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92章 一石三鸟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92章 一石三鸟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嗣业没想那么多,道:“有殿下在,长安和洛阳怎么会失陷?”

封常清道:“我只是打个比方。”

李嗣业想了想,道:“打比方的话,末将以为有三条进军路线,一条从朔方,一条从陇右,一条从剑南。”

张光晟道:“这三条路的起点,现在都不在殿下的治理范围内,而且最后都要控制关中。”

高仙芝知道封常清的想法,因此听到三人的讨论,不由得看了一眼远处的李琩。

此时,李琩和阿绮丝不知道说着什么,像极了肆意人生的方外之人。

但是高仙芝却在李琩身上看到了李世民的影子。

大业十一年,杨广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率兵前去救援,一战成名。

那时,李世民十六岁。

之后,李世民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到二十四岁时,便平定了天下。

李琩的年龄算起来,已经有二十三岁了。

高仙芝兀自想了会儿,对还在讨论的三人道:“当务之急,还是替殿下想办法安定西域诸国为主,假设的事,不宜再说。”

李嗣业闻言笑道:“打仗的事你问末将,末将还能说上两句,这些政事,末将哪里知道。”

封常清和张光晟露出了和李嗣业一样的表情。

高仙芝道:“跟了殿下这么久,你们一点没学到?”

“术业有专攻。”李嗣业摇摇头,“那些不是末将的专长。”

“也是。”高仙芝回了一句,沉默下来。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等了很久,李琩才和阿绮丝返回。

李琩来到几人跟前,见几人似有所想,问道:“几位将军有何为难之事吗?”

高仙芝回道:“殿下,安将军已经打到了提谓城,用不了多久,想必就能将大食赶回呼罗珊,对于这些重新归附的西域诸国,我们应当如何管控?”

“原来是这事。”李琩微微一笑,道:“我认为分三步。第一步,先稳定局势,这一步大食退到呼罗珊就算完成。第二步,扶持亲唐势力。比如石国,再过一段时间,大汗还是得让伊捺吐屯来做,鼻施特勒做回副汗。第三步,再加深合作,至于如何加深,因时而异。”

高仙芝道:“殿下原来早有计划。”

“这些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有方略可行。”李琩边走边说,“国与国的关系,有几大原则。首先就是利益,利益是评价政治行为的永存准则,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和任何国家成为朋友,或者是敌人……”

李琩一路和高仙芝他们讨论着国际关系学,当然李琩也没有打算让他们听懂,只当是吹个牛。

一路讨论回到营帐后,李琩给李隆基去了两封奏书,一封是战报,一封是请辞信。

去了奏书以后,李琩着手安排西域诸国事宜,在拔汗那呆了一个月,才班师回去。

拔汗那国大汗、官员,以及一些百姓,前来为李琩送行。

阿绮丝一路将李琩送出百里,说道:“再过一两年,待拔汗那国朝局安稳,我会去寻殿下。”

“可以。”李琩对阿绮丝一笑,策马扬尘而去。

阿绮丝目送李琩走远,才返程回去。

她回到渴塞城,便进宫去见阿悉达汗。

“你当真要去寻大唐寿王?”阿悉达问道。

“是啊。”阿绮丝坚定的点头。

阿悉达道:“只是因为情义?”

“主要是因为情义。”阿绮丝笑了笑,道:“父汗,女儿去找寿王,既成全了女儿,也成全了我们一家人。”

阿悉达明白阿绮丝的意思。

阿绮丝如果不去找李琩,而是选择长久的留在拔汗那国,那拔汗那就会形成神龙与先天时,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那样的局面。

所以阿绮丝这是主动做出了让步。

阿悉达望着面前的女儿,不由叹了口气,道:“我观寿王人品贵重,伱若对他真有情义,也算有个好的归宿。”

“嗯。”阿绮丝点头,笑了笑,望向大唐的方向。

……

长安,紫宸殿。

李隆基收到李琩的奏报,十分高兴,道:“十八郎果然不负朕望,出兵一年不到,便将大食赶回呼罗珊,让西域诸国重新臣服。”

“十八弟骁勇无敌。”李亨先夸了李琩一句,接着挖了一个坑,道:“父皇,十八弟既然一路得胜,应当趁胜追击,一路西进,攻取大食,进逼拜占庭帝国。”

李隆基闻言一怔。

作为一个好大喜功的帝王,李隆基有过这个想法,但他虽然贪功,却没有疯。

李隆基沉吟片刻,道:“十八郎来信,近日他渐感身体不支,请求辞去节度使的职务。”

这次轮到李亨惊讶了。

李亨心想:“十八弟现在称病,即使父皇有让他进攻大食本土的意思,也会缓上一缓。但愿他是真的渐感不支,否则其城府就太深了。”

李亨心里想着,嘴上叹气,道:“十八弟如此全才,偏偏却生了病,他若是现在辞去安西北庭节度使的职务,谁又能安定西域。”

李亨这话,明面上是夸李琩,实际却是在暗示李隆基,李琩现在威望太大了,应该尽早收其权利。

李隆基能听懂李亨的暗示,但是现在的他,根本不在乎这个,他在乎的是西域的稳定。

“你说得不错,西域刚定,吐蕃虎视眈眈,北边突厥虽然元气大伤,但是葛逻禄和回纥却已有做大之势,这种时候,朕想让十八郎歇着也不行。”

李隆基回应了李亨的话,转对李林甫道:“拟旨,不准十八郎辞去职务,将安西与北庭合并,成立碛西节度使,由十八郎统领,西域诸国的都护,也由十八郎一并节制。他身体不适,便让他不着急回长安,先在安西养好身体再回。”

碛西节度使,曾建制于713年至730年,之后由于西域局势的变化,废置为两镇。

如今李琩统安西之兵,先将突骑施打得半死不活,取下碎叶城,又击退大食,让西域诸国臣服。

如此功绩,将北庭合并给李琩统领,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除了功绩之外,李隆基这个安排也有制衡与制敌的用意。

制衡方面,王忠嗣和李璘在李隆基心里属于亲近李亨派,现在王忠嗣领朔方与河东,可以直接威胁关中。

李璘去剑南,也做得有声有色,似乎隐有当节度使的意思,如果他再不提拔李琩,李亨的威胁就太大了。

制敌方面,则是为收拾葛逻禄和回纥做铺垫。

至于李琩会不会因此不可控制,李隆基也不担心。

因为安西北庭不仅离长安遥远,而且两镇的兵加起来也不如河西和陇右其中的一镇。

因此李隆基觉得,他这个安排,是一石三鸟,精妙至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