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29章 左欺右瞒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29章 左欺右瞒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听了会儿,感觉雷海青琵琶技艺虽然已经炉火纯青,但是比杨玉环似乎缺了一点什么。

不过李琩也不深究,转问安禄山道:“听说安将军舞技十分出色,平时想必练得不少。”

安禄山道:“殿下谬赞,末将也没怎么练。”

“是吗?”李琩侧头,望着安禄山,道:“安将军举行祆教祭祀的时候,会跳舞吗?”

安禄山微怔,笑道:“殿下说笑了,祭祀怎么会跳舞呢?”

李琩看了一眼何锦,道:“昨夜有十几个杀手刺杀何姑娘,那十几个杀手身穿纯白色衣服,似乎是祆教信徒。何姑娘也信祆教,但是不会跳舞,我以为那些杀手刺杀何姑娘的原因,是因为何姑娘祭祀时不跳舞。”

李琩这话听起来逻辑并不通顺,但是安禄山却明白李琩的暗示,不由心中一颤,神色微变,但随即便恢复过来,道:“殿下真会说笑,祆教博爱自由,怎么会因为信徒不会跳舞就妄动杀心。”

“我也这么想的。”李琩点点头,“昨晚那群刺客跑了三个,等京兆府抓住他们,我再去问问他们为什么刺杀何姑娘。”

一旁的王忠嗣听出了个大概,笑道:“臣自陇右追随过殿下,深知殿下精于刑狱,缉拿凶手更是颇有心得,什么人竟然能在殿下手里逃掉?”

“昨晚的刺客太过奸滑,”李琩目光投向戏台上,此时戏台上演奏的人已经变成一名妖娆的女子,李琩看着那女子愣了愣神,笑道:“就像戏台上这位演奏者一样。”

王忠嗣和安禄山一起看向台上的女子。

只见这女子弹完《绿腰》,起身鞠躬,其婀娜的身姿,魅惑的眼神引得观众尖叫连连。

与这女子斗艺的雷海青走到女子跟前,叉手行礼道:“姑娘琴艺高超,我输了。”

这女子还了礼,道:“少公公谦虚了,若论琴艺,少公公并未输小僧。”

少公公是对雷海青的雅称。

雷海青听了这“女子”的话,整个人目瞪口呆。

因为这“女子”的声音是男的,自称也是小僧。

只见这“女子”回了雷海青一句,当即卸下妆容,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

果不其然,是个和尚。

这下除了李琩在外的所有观众都惊住了。

王忠嗣疑惑道:“殿下早知他是僧人?”

李琩道:“我也是中途才知道。”

李琩开始觉得雷海青的琴声少了点什么,但一时之间想不明白,直到这僧人上台,李琩才反应过来。

雷海青少的东西是柔情。

《绿腰》需要柔情。

但是这僧人的琴声虽然表现出了柔情,却远远不及杨玉环弹奏的那样深入灵魂。

于是李琩便起了疑惑,细细打量之下,才看出这僧人的本来面目。

王忠嗣道:“这僧人奸滑,最后也没逃过殿下的法眼,那些刺客又怎么能逃得掉呢?”

“可他毕竟骗了我一时。”李琩微微一笑,转向安禄山,“安将军也是祆教信徒,若是有刺客的消息,还望安将军告诉我一声。”

“这是自然。”安禄山连忙回复,心里却在盘算。

李琩本来就声名在外,再加上和王忠嗣这么一唱一和,安禄山心里便笃定,那三个刺客不是跑了,而是被李琩抓了起来。

可李琩把人抓起来,却说逃了,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安禄山正在思索间,只听李琩对何锦道:“何姑娘,有安将军帮忙,即使一时半会儿抓不到刺客,其他人也不敢再刺杀你,你还不快谢安将军。”

何锦心里对安禄山这个要杀她的胖子十分反感,不过李琩指示,她也不好拒绝,只得上去道:“谢安节帅。”

“客气,客气。”安禄山回应着,同时“明白了”李琩的意思。

李琩这是抓了人,但证据不足以状告他,因此特地来和他谈判,两边各退一步。

安禄山想“通了”其中关节,不由问道:“敢问殿下,这何锦是您什么人?”

李琩笑道:“她是大唐子民,而且我还欠她的债,这不追着问我要钱的吗?”

“原来如此。”安禄山点点头,起身行礼道:“殿下,早上的演出已经完毕,末将还有事,便不相陪了。”

李琩道:“安将军慢走。”

“喏。”安禄山恭敬回复,给王忠嗣行了叉手礼,带着他的人离开。

待安禄山走远,王忠嗣沉声道:“这安禄山是越发的放肆了!”

李琩道:“他和王将军谈了什么?”

“一些无礼之事,不提也罢。”王忠嗣叹息一声,转向他的心头大事,道:“石堡城十分难克,殿下却能以少量牺牲夺取,不知用了什么战术?”

李琩道:“王将军还记得皇甫惟明的伏火雷吗?”

“记得。”王忠嗣点头。

李琩道:“我找到制作伏火雷的人,赶制了一些。。”

王忠嗣疑惑道:“以伏火雷的威力,似乎炸不开石堡。”

李琩笑道:“虽然炸不开,但吓一吓总是可以的,而且我攻打石堡城之时,恰逢天火降临,这是天佑大唐。”

“那便是如同信安郡王的奇袭一般,出其不意。”王忠嗣思索着,“如此看来,难以复制。”

李琩来之前,就想好了如何回复王忠嗣。

虽然情感上,他挺想帮助王忠嗣,但是理智上,他不能帮。

因为要是帮王忠嗣取了石堡城,打退了吐蕃,那他的势力就不能向东扩展了。

所以他只能瞒着。

但是也不能瞒太死,需要真真假假。

王忠嗣不知道李琩的这些心思,跟着道:“臣不愿取石堡城,除了石堡城难克,也是因为打下石堡城只是一个开始。取下石堡城后,势必要过大非川,进军青海湖和黄河九曲之地,当年平阳郡公惨败大非川,十万将士命丧他乡,臣用兵虽然尚可,但也需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臣实心不忍。臣以为对吐蕃最好的策略,是上兵伐谋,待他们内乱起,再趁势进。”

李琩听了这话,对王忠嗣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王忠嗣虽然是个武将,但却是个不爱武力扩边的人,本质上和张九龄有点像。

李琩道:“这次王将军依旧不打算攻取石堡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