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 > 第89章 女帝惊呆了

“赵小姐你这是怎么了,脸色看起来好红啊,该不会是生病了吧。”

潘金莲故作出一副关切的表情。

赵佶白皙的小手扇着发烫的面颊,眼神有些埋怨的看了面前男人一眼,心想你腿长就腿长吧,没事低什么头啊,害的自己都想歪了。

还以为你俊俏儒雅的外表下,有什么让女子都为之瞠目结舌的特长。

她红着小脸低声道:“没…没什么,只是感觉天气有些燥热。”

潘金莲嘴角翘了翘,他天天跟西门大娘子这个狐媚子相处久了,这偶尔撩拨一下赵佶这个性格清纯的妹子,也别有一番风味啊。

赵佶轻咳两声,转移话题道:“好了,好了,我就直说了,其实我想要你陪我去东京的文社游玩一番。”

“文社?”

潘金莲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脸上不由闪过一丝疑惑:“这是什么地方?”

赵佶面带微笑的解释道:“这是一个专门从事诗词文赋创作的社团,东京城中各路书生,世家的公子都会齐聚一堂,在此吟诗作赋,对对子,畅谈天文地理,以及对朝堂大事的看法……”

潘金莲在听了她的一番解释后,也算摸清楚怎么回事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民间组织,一开始只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彼此之间聚会,交流的一个地方。

其中不乏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因为写诗写的好,写字写的漂亮,或者对朝廷提出可靠建议的,直接被朝廷破格录用,创造了不少一夜扬名的民间佳话。

这让文社在东京城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东京城里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赴会,在这里比试一番,争取一夜扬名。

再加上不少出身官员之家,富商之家的年轻公子过来看热闹,顿时也吸引了不少,科举落榜的书生,过来凑一凑热闹。

能够靠文采博得一个名次,自然最好,就算比赛输了,如果能够勾搭上一位东京本地的高富帅,抱得美人归,从此过上入赘吃软饭的生活,那也香啊。

这一来二去的,文社都快成了东京城网红打卡地了,每年很是热闹。

潘金莲有些好奇的问道:“我不过是一介商人,去这样的高雅之地,真的合适吗?”

“公子客气了,不说别的,光是你对作画构图的认知,就已经超过很多御用的宫廷画师了,公子就是入宫面圣都有资格了,何谈一个小小的文社。”

赵佶眨了眨乌黑的美眸,笑吟吟道:“公子就当过去游玩一番,那里别的没有,有钱人可是一抓一大把,公子不妨把你的神药卖给她们,也算拓展一下客户。”

潘金莲一时有些被说动了。

毕竟平日里想要找到又大又肥的韭菜,还需要一个个登门拜访,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要是能够利用这个文社的机会,把韭菜们聚集起来,一镰刀割上一大把,那岂不快哉。

还顺便可以帮助大徒弟张青,推荐一下栽培的奇瓜异果,每年让她们府里订购一批货物。

这样一来稳定的财源也有了,接下来只需等林教头回来,就可以收留当地的百姓,训练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了。

一想到将来自己的手里,有一支可靠的潘家军,潘金莲心情都轻松了不少。

放在古代这个环境里,一支训练有素的私兵,有时候比正规军的战斗力还要彪悍。

比如明朝的戚家军,最开始起家的时候不到三千人,多年讨伐倭寇期间,动不动就杀敌三四千,自己折损六个人,或者击溃一万敌军,斩首二百多人,自己折损0个人。

有鲁芝深,林冲,杨志这样官府出身的女中豪杰,帮自己训练士兵,再加上他利用一些后世的经验,在旁边帮忙出谋划策。

集合众人的力量,一起打造出一支堪比戚家军的精锐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佶看他久久沉默的样子,不禁疑惑道:“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潘金莲回过神来,笑着拱手道:“那就劳烦小姐了。”

......

......

一辆马车朝着文社的方向,缓缓驶去。

潘金莲掀开帘子,看着沿途窗外繁华热闹的景象,忍不住一阵感叹。

此时的大宋已经太平了将近百年,边境没有战乱的威胁,让民间的繁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街道上能看到各种杂耍艺人,表演相扑的,喷火的,甚至远处的一片空地上,还能看到一群人正在踢蹴鞠,围着满满一圈的百姓,不时拊掌叫好,很是热闹。

赵佶秀雅脱俗的俏脸上泛起笑意,自卖自夸道:“这东京城如此繁华,可见官家治理有方啊。”

“什么治理有方啊,这不过是透支未来,虚幻的泡影罢了。”潘金莲放下帘子,随口道,

赵佶美眸里闪过一丝诧异 :“公子此话怎讲啊,这外面如此热闹,还能是假的不成?”

潘金莲忍不住吐槽道:“只有家底殷实,腰包充足,面对大病大灾也面不改色的人,才能称得上小康之家,当一国的财政入不敷出,根本没有多少剩余的时候,何谈繁华盛世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赵佶面庞微不可察的僵硬了一下,只因她被面前的男人说到痛处了。

别看大宋此时繁华似锦,每年税以万亿计,但也架不住花销大啊,朝廷四处开支一下,到了她手里也不剩几个钱了。

赵佶有些郁闷道:“官家她也难啊,花钱的地方多,赚钱的地方少,就是想要剩余也没有办法。”

潘金莲随口道:“这理财就跟做生意一样,无非开源节流四字。”

“此话怎讲?”

赵佶美眸里闪过一抹好奇。

潘金莲开口解释道:“开源嘛,简单来说就是把饼做的大一点,这样在填饱大家肚子的同时,也可以多剩下一些,至于节流嘛,就是把吃饭的人精简一些,留下干活的人,至于那些偷懒摸鱼的,踢出去便是,吃饭的人少了,花销自然也少了……”

赵佶忍不住摇了摇头:“公子你想的太过简单了,当年王安石变法,就是希望把把饼做的大一点,来改变朝廷的财政,可是经过多番努力,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条路根本行不通啊。”

潘金莲撇撇嘴:“王大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她只考虑到了生产的关系,而忽视了具体社会上实际的情况,面对国内层层阻力,想要靠着区区几条规则,就让天下所有百姓一同遵守,自然是行不通的,既然国内的饼不好做大,那直接做海外的饼不就行了?”

“什么意思?”

赵佶美眸一愣,一时没跟上面前男人的脑回路。

潘金莲随口道:“我大宋的指南针如此好用,为何不将它用在航海上呢,有了明确的方向指引,避开一些危险的海域,把当地的气候详细的记载下来,绘制出精确的航海图,降低沉船的风险,把海外的银子,更多的带回来不就好了?”

“……”

赵佶朱唇微张,半天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大宋每年运输瓷器的商船,基本都是十艘船出去,回来不到五艘船,甚至倒霉遇到风暴的时候,还会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

明明只需安装指南针,让画师帮忙绘制航海图,就能减少无数损失,还能让大宋海外贸易收入翻倍,这么简单的事情,满朝文武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想到呢。

到底是自己跟这帮大臣们太傻了,还是面前的这个男人太聪明了?

喜欢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请大家收藏:()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