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149章 商贸制度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149章 商贸制度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何锦闻言眉头微皱。

在她的印象里,她所见过的人,为国为民的话,都只是说说。像李琩这样,宁愿放弃自己得到的东西,为别人而谋,她还是第一次见。

何锦沉默了会儿,道:“殿下愿意把加修经营驿站的利让渡出来,想必很多商队都愿意出钱。以前朝廷加修驿站道路,都是强行征税的。”

李琩道:“朝廷以往加修馆驿,维护道路,都是摊派到各县,由各县强征赋税完成。这样做固然省事,可是各县情况不一样,有些县未必有能力加修维护。要是县令等人再**些,还会以此为由头,多征多收,如此百姓苦不堪言。”

“殿下身居高位,竟然对下面的事一清二楚。”何锦诧异,“殿下果真心如明镜。”

李琩道:“何姑娘过誉了,这事你同意吗?”

“当然。”何锦点头,“这对我们而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只要殿下能保证一点,我们迟早能赚回来。”

“保证哪一点?”

“保证殿下能在安西呆得久一些。”

“这是为何?”

“只有殿下在安西,才能让殿下的政策延续下来,若是换了别人,他们不一定会认。更重要的是,只有殿下在安西,才能保安西太平,让吐蕃和大食他们不敢贸然进犯。”何锦认真解释。

李琩疑惑道:“我在安西,他们不敢进犯,这话你从哪里听来的?”

“整个安西都在传。”何锦笑了笑,“还有歌谣。”

“这……”李琩一怔。

这些话对他而言,并不一定是好事,要是传到长安,不知道李隆基会作何感想。

李琩觉得自己需要提前想好策略。

李琩沉思了会儿,才道:“对了,你们和吐蕃,是不是也有商贸。”

“是。”何锦没有隐瞒,道:“从安西进入吐蕃,有两条道,一条于阗,一条勃律,如今这两条道都在殿下的控制之下。殿下是要禁止商队去吐蕃吗?”

“那倒不是。”李琩摇头,“我是想,如果可能,伱们商队去吐蕃后,给我带来一些吐蕃那边的消息。”

“是,殿下吩咐,小女子照办便是。”何锦顿了顿,小心问道:“殿下在吐蕃没有暗桩吗?”

李琩道:“暗桩所听到的消息,和你们听到的不一样。”

何锦不清楚这其中能有什么区别,但也不好再问,转而和李琩商定了修驿站的事,便退了出去。

……

次日。

杨玉环换好衣服,准备和李琩一起去肆市。

李琩看了一眼,只见杨玉环今天穿了一身改造的男装。

杨玉环问道:“郎君,臣妾这身衣服好看吗?”

“我瞧瞧。”李琩走到杨玉环,看杨玉环转了一圈,道:“如果太平公主有幸看到你这身装扮,她可能再也不爱穿男装了。”

太平公主尤爱男装,曾穿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帝见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

杨玉环自然知道这些事,笑道:“她为何会不爱?”

李琩道:“因为没有你穿着漂亮,风采都被你抢了。”

“真的?”杨玉环开心的笑了起来,“臣妾这身打扮,还有人认得出臣妾是女子吗?”

“当然。”李琩笑了笑,“哪个男子能有你这副面孔?”

杨玉环道:“那臣妾蒙面呢?”

“也不行。”李琩拉了拉杨玉环的衣服,衣服紧绷之下,露出傲人的胸部,李琩道:“藏都藏不住。”

杨玉环笑道:“除了郎君,谁敢这么碰我?”

“也对。”李琩点头。

杨玉环挽住李琩的手,道:“臣妾与郎君都身体欠恙,这下算是真的夫唱妇随了。”

李琩笑道:“你学这些倒是挺快。”

杨玉环对李琩一吻,嫣然一笑。

两人说罢,一同出门。

……

龟兹肆市。

李琩和杨玉环带着几个文官一道同行,护卫们则便装四散跟随。

一行人边走边看,李琩突然问刘晏道:“士安对肆市有所了解吗?”

后面的刘晏一直心事重重。

刘晏来之前,已经和李琩讲好,要个县丞的职务,可是去哪个县,李琩一直没给他说。

他以为李琩是不是要反悔了。

因此听到李琩问话,不由一愣,连忙跟进李琩,道:“有些了解。”

李琩道:“那你说说看。”

刘晏理了理思路,道:“我朝肆市,皆由府衙管理,所有肆市都必须遵守建城设市的原则,肆市的设置、规划,建造都必须从朝廷规制。长安和洛阳的肆市,统一由太府寺管理。”

“大、中、下都督府及州府中的上州,设市令一人,从九品上,另有丞、佐、史、帅等职。中下州及县,也有市令,但无品级。”

“肆市的启闭有明文条令: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肆市度量,唐律有文,每年八月,需对度量器进行平校,加盖官衙印署后方准使用。”

“官府需对对肆市进行分行,长安东市和西市,均有二百二十行,每行有行头。”

“另外,各级府衙还需根据肆市行情,按照物品的质量进行定价,质量分三等,每隔十日,进行一次定价,称三贾时估。”

“……”

刘晏思路清晰,说得有纲有目,把唐朝的肆市制度给李琩汇报了一遍。

李琩听了颇为满意。

因为李琩刚开始问的问题,就比较笼统,如果一般人听了,即使知道,也根本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但刘晏不只是一清二楚,更是能在转瞬间说得条理清晰,足以说明其思维不弱。

李琩问了概括性的问题,又问细节道:“三贾时估,你觉得合理吗?”

刘晏道:“三贾时估,刚开始确实是给商品定了大家都要遵守的公价。可是商品的价格,影响因素众多,时间久了,商人们也不会按照公价交易,所以公价大多时候只是一种参考,用于府衙交易和估定犯罪脏物。若某些府衙强制要求肆市必须按公价交易,则不合理,但若府衙不强制,则有利。”

“嗯。”李琩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黑市应该清除,还是府衙介入管理?”

“下官以为……”刘晏话说了一半,停了下来。

因为李琩的目光落到了前面不远处一个男子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