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67章 自困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67章 自困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

李琩亲自领边令诚和杨钊检查府库。

边令诚收了钱,暂时不想和李琩为难,因此一路都没怎么看,全程打哈哈。

杨钊则用心检查,仔细算账,但结果却和报给的朝廷的数目一模一样。

李琩对边令诚道:“边监军,龟兹的府库就这些,你们是否要去其他四镇看看?”

边令诚道:“一叶知秋,龟兹如此,其他四镇想必也没有问题,殿下公务繁忙,我看就不必浪费时间了吧。”

李琩道:“也好,边监军若什么时候想去其他边镇,可招呼碛西文武同去,千万不要独自出行。碛西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漠戈壁,没有熟人带路,容易误入绝路而死,有时候就算有熟人带路,也容易遇到贼寇,甚至是敌军袭击。”

“下官明白。”边令诚连忙回复,然后转对杨国忠道:“杨参军听清了,为了自身安全,不要私自行事。”

“多谢提醒。”杨国忠恭敬回话。

几人说着话,馆驿的驿差给他们上了加冰的葡萄酒。

边令诚美美的品尝了一口,道:“这葡萄酒还是碛西的喝起来更有味道,配上特制的冰,口感极佳,碛西真是个好地方。”

“是啊。”驿差接了话,“除了葡萄酒和制冰的硝石,安西还有好几处铜铁矿藏……”

驿差说到这里,注意到李琩的表情,连忙住嘴,退了下去。

杨国忠敏锐的扑捉到了这一细节,心里打起了主意。

边令诚则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李琩也不解释,只和边令诚聊起了葡萄酒的事。

……

接下来的几天,杨国忠暂时放弃了对碛西府库的执念,转而对碛西的矿藏明察暗访。

在一番努力之下,杨国忠终于有了收获。

他发现,碛西确实有好几处优质铜铁矿藏,但是官府并未开采,于是他写了一道奏书,上奏此事,并顺带弹劾李琩。

他弹劾李琩的主要是两件事。

第一件,是米谦和康祎逃狱并被阿绮丝杀死。第二件,他说李琩发现矿藏隐瞒不报,别有用心。

不过他的奏书送到驿站不久,就转回到了李琩的手里。

李琩拿着杨国忠道奏书仔细看了会儿,对一旁的杨玉环道:“他果然在里面说了我的坏话。”

杨玉环凑过来看了看,道:“那要不要把这封奏书淹了?”

“不用。”李琩摇头,“他说我的这些坏话,不见得是坏事,而且有人替我解释,我的奏书也早就到了朝廷。”

李琩说着,将奏书递给驿差,道:“还以原样,替他加急送往朝廷。”

“是。”驿差接过信,出门去了。

……

长安。

李林甫收到杨国忠的奏书,没有逗留,直接转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阅览后,对旁边的高力士道:“力士啊,边令诚刚上奏书赞扬了十八郎,杨钊就接着弹劾了十八郎一本,他们之间到底谁说了谎?”

高力士恭敬道:“奴婢也不确定,最好能再派一个人去看看。”

“那也不必,之前朝廷派去碛西的人,都对十八郎称赞有加,杨钊嘛……”李隆基看了一眼李林甫,没有给出评价。

李隆基最早的时候,就派过辛云京监督李琩,后来他又陆续派了一些人,一直到现在,这些人对李琩评价都很不错。

只有杨钊一个人,对李琩有微词。

但杨钊毕竟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的人,不针对李琩才是怪事。

李林甫察言观色,大概猜到了李隆基的想法,同时,他也有些回过味了,暗道:“圣人精通帝王之术,他把我和寿王的一切斗争,都理解为政斗,以后只要是我用的人,无论他们谁说寿王的坏话,圣人都不会信,圣人这是自己把自己困进去了。”

念及此处,李林甫又做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以李琩的手段,杨钊弹劾他的奏书,怎么能大摇大摆的从安西送出来?

除非是李琩故意为之。

所以,这极有可能是李琩的投石问路之计,如果这次李隆基不对李琩做出一些训诫,那李琩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李林甫想到这里,上前道:“禀圣人,杨钊既然弹劾了寿王殿下,臣觉得还是派人查一查为好,查清了,也好还寿王殿下清白。”

李隆基道:“右相还记得周子谅吗?”

周子谅当初弹劾牛仙客和李适之,反被李隆基打死了。

当时李林甫为了针对张九龄,暗中使了坏。

如今,角色互换,李隆基的暗示也很明显。

李林甫一怔,连忙道:“臣失言。”

李隆基也不怪罪李林甫,转道:“碛西铜铁矿藏之事,十八郎上过奏书请求朝廷派专人开采,如今杨钊又再提起此事,看来确实该安排一下了。”

李林甫道:“碛西偏远,开采出来的铜铁矿藏,也不好运回长安。”

“那便就地利用。”李隆基思索着,“中原大地每年都要向碛西输送大量军资器械,如果碛西能自己解决一部分,也能减轻朝廷的压力。”

李林甫道:“如此不好管控。”

李隆基点点头,沉思半晌,道:“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前期的开采交给十八郎去做,边令诚和杨钊不是在碛西吗?先让他们协同监管,待碛西工坊初具规模,右相再派人去接管。”

按理说,大唐所有的兵器坊,都应该由朝廷专门派人去运作,可是还是那句话,碛西离长安太远了,干任何事的成本都高得可怕,只有放权给地方自己处理,才能让效率和效益都最大化。

所以李隆基把铸兵器的权利下放给了李琩虽然冒险,但也有权衡之下的决策。

李林甫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朝廷的开支太大,能省去一些花销,让李隆基多点钱挥霍,比什么都重要。

因此李林甫道:“圣人英明,臣领旨。”

李隆基满意点头,转问新任左相陈希烈道:“左相以为呢?”

陈希烈自接任左相以来,对李林甫言听计从。李林甫在家中处理政务,百官都集聚到李林甫府前等候召见,而陈希烈虽坐镇政事堂,却无人谒见,陈希烈基本已经习惯了除了签字啥也不干的日子。

陈希烈连忙跟着道:“臣附议,圣人英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