就是回纥领土能不能保全,也是大唐说了算。

至于杨国忠所说的测试回纥忠诚度,则不在李隆基的考虑范围内,国家之间利益为主,忠诚只与利益挂钩。

“杨钊还是太青涩了些。”李隆基默默感慨一句,道:“那便依右相所言。”

“喏。”众臣领命。

李林甫接道:“阿布思兼领着朔方副节度使,如今他叛逃,朔方应立即补上缺位。”

李隆基道:“右相可有举荐之人?”

李林甫道:“臣举荐赤水军副军使李光弼,与吐蕃战事,李光弼屡立战功,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李隆基转向一直不说话的李亨,问道:“太子以为呢?”

李亨道:“儿附议右相。”

李隆基神情微变,道:“既然如此,朕便准了。”

李林甫又道:“南诏最近和吐蕃往来频繁,不易拉拢,臣谏言,再度对南诏用兵。”

李隆基道:“北边战事未停,西边极可能又起战事,现在不宜再开战端,此事再议吧。”

李林甫道:“圣人圣明,不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南诏那边也不能听之任之,臣建议从朝中挑选熟悉南诏的贤才,到剑南辅助荣王主理针对南诏的事宜。”

“这倒是个不错提议。”李隆基点点头,“右相觉得谁合适?”

“杨钊杨御史。”李林甫脱口而出,“杨御史本就是剑南人士,先前和南诏的战事他也参与其中,让杨御史去,再合适不过。”

李隆基眼色微变。

他知道李林甫这是在排挤杨国忠,想把杨国忠调去剑南,他自己好在朝中独揽大权。

李隆基不想让杨国忠离开长安,但也不想拂了李林甫的面子,微微一笑,道:“右相这是老成谋国之言,便依你所言,让杨御史去剑南任副节度使吧。”

李林甫大喜,道:“圣人英明!”

杨国忠则如遭雷击,整个人萎靡下来。

……

朝后,李林甫兴高采烈去了,杨国忠则有些闷闷不乐。

这时,传旨太监叫住杨国忠,道:“杨御史,圣人有请。”

“喏。”杨国忠接了话,跟上传旨太监,心里却在想:“完了,圣人这是要催我赶紧出发啊!”

怀着忐忑的心情,杨国忠在沉香庭见到了李隆基。

李隆基和江采萍撒着鱼食,等杨国忠行了礼,道:“杨御史去剑南待上几月,走走亲戚,几月后朕把你调回来,到时伱也算增加了磨练,可以接替王鉷的工作。”

杨国忠闻言,一下子精神了,忙行礼道:“臣谢圣人恩典。”

李隆基道:“行了,好好办差吧。”

“喏。”杨国忠领旨,犹豫了片刻,伏拜道:“臣名为钊,而图谶上有“卯金刀”三字,此乃不吉之名,臣恳请圣人赐名。”

“你倒是忠心。”李隆基望着杨国忠,想起给阿布思赐名李献忠的事,道:“你既然忠心为国,朕便给你赐名国忠,希望你以后不负国忠之名。”

杨国忠大喜,道:“臣叩谢圣人恩典!”

李隆基挥挥手,杨国忠兴高采烈的退下了。

杨国忠刚离开,高力士走进了亭子,呈上奏折,道:“圣人,这是太子送来报喜的信。”

李隆基道:“报什么喜?”

高力士道:“张良娣产子,是个男孩。”

一旁的江采萍听到这话,脸色微变,撒鱼食的手停了一下。

李隆基道:“既然添了皇孙,该加的丫鬟仆人照例增加便是。”

高力士道:“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