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112章 蔽塞言路,双向选择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112章 蔽塞言路,双向选择

作者:寿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琩看着众人望向自己的眼神,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一直以来,李琩追寻的都只是权力。

所谓民生,百姓,只是他通往权力之路的筹码。

他的内心,极少真的是以百姓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但现在,看着眼前这些期盼的眼神,李琩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

他的每一个决策,影响到的都是成千上万活生生的人。

李琩沉思了片刻,来到祭坛前面,对众人说道:“天通教以欺诈之术宣扬邪说,欺天昧地,非法敛财,鱼肉乡邻,罪不容赦。本王令,将天通教一干人等全部收押,待查清明细,厘清背后干系,一并定罪。天通教涉及资财全部查封,诸位被骗的钱财,可到衙门上报,由衙门核实后,本王会安排人根据天通教查封的资财,按比退还。”

李琩要天通教聚敛的这点钱也没用,所以不如还给这些被骗的人,至于能还多少,那就看查封到多少,李琩不要也不贴。

众人见被骗出去的钱,居然还有拿回一些的机会,由伤转喜,纷纷感谢李琩。

李琩抬手打断众人,道:“诸位皆是我大唐良善之民,都应该知道致富要勤,病需投医,本王会尽所能保证大家耕有其田,病有所医。另外,本王会让仓曹定期找名医给大家宣讲基础的医理,减轻大家病困的烦恼。”

安西虽然环境差点,但地广人稀,人地矛盾远没有河北那么剧烈,所以让这里的百姓耕有其田,还可以做到。

至于病有所医,就有吹牛的成分,因为大唐根本没有完全为百姓服务的成熟医疗体系。但也正是因为从来没有过,大家对病有所医的要求就很低,只要李琩表现出对他们的关怀,就够了。

所以李琩说会找名医给他们讲医理,对他们而言,就算“仁主”。

众人听了李琩的安排,无不感激。

一旁的张木槿听到李琩要给百姓宣讲医理,来到李琩身旁,低声道:“殿下,木槿愿意把通俗易懂的医理,汇成书册,方便拿来宣讲。”

“也好。”李琩点头同意。

……

……

……

长安城。

兴庆宫,紫宸殿。

李隆基的御案上放着两道奏书,这两道奏书一封是劝谏李隆基应该多理朝政,一封是弹劾李林甫专权独断。

李隆基看着这两道奏书,面有愠色,对殿下的李林甫道:“李相,为何这样的奏书还要呈到朕的面前。”

自张九龄被贬之后,李隆基对朝政的过问越来越少,多数都交给李林甫和牛仙客打理。

牛仙客虽然劳苦功高,但玩政治这一块完全不是李林甫的对手,所以大小事物都听李林甫的。

李林甫基本上完成了独揽大权。

但李林甫知道他现在独揽大权只是一时的,要想长久,除了做的事要对李隆基的心思,还要蔽塞言路,铲除异己,排斥贤才。

今天,他故意呈上这两道奏书,就是想为蔽塞言路开道。

只听李林甫道:“回圣人,臣身为中书令,替圣人管着大唐的大小事务,虽然臣自认殚精竭虑,鞠躬尽碎,但管的事多了,免不了有个官员不同意臣的政见。这些质疑之声若臣不如实上奏陛下,恐怕有心之人会说臣蒙蔽圣听。”

“你这话倒也有理。”李隆基冷笑,拿起那封劝谏他多理朝政的奏书,道:“朕御极已经二十六年,这二十六年来,朕励精图治,开创盛世。但是这御史在奏书里面说这盛世是黄粱一梦,说朕以一人之心度天下万民之心,视九州四海为一人之物,予取予夺。照他这么说,朕岂不是千古暴君?”

李隆基越说越气,说完猛的起身将奏书扔在地上。

“来人,把它烧了。”

李隆基怒不可遏。

高力士闻言,连忙叫人把奏书拿下去焚烧。

大殿里一片沉默。

过了会儿,李隆基对李林甫道:“此人狂悖如此,该怎么处理,李相斟酌一下。”

“喏。”李林甫躬身回复。

李林甫等的就是李隆基这句话。

李林甫知道,以李隆基的才能,若不是得到李隆基的允许,他怎么能靠自己就可以蔽塞言路。

“还有这道弹劾你的奏书。”李隆基把奏书给高力士,等高力士将奏书拿给李林甫,才接着道:“李相一心为国,但总有人无事生非,李相自行处理即可。”

李隆基表现出了对李林甫无比的信任。

这不是因为李隆基真的认为弹劾之人是无事生非,而是他支持李林甫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李林甫才能更好的为他捞钱。

历来无论贤相还是奸相,要想有所建树,办事顺利,都要专权。

只不过贤相专权,清除的人,多半是那些不办事,或者乱搞事的害群之马,换上的是实心做事的能吏,所以贤相专权,叫整顿吏治,拨乱反正,比如姚崇。

而奸相专权,清除的人,是那些想要为民办事,挡住他为了达成不好目的的能吏,因此奸相专权的过程,又叫党同伐异。

但其本质,都是要换一波人。

李隆基想要享受,听不得那些逆耳之言,他就只能用李林甫,任由李林甫去迫害打扰他享受,给他气受的那些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与其说是李林甫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不如说是李隆基需要李林甫为了他蔽塞言路,排斥贤才。

李林甫何其聪明,对这种事心里门清,所以今天才呈上这两道奏书,让李隆基给他自行处理谏臣的权力。

现在得到了李隆基的默认,李林甫再度躬身领命,然后转移了话题,道:“禀圣人,安西送来急报,请求以碎叶城为条件,扶持黄姓突骑施。”

这事,李隆基已经收到辛云京的密报,对李琩和莫贺达干谈判过程清清楚楚,因此李隆基并没有多大反应,而是反问道:“李相以为该如何处理?”

李林甫思索片刻,道:“突骑施这些年屡次三番袭扰我大唐安西,是大唐在西域的一大劲敌,所以朝中部分人建言,不如联合大食,消灭突骑施,让突骑施占领之地进入皇化之道。”

李林甫的话,算是从另外一个方向否定了李琩的提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