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 > 第356章苏轼,这才是我想要的队友啊

书房里。

使者看着门外来回巡逻的小喽啰,神色有些紧张道:“苏…苏大人,你说这些贼人万一见财起意,对我们生出了歹心,那该如何是好啊。”

“王大人你就放心好了,她们若是想杀我们的话,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

苏轼妩媚白皙的面庞上,挂着一抹轻松的笑意,完全没有丝毫的紧张,仿佛对于这种场合早就见怪不怪了。

她轻抿了一口茶水,回忆着自已一路的所见所闻。

只是稍微打探了一下,有关梁山的事情,很快就有有些心思缜密的村民,意识到了她们身份非同一般。

于是私下偷偷的向梁山举报,仅仅不过一个来时辰,就把她们抓住了。

能够行动效率如此之快,说明梁山在当地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之法,而且还颇得民心。

苏轼回过神来,美眸好奇的看向面前房间的陈列。

与寻常充满铜臭之气的贼窝不同,这个书房并没有什么奢华的装饰,只有简单的桌椅板凳。

在远处的桌案上还摆着一幅幅字帖,似乎是有人抄录的。

她好奇的拿起字帖看去,顿时愣住了。

倒不是因为字帖的书法技术多么高超,身为闻名天下的大文豪,天下能够在书法上比肩的人,屈指可数。

真正让她感到惊诧的是字帖上的内容,只见上面写着军纪纲领。

“出门说话要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不骂人”,“不损坏庄家”,“不调戏良家公子”,“不虐待俘孺……”

苏轼美眸呆呆的看着上面的内容,整个人半天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使者见状,神色不禁一愣:“大人,你怎么了?”

苏轼朱唇轻启道:“看来童大人输的不冤啊。”

使者垂眸看了一眼字帖上的内容,忍不住耻笑道:“大人,你是不是有些过于大惊小怪了,这不是东京城里大户人家,日常的行为吗,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

苏轼沉声道:“如果仅仅只是一两个人做到了,你或许觉得没什么,可要是一支数千,数万人的军队,人人能够遵守这个准则,那将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

使者先是愣了一下,她脑海中浮现出了一支,令行禁止,挥旗冲锋的钢铁之师,顿时额头上就冒出了一层冷汗。

自古道并不在多,而在精。

这精字往往指的就是悍不畏死,光是能够令行禁止,入城之后不随意抢掠,就是一支罕见的精锐之师了。

如果还能够严格要求军队,入城之后买东西还付钱,损坏了东西还赔偿,这…这简直就是一群民心所向的王师啊。

这样的义军攻打大宋的城池,到时候别说阻止城中百姓誓死抵抗了,百姓不主动开城献降,喜迎王师就不错了。

使者许久后道:“大人诏安梁山的提议果然是对的,一旦让梁山继续发展个四五年下去,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有这样一支义军归顺朝廷,无异于送给朝廷一把斩妖除魔的利剑,借助她们的力量,帮助朝廷推广土地改革之策。”

苏轼翻阅着手中的字帖,嘴里忍不住喃喃道:“若是能够将那些士大夫侵占的土地,重新收归于朝廷,再次分配给那些穷苦之人,完全可以帮助大宋再延续百年的繁荣盛世啊……”

旁边的使者,也忍不住频频点头:“天下人才何其之多啊,没想到这晁盖小小的一个保正出身,居然也有这等本事。”

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苏轼美艳白皙的面庞,微微一愣:“保正出身,有些不太对劲啊。”

“大人怎么了?”

苏轼没有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身为一个跟王安石一起相处过的女子,她心里非常清楚,这种通俗易懂,字字珠玑的纲领。

绝对不可能是晁盖,这种小小的保证能够想出来的。

只有一些出身不凡,且又拥有众多坎坷经历的人,才能拥有这等的意识。

毕竟晁盖如果真的有这份本事,早就已经投身军队之中,建功立业了,又怎会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一个小小的保正。

肯定是她身边有高人相助,只是不知道这幕后的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就在她陷入沉思的时候,一阵脚步声由远至近而来。

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一位身着白色衣袍的熟悉身影,出现在了她的视线中。

那高大挺拔的身材,俊朗的五官,不是潘金莲又是何人。

潘金莲面带微笑道:“东坡先生,好久不见。”

苏轼先是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原来是潘公子你,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潘金莲神色一愣:“此话怎讲?”

苏轼盈盈一笑:“在看到梁山的种种举动,让我感到一阵莫名的熟悉,再听到潘公子你的名字时,我心里就隐隐猜想,这可能跟公子你有关,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潘金莲脸上没有丝毫紧张,神色平静道:“我曾经在当地做生意,路过的时候被人劫上了梁山。”

“为了保证自已的小命,我便忽悠了她们一番,说你们想要做一次性没有回头客的买卖,还是想要可持续的发展。”

“于是便给了她们一些建议,没想到她们居然真的按照我说的做了。”

说着,他无奈的耸了耸肩。

“哈哈哈,公子不愧是天下第一奇男子,到了哪里都有奇遇。”

苏轼忍不住笑道:“公子你这无意间的一番指点,可是直接影响了天下格局的走向啊。”

“那我该不会因此而受到牵连,被朝廷定罪吧?”潘金莲故作出一副担忧之色。

苏轼摆了摆玉手:“若是换做以前,公子可能会因此受到一些牵连,不过如今没事了,朝廷早已放弃了围剿梁山的想法,已经打算招安了。”

“甚至我个人都对于她们很是欣赏,想私下跟她们一起结交一下。”

潘金莲有些诧异的看了面前的美少妇一眼:“大人不是一向最讨厌贼寇了吗?”

苏轼美艳白皙的面庞上,泛起一抹无奈之色:“若是换做以往我还会心生嫌弃,可是经过一次次的贬官,党争,我已经算是彻底看明白了。”

“光靠自已的一腔热血,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的,你想要把政令发行下去,都需要依靠一个个的人。”

“梁山的这些人虽然很多都是绿林草莽出身,不懂什么礼数,但大多都怀有一颗扶弱济贫,替天行道的赤胆之心。”

“比起朝廷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私下干着见不得人勾当的士大夫们,梁山的一众豪杰们,她们才是真正想要匡扶宋室,为民请命的人啊。”

“若是能够得到她们的帮助,平定天下的动乱,完成当年王安石未尽的改革事业,那才是真正的天下之幸,百姓之幸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