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210章 恶性循环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10章 恶性循环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一开始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自己,所谓的百姓民生,全是他利用的借口。

但是一步步走到现在,他身边的亲人部下,他的敌人,知道他的所有人,基本都以为他真的是一个一心为国为民的真君子。

投靠他的人因为这点而更团结,他的敌人因为这点对他暗藏杀机,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已经回不了头了。

李琩愣了会儿,摸摸杨玉环的头,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嫁郎如此,三生有幸。”杨玉环嫣然一笑。

李琩正欲再说,仆人来报,道:“殿下,刘晏参军到了,正在大堂等候。”

杨玉环起身,为李琩理了理刚才被她弄乱的衣服,道:“郎君去忙吧。”

“嗯。”李琩吻了一下杨玉环,又回身亲了一下张木槿,走出了门。

李琩来到大堂,刘晏连忙起声行礼,道:“拜见殿下,昨日听说殿下遇刺,臣担忧了一场,今日见殿下无碍,臣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不过是些毛贼而已。”李琩让刘晏入座,接着道:“士安一路有没有遇到危险?”

“也遇到几个毛贼,幸得殿下派人护卫,臣才得以脱险。”

刘晏说着,再度起身,拜谢李琩。

刘晏现在是个六品官,李琩这次却给他派了二三十人的护卫,个别护卫品级比他还高,如此优待,他心中自然是感激。

不过李琩这么优待他,倒不是为了收买人心,而是真切的为他的安全考虑。

因为李琩让他去的地方,是西州和伊州。

周逸叛变一事,张光晟“策正”了其中一个参与者,那个参与者把所有的事对李琩和盘托出,李琩因此得知了一些北庭的情形。

所以,李琩之前自己一路慢行,一边让封常清先到庭州稳住军队,一边让刘晏带人去西州和伊州明察暗访。

北庭的**,主要是西州和伊州,李琩为了刘晏的安全,便安排人护卫。

“没事就好。”李琩抬手示意刘晏坐下,问道:“西州庭州那边情形如何?”

“很不好。”刘晏摇头叹气,“去年西州有两个县遭了灾,但是地方上却拿不出一分钱赈灾,臣暗暗查访,发现西州的义仓都空空如也。按理以西州的发展程度,不至于一粒粮也拿不出来。”

刘晏说的义仓,是唐朝的仓库之一。

大唐设置了多种类型的仓库,比较重要的有正仓,军仓,义仓,常平仓和转运仓等。

所谓正仓,是指常年直接受纳正租的官仓,百姓缴纳的赋税钱粮主要就存在正仓里,正仓里的粮,用于维持朝廷的公共开支,比如俸禄,军费等。

而义仓,开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赈灾。平常年份,让百姓亩纳二分税存到义仓,到了灾年,就把义仓里面的粮拿出来赈灾。

农耕越发达的地方,义仓里面的粮也就越多,遇到不是很大的灾情,就不用从其他地方调粮。

不过这是开始设置的初衷,到现在李隆基贪图享乐,李林甫又一味迎合,因此许多地方义仓的粮都被运往长安,供应朝廷挥霍。

之前裴耀卿改革漕运,让各地的粮可以更好的运往长安,但是裴耀卿要运的,是正仓里的粮,他没想动其他仓,这让李隆基对他又爱又恨。

随着漕运进一步成熟,裴耀卿的办法被其他人所掌握,裴耀卿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因此李隆基逐步让他退出了权力中心。

接着李林甫独掌大权,就不管你什么仓,能运的都运。

杨国忠也是捡了这个时机,把剑南所有仓的粮运往长安。

常平仓,主要是为了平衡粮价。

具体方法就是丰年百姓丰收,有余粮,粮价低,朝廷便以高价收购百姓的余粮存储。到了歉年,百姓粮食不够,粮价高,朝廷便低价出售常平仓里的粮,以平衡粮价。

至于军仓,转运仓等,顾名思义,便是用于军粮,转运。

李琩沉思了片刻,道:“西州并没有往长安运粮,其义仓的粮也没有用于军粮。”

“是啊。”刘晏附和,“如此只有一个解释,有人把里面的粮都贪污挪用了。不过此事并不好问罪。”

“为何?”李琩问道。

刘晏道:“下官查看过之后,当地官员又找大户借粮,把粮仓堆满了。”

“有点意思。”李琩沉思着,“可是西州没粮赈灾,也没向朝廷索要,他们是如何安抚百姓的?”

“放高利贷。”刘晏叹了口气,“殿下这些年在安西革新生产工具,兴修水利,引进新品种,大力屯田,加之……”

刘晏停了下来,因为他觉得接下来要讲的话不合适。

“士安但讲无妨。”李琩道。

“是。”刘晏领命,接着道:“加之如今的士兵都是长征健儿,不是府兵。他们在安西呆得久了,家人也都跟了过来,民屯发展也很好,因此安西粮食年年有余。”

刘晏所说,是府兵制转为募兵制对边境屯田的影响。

府兵制下,士兵在一个地方只呆一段时间,最后他们就要回到家乡。

可是募兵制下,这些士兵长久服役,加之大唐边疆战事频繁,士兵想回也回不去,便只能在边境安家。

因此一个士兵,背后就是一个大家庭。

这些大家庭到了边疆,朝廷要帮助他们安家、分田,鼓励他们开垦,因此边疆民屯发展也越来越好。

刘晏接着道:“安西粮食年年有余,粮价就低,因此过路的商人就把安西的粮食低价买到西州,联合西州官员和地方大族,高价贷款给受灾百姓,到期百姓还不上,他们就兼并百姓土地。百姓没有土地,要么当流民,要么当土匪,要么就隐入高门之下,如此下去,恶性循环。”

刘晏最后总结出的恶性循环,其实少了一环。

但少一环,并不是他疏漏,而是他和李琩心里都明白,因此没必要说得那么清楚。

整体的闭环情况,是贪官污吏掏空了仓库,官府无粮赈灾,高门富商趁机放高贷,兼并土地。这些兼并的土地成了高门大族的资产,而这些高门大族,大半都是免税户。

如此下来,纳税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官府的税收也跟着越来越少。官府税收变少,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就便弱,然后又只能再次联合大族放贷兼并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