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53章 不得已的选择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53章 不得已的选择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隆基看着低着头的李亨,想起了王皇后。

在平定太平公主一案中,王皇后出了不少力,王皇后的胞兄王守一更是亲自参与行动。

只是后来,因为符厌之事,他贬了王皇后,赐死了王守一。

虽然贬王皇后,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量,但他扪心自问,其中也有不乏对王皇后色衰而爱驰的心思。

最近这段时日,特别是赐死李瑛后,他总会不经意的想起以前的事,那些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人,一个个都离他远去,他的内心越来越孤寂。

因此他总想从其他方面弥补什么。

对这个孝顺的李亨好一点,也算是对王皇后的一种弥补。

李隆基在情感里沉浸了会儿,又从理智的方面思考。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太子之位,首推李琮,可是李琮不仅破相,而且还没有子息。

破相难登大雅之堂,没有子息,将来皇统的传承又该何去何从?

他将李瑛的儿子过继给了李琮,如果真让李琮当了皇帝,那比较好的结局,是李瑛的儿子继承大位,比较差的结局,则是大唐继位者都不一定姓李。

若真如此,他就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因此李琮是断不能成为太子的。

李琮做不了,顺位就是李亨。

从才能上来说,他最心仪的是李琩,可是李琩身有恶疾,不宜为储君。

接下来就是李亨,李琬,李璬,李璘,这几个人的才能在他心里差别不大,他没有最中意的人选。

而且李亨相比其他人,还有一个他十分喜欢的孙子。

综上,李隆基心里已经认定,太子当是非李亨莫属。

李隆基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便会昭告天下,让李亨继位太子。

李隆基沉默了会儿,道:“明年豫儿便有十五岁了吧,该封王了,到时候朕亲自为你操持。”

李亨闻言大喜。

李豫也很高兴,但面容镇定,道:“孙儿谢阿翁。”

李隆基微微一笑,大步离开。

李亨跟在李隆基后面,这才有勇气偷偷往屋里看了一眼。

他这一眼,正好看到脸上潮红尚未褪去的江采萍。

江采萍在屋里远远的看着李亨,眼中情绪复杂。

李亨只敢看一眼,便匆匆离开。

……

政事堂里,李林甫的情绪并不太好。

他的面前有两封军报,一份是董延光在石堡城再次大败,一份是王忠嗣在朔方刚大胜奚部。

亲信失利,敌人大胜,这对于李林甫无异于双重打击。

旁边的牛仙客,精神也很差。

不过牛仙客精神不好和战事没有关系,而是他已经六十六岁了,年轻时常年征战,落下了一身的病痛,如今高龄,身体总有不适。

两人就这么无言的对坐着,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李林甫听到脚步声,神情一怔,连忙做好行礼的姿势。

片刻后,李隆基走了进来。

李隆基一进门,就看到已经行礼的李林甫,笑道:“知朕者,右相也。”

旁边的牛仙客见李林甫如此“耳力”,不由大为佩服。

李林甫道:“圣人龙行虎步,臣想不知道也难。”

“嗯。”李隆基更高兴了,坐到堂上,问道:“边境战事如何?”

李林甫拿起其中一道奏书呈给李隆基,道:“王忠嗣将军攻打奚部,取得大胜。”

李隆基拿过奏书看了看,高兴道:“忠嗣这孩子,从小朕就瞧他有霍去病的风采,不出手便罢,出手便不负朕望。石堡城那边呢?”

“石堡城……”李林甫将另外一道奏书呈上,道:“战事不利。”

李隆基情绪由喜转平,拿过奏书看了一眼,道:“董延光曾向朕夸下海口,定取石堡城,如今却接连战败,看来朕所托非人啊。”

李林甫道:“董延光固然托大,但石堡险峻,本就非河西一镇可以取下,如今王忠嗣将军又去了北方,董延光也有些左支右绌。”

“是吗?”李隆基看了李林甫一眼,道:“既然如此,就不必再主动进攻了,传令让他回来。若是再打,石堡城拿不下不说,恐怕河西也要丢失。”

“是。”李林甫领了命,道:“那石堡城就此放弃了吗?”

李隆基没有回答李林甫,而是沉思起来。

作为一个要开疆拓土的君主,石堡城必须拿下,但是一般人根本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董延光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隆基心里最开始的两个人选,是王忠嗣和李琩。

但是王忠嗣不打,李琩他又有些防备,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现在,他必须做出选择,是任用李琩拿下石堡城,还是放弃开疆拓土的战略。

李隆基沉默了半晌,下定了决心,道:“当务之急,是配合王忠嗣攻打突厥,石堡城朕自有打算。”

说罢,离开了政事堂。

李林甫和牛仙客恭送李隆基,待李隆基走远,李林甫问旁边的牛仙客道:“牛公以为,当下的情形,谁还有信心攻取石堡城?”

牛仙客诚实道:“我自是不能,要说还有谁,恐怕只有寿王殿下。”

李林甫点点头,沉默下来。

……

兴庆宫。

武惠妃正独自弹琴,门外突然传来李隆基的声音:“几日不见,惠妃的技艺又见长进。”

武惠妃闻言,连忙起身去迎李隆基。

李隆基见到武惠妃,微微一笑,道:“朕有些日子没听你弹奏,你先弹完这一曲吧。”

“是。”

武惠妃恭敬回复,坐下来继续弹奏。

李隆基认真听着,一曲终了,拍手道:“有些佛音在里面,凭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武惠妃道:“琩儿先前进献的龟兹乐舞中,多有佛音,臣妾学了一些。”

“琩儿是个好孩子。”李隆基跟着道,“也不知道他身子现在如何?”

武惠妃道:“前几日来信说,暂无大碍。”

“那就好。”李隆基点点头,“朕本不想多加他的负担,可是最近河西战事失利,而琩儿又是行军打仗的能手,因此朕想让他从河西进取吐蕃,伱不会怪朕不体谅他吧?”

“臣妾岂敢。”武惠妃连忙回答,“捐躯报国,本就是琩儿心之所愿,三郎能将如此重任托付,琩儿必定感恩不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