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23章 旁听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23章 旁听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林甫的手段李隆基清楚得很,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大部分都是李林甫的人,这事真让李林甫全权办理,他可能看不到真相,他必须找个人从中制衡了一下,这个人最好在京城里没有势力。

如此看来李琩是个不错的人选。

而且,他还可以趁此试探一下李琩到底有没有其他心思。

“传寿王入宫。”李隆基跟着道。

“喏。”高力士领命,亲自去传。

李林甫则神情微变,沉思着回到殿前。

半晌后,李琩赶到,李隆基让高力士把柳勣的状纸和杨慎矜的奏章拿给李琩。

李琩看完,神色大惊。

这次,李琩的惊讶不是装出来,而是真实反应。

因为按照历史,746年正月,发生韦坚案,746年底,发生杜有邻案。

但现在,才745年七月。

这两案发生的时间不对,顺序也不对,而且涉及韦坚案的皇甫惟明也被他搞死了。

李琩一时间完全搞不清这蝴蝶效应是怎么发展的。

李隆基见李琩震惊不说话,以为李琩是难以接受这样的事,不由温和道:“十八郎,此事你怎么看?”

李琩忙道:“父皇,此事看起来似乎都牵连二哥,但儿相信二哥断不会行如此悖逆之事,此事应当严查,弄清楚中间的误会。”

李琩没有装糊涂故意撇清李亨,而是直击问题核心,表达对李亨的信任,同时给出了查的建议。

李隆基点点头,道:“你在陇右、安西、北庭,办了几件大案,对刑狱之事颇为精通,此事由你全权查办如何?”

李隆基模样和蔼,但李琩知道李隆基这是在给他挖坑。

他一个藩镇节度使,怎么能插手京城的事呢?

李琩连忙道:“儿能办之前的案子,皆仰父皇天威所至。父皇圣明烛照,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人才济济,此事交由他们,他们必定能秉公办理,迅速查清。”

李隆基闻言,沉默了片刻,又道:“伱可有推荐的人选?”

“这……”李琩摇头,“儿臣对京城官员并不熟悉,不敢妄荐。”

对于李琩的“无知”,李隆基心里很满意,道:“此事我安排其他人办,不过离千秋节还有段日子,这段日子你也在京城,便参与旁听吧。”

李隆基这次用的是命令的口吻。

李琩道:“儿谨遵父皇旨意。”

……

长安城里,大队官兵出动,一日之间,韦坚、王难得、杜有邻三人及其家人,被全部捉拿,一起关进大牢。

长安城里风起云涌,但李琩却在东市路边淡定的吃着东西。

李琩在尽力理清这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是韦坚案。

时间提前,王难得替换了皇甫惟明的角色,这说明他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但是历史的总体趋势还是没变。

李亨的势力依旧在发展,皇权和太子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和。

其次是杜有邻案。

这个案子李琩思前想后,自觉没有给过直接的影响,唯一有间接影响的,就是江采萍和张皇后。

历史上,李亨和江采萍交集不多,但是因为他的缘故,李亨想要效仿,和江采萍发生了感情,而李隆基为了权衡,提前将张皇后嫁给了李亨。

以张皇后的性格,提早成了替代品,很有可能会搞一些事。

最后是李隆基已经让三司推事了,为什么还要调他旁听。

三司中,大理寺负责审理百官犯罪和京师徒刑以上案件以及州县呈报的疑难案件,经过审定后送刑部复核,再报中书门下,大案及死刑要奏请皇帝批准。

刑部负责复核大理寺审定的流刑以下罪及州县判处的徒刑以上罪,死刑不论在京在外,都要由刑部复核,请示皇帝批准,再由大理寺复审判决。

御史台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

这三个衙门相互独立,分工明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同时相互牵制,一定程度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因此,三司会审,已经是当下最为公正的审理方式,但是李隆基却还让他旁听。

如此,只有两个解释。

第一,是李隆基知道李林甫的权势太大,三司基本都被李林甫渗透完了,平时李隆基为了偷懒,也为了让李林甫好好给他捞钱,放任不管,但是现在,韦坚案和杜有邻案撞在一起,比历史上更严重。

事关太子废立,李隆基留了个心眼。

第二,李隆基不选别人而选他,应当也有测试他的心思。

现在说不定就有高力士手下的眼睛在盯着他。

李琩想到此处,不由暗暗感叹:“不愧是玩弄权术的高手。”

李琩正感叹着,突然锣鼓敲响,一道雄浑的声音传来:

“右相出行,行人避让!”

李琩转头看去,只见两队右骁卫从西而来,前面开路,接着一顶大轿闯入眼帘。

这就是李林甫出行的派头。

李琩旁边的张光晟见此情形,不由低声吐槽道:“好大的架势!”

李琩闻言一笑,也不接话,只端着饭碗让到路边,继续嗦着面条。

但李琩虽然让路了,他却还是低估了李林甫的静街的程度。

一右骁卫纵马上来,喝道:“你为何不退至坊内,是否意欲行刺?”

一边说着,一边扬鞭就要往李琩身上招呼,不过鞭子抬到一半,他看到了李琩抬起的脸。

这右骁卫吓了一跳,连忙翻身下马,道:“小的不知是寿王殿下,请殿下恕罪。”

他这一行为,也让李琩后面准备动手的张光晟及时收手。

李林甫听到前面的动静,探头出来,看到是李琩,欣开轿帘。

轿边的奴隶立刻趴下身,李林甫踩着奴隶的躯体下轿,来到李琩跟前,笑道:“寿王殿下怎么在街边用膳?”

李琩道:“久不来长安,吃点长安小食,怀念一下,右相要不要一起?”

“也好。”李林甫没有拒绝,和李琩一同入座,接着道:“韦坚、杜有邻两案审理在即,殿下不准备准备?”

“我只是旁听,没什么好准备的。”李琩微微一笑。

李林甫怕的就是李琩这个态度,李琩什么都不做,他就很难把握李琩的心思。

李琩顿了顿,接着道:“涉案人等,都送到大理寺狱去了,现在京兆府和大理寺正在搜寻相关证据。右相这是要去哪里?”

“去见圣人。”李林甫露出苦涩的笑容,“千秋节在即,剑南、河东、河北事情不断。殿下有所不知,臣这右相表明风光,实则难当啊,您看臣这须发都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