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13章 拒绝金融震撼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13章 拒绝金融震撼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商人们将钱币交给各地设分支机构的大富商,由这些大富商发给半联赁证,另半联赁证寄回各地的相应单位。商人回本地区后,经验证相符,便可取款。

这些赁证就叫飞钱。

一开始飞钱只由大富商所设,到了唐宪宗年间,朝廷介入管理,专门设立了进奏院。

刘晏见李琩知道,便不多解释,转道:“飞钱是一种赁证,殿下收了西州将士和百姓手中的奢侈品,就能以这些奢侈品为根底,发行另外一种赁证,使用者可凭借赁证兑换奢侈品,如此他们就会使用这种赁证去流通。”

刘晏这个想法,总结一下,就是以奢侈品为本位,发行纸币。

不得不说,他这个想法很“前卫”,换其他人很可能就被他忽悠了,但是李琩对这事很熟。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没给大唐来点小小的金融震撼,刘晏倒想给他金融震撼一下。

李琩不由一笑,道:“可是奢侈品的价格并不保值,以奢侈品为根底,人们恐怕不会相信。”

现代社会,黄金之所以能成为本位,是因为黄金保值。

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物品都能成为本位。

“这也不难。”刘晏早就想好了对策,“绢帛、开元通宝,以及栗特银币都保值,殿下可以囤积这三样东西为根底。”

李琩听到这儿,意识到了刘晏是在试探他。

因为大唐的问题不仅是货币流通不畅,更大的问题,是货币严重不足。

现在朝廷已经有明文规定,大唐的铜钱不能流出国界。

这只是其中一点,另外一点,铜和绢帛除了是货币,也是商品。

要是李琩现在把铜钱和绢帛屯起来,就等于把大唐通行、但紧缺的钱币收进库房,转而发行需要长时间进行验证的“信用纸币”,这让会造成通行货币的进一步紧缺,铜价、绢帛价飞涨。

铜和绢帛紧缺,物价又涨,用户肯定就会着急的兑换,到时候他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会引起物价震荡,伤害子民。

这还只是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若是再考虑政治,那他不仅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为他现在已经是节度使,手握军政大权,要是再屯钱,那就是军、粮、钱一把抓,这样明目张胆的行径,不用李亨弹劾他,李隆基纷纷钟就要给他死。

李琩明白这其中的关节,但他不着急反驳,而是接着问道:“那下一步呢?”

刘晏道:“以碛西为试点成功后,可推行至全国,到时候朝廷只管印赁证,就可以将民间的财富全部收集起来,如此圣人必定对殿下更加垂青。”

刘晏的话,已经快进到收割了。

李琩不由笑道:“士安是觉得朝廷的刀不够锋利,还是认为百姓可以随意愚弄?”

“这……”刘晏一惊,起身行礼,道:“请殿下赐教。”

李琩道:“铜和布帛,既是货币,也是重要商品,这东西根本屯不住,即使强制屯了,便有密谋造反之嫌。再退一万步讲,即使父皇信任我,碛西初步也成功了,推至全国,那也会造成收割万民的景象,这相当于把大唐推向深渊。”

李琩说得很粗略,省略了中间的全部细节,但是刘晏却听懂了李琩的意思。

因为这些道理,刘晏一开始就明白。

刘晏的提议被李琩拒绝,但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刘晏正色道:“谢殿下教诲。”

李琩摇头笑笑,道:“实业兴邦,要想让大唐变得更好,只有踏踏实实的劝课农桑,发展……手工业,等大唐繁荣到一定程度,再去行你所说之事不迟。”

“是。”

刘晏又给李琩行了一礼,心中对李琩更加佩服。

李琩之前的表现是从谏如流,行事果决,这虽然听起来像是好词,但是把握不住度,便很容易变成听信谗言,好大喜功,冲动无脑。

不过现在看来,李琩很明显有极强的分辨能力,果决中带有细致,狠辣底下藏着的是对众生的悲悯。

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这句话,把臣换为民,一样通用。

只有李琩这样的人,才是大唐所需要的领导者。

一旁的张光晟和岑参对金融没有研究,因此两人都听得云里雾里。

何锦从小学习经商,大概能听懂李琩和刘晏的对话,因此她知道李琩放弃了一个快速捞钱的好机会。

这让她又重新审视李琩近日来的行为。

这段时间,因为刺杀的事,她不得不跟在李琩身边,她开始以为李琩虽然不至于声色犬马,挥霍无度,但也应该有皇子贵胄的奢靡作风。

可是李琩从头到尾都没有奢靡作风,一天的时间除了公事,就是陪着杨玉环和张木槿。

她不明白,既然李琩的生活如此简单,那李琩如此勤劳是图什么呢?

何锦兀自想着,李琩已经安排了其他事,便顺口问何锦道:“何姑娘,我听说何氏刚有商队从剑南回来,剑南那边的情形如何?”

“具体民女不太清楚,不过听说正在加紧练兵,想必不久就要进攻南诏。”何锦如实回复,想了想,又补充道:“对了,民女还听说永王和兵马使李宓有些不合。”

“不合?”李琩神情一怔,“为什么不合?”

“这民女就不知道了。”何锦摇摇头。

李琩道:“你们的商队见到王妃的叔父杨刺史了吗?

“我们商队离开的时候和杨刺史见了面,但是杨刺史没有提起殿下和王妃。”何锦有些疑惑。

“嗯。”李琩应声,没有再说话。

按理说,杨玄璬应该给他和杨玉环写信,即使忙不过来,一时间忘了,见到何氏的商队也该让何氏商队帮忙携带。

可是杨玄璬都没有。

这种情况,大概率是李璘和杨国忠盯死了杨玄璬,现在剑南又是特殊时刻,杨玄璬小心起见,才暂时不和他们通书信。

李琩能猜到杨玄璬的用心,同时他也为剑南的战事担心起来。

贤能的张九龄已经去世了,忠勇的李宓又还能活多久呢?

李琩的目光不由投向了剑南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