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45章 婉拒杨钊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45章 婉拒杨钊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光晟让多数人熟知的,是他贡献了“一不做,二不休”这个成语,但除此之外,张光晟的一生也充满传奇色彩。

他曾是义薄云天的义士,乱军中救主不留姓名,他也是护卫大唐的良将,在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但最后,却卷入两次叛乱。

他一生都想恪守忠义,却以悲剧结尾。

李琩回想着历史,不由得细细打量了面前的张光晟一眼,只见他二十岁不到,身材高大,面容坚毅。

但眼神有些涣散,想必是做了逃兵,内心挣扎的缘故。

“你既然还想回去做兵,为何要跟着逃出来?”李琩问道。

“小人是想助小人的大哥逃走,再自己一个人回去。”

张光晟说着,看了一眼地上已经脑袋开花的领头人,默默叹气。

李琩道:那你回去怎么向董延光解释?”

张光晟道:“我们的作战营编制已经打完了,小人原本的计划,是回去报告董将军,小人出来追逃兵没追上,只有自己回去。”

“倒也算是个说法,但董延光可不一定会信。”李琩思索半晌,道:“这样吧,你已经死去的同伴,我让人送给董延光,也算有个交代。至于伱们……”

李琩看了一眼其余的逃兵。

千人作战营,打得只剩下这几十个,这些人作战经验绝对不少,留着或许有用。

但是他不也能明说要留这些人。

而且这些人不一定都可靠。

李琩沉吟片刻,接着道:“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你们先做了逃兵,又打劫商队,犯了律法,全部押上,带回安西受审。”

张光晟不知道李琩要怎么处置他们,但是没说要杀,就表明他们还有活的希望,于是张光晟行礼道:“小的听凭殿下处置。”

其余逃兵纷纷附和。

有了决定,李琩让人将领头者和死去的逃兵,送给当地府衙,让府衙去和董延光说。

而何锦的商队,由于和李琩同路,李琩便顺路带上。

……

……

……

夜间,李琩一行人在馆驿落脚。

张光晟睡得正香,他的同伴突然叫醒了他,说道:“老四,你真的打算和寿王去安西吗?”

“三哥?”张光晟揉揉眼,打着哈欠,道:“三哥,寿王殿下没有将我们就地诛杀,也没有将我们送给董将军,说明我们还有活路,既然有活路,为什么不跟着他?”

老三道:“即使死罪可免,依然活罪难逃,这兵我也做够了,不如抓住机会,我们逃吧?”

“还逃?”张光晟摇头,“逃一次便让我终生蒙羞,如若再逃,我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三哥若想走,便自己去吧。”

“我若逃了,你如何向寿王殿下交代?”老三问道。

张光晟道:“这三哥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老三望着张光晟,“替我顶罪吗?”

张光晟道:“这事暂且不论,只希望三哥逃出去后,好好过日子,不要再做拦路抢劫、伤人害人之事。”

老三闻言,沉默了会儿,叹了口气,道:“也罢,既然如此,我还是跟你吧,我们兄弟生死一起,也算不枉这场情义。”

“好。”张光晟高兴起来,“我早闻寿王殿下才识渊博,知人善任,若这次我们能逃过一劫,有幸再次报国,必定能建功立业。”

“你志向倒也不小。”老三也笑了,“我没你那么大的志向,我只希望能混口饭吃,若是能讨个娘子,成个家,此生便足矣。”

张光晟道:“你想讨个什么样的娘子?”

“我可以选吗?”

“当然。”

“脾气好的,能顾家,最好胸大一点……”

两人说着,话题越扯越远。

另一边,李嗣业把刚才张光晟那边发生的事告诉李琩。

李琩听了,道:“张光晟年龄不大,却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的跟着他,可见其才德皆不弱。”

“确是如此。”李嗣业同意李琩的话,补充道:“白天末将试了他一下,他勇力也不错。”

李琩道:“既然这样,只要张光晟无其他心思,其他人也生不出什么乱子,李将军可放心歇息。”

“是。”李嗣业退了出去。

……

……

……

一路无事,李琩回到了安西。

这一去一回,已是五月,李琩的女儿都已经半岁大了。

李琩先抱了会女儿,才将女儿递给奶娘,对杨玉环道:“父皇已经给孩子取了名,叫李苓。”

杨玉环闻言,转瞬间就想明白了李琩之前为什么不给女儿事先想好名字。

杨玉环笑道:“圣人亲自取名,不多久天下人便都会知道我们生了个女儿,李苓小小年纪,便要名扬天下了。”

“是啊。”

李琩坐到杨玉环身旁,仆人们识趣的抱着李苓退了出去。

李琩接着道:“我这几个月没在你身边……”

“郎君一直在。”杨玉环打断李琩,将手放在李琩的胸口前,道:“郎君说过,这是送给臣妾的第九十九支花,他一直在臣妾的身边,对吗?”

李琩抓住杨玉环的手,笑道:“这倒是。”

“对了,有件事臣妾需要向郎君说明。”杨玉环话锋一转。

“何事?”李琩问道。

杨玉环道:“臣妾有个堂阿兄,叫杨钊,之前是蜀州新都县尉,任期满后,考察不过,便一直赋闲。郎君年前刚走,他便送书信给我,请求郎君给他谋个职位。”

杨钊,便是杨国忠。

国忠这个名,是天宝九载,李隆基为他所赐。

李琩道:“然后呢?”

杨玉环道:“臣妾婉拒了他,只让人给他一些钱财。”

李琩道:“这是为何?”

杨玉环道:“他嗜酒好赌,才略也不出众,臣妾的叔父在蜀州也没有用他。”

杨玄璬算是个公正的人,历史上对杨国忠也没多少帮助,但杨玉环对杨国忠的上位是出了大力的。

如今,杨玉环居然主动拒绝了杨国忠。

李琩对杨玉环的处理很认同,笑问道:“他毕竟是你的堂阿兄,你没想让你的家族变得更有势力吗?”

“臣妾的叔父因为郎君,才能做刺史。”杨玉环模样认真,“郎君用人为贤,如果他们真有才能,郎君自然会用,如果他们没有才能,臣妾再跟着添乱,只会让郎君更加劳累。臣妾之所以给郎君说起此事,便是想告诉郎君,不必因为顾念和臣妾的情分,便对臣妾的族人额外宽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