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 > 第353章 被半老徐娘的女人盯上了

数日之后。

梁山地界,一辆装饰古朴而华美的马车缓缓驶来。

车身由上等木材雕琢而成,色彩庄重而不失雅致,车窗以雕花装饰,半遮的窗户隐约可以看到,一道丰腴多姿的倩影端坐其中,一面绣着宋字的旗帜迎风飘扬。

马车的周围,大批身着铠甲,手持兵刃的护卫严阵以待,她们步伐整齐划一,眼神警惕的扫视着周围。

如此气派的风格,周围的百姓一看便知道这是京城里的高官。

马车里。

半老徐娘的苏轼,正慵懒的依靠在软榻上,有些无奈道:“不就是一次出行吗,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吗?”

旁边的使者神色古板道:“如果苏大人只是自已出行的话,平日里随意一点也无妨,可此次大人带着官家的圣旨,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朝廷的颜面,自然不能有**份。”

“……”

苏轼看着她一副喋喋不休说教的样子,忍不住翻了一个风情万种的白眼,旋即撩起窗帘,看着外面的景色,心里不禁有些惊讶。

这个梁山寨主晁盖,有点不简单啊。

记得当初她在朝中卷入党争,被流放的时候也曾经过山东一带,当时附近村子里还能看到不少,面带菜色,衣着褴褛的流民。

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完全换了一副面貌,村子里的百姓人人精神抖擞,面色红润,虽然服饰并不精美,但各个都很是整洁,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啊。

苏轼忽然开口道:“停一下,我要在这里下车。”

“大人怎么了?”

使者神色一愣,不是要去诏安梁山吗,怎么还没到就要下车了?

苏轼成熟的面庞上,泛起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想要了解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势力,到底是一伙怎样的人,需要做的不是听她们说什么,而是亲眼去看看她们在做什么。”

“大人你的意思是,想要在周边村子走上一遭?”使者似乎明白了什么。

苏轼颔首轻点道:“常言道窥一斑而知全豹,去村子里看一看,她们平日里的生活,就可以琢磨出一些真实情况来。”

使者先是一愣,旋即也反应了过来。

从古至今为了应对朝廷检查,地方官员各种弄虚作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明明当地都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却故意让人换上破旧的衣服,扮演当地村民。

以把米缸灌满,院子里挂着吃不完的肉,来彰显当地知府治理有功。

但这也只能蒙骗一些经验不多,平日里没怎么下过基层的官员。

像东坡先生这种被朝廷多年流放,在各个地方担任官员,亲自去菜市场买别人不要的边角料,有过实打实市井生活的人,自然是不会相信别人嘴里宣传的东西。

只有去农户的灶台里,用手摸一摸里面火熏的痕迹。

或者家里桌子,凳子的磨损痕迹的细节,她才能判断出当地百姓,平日里具体的生活是什么水平。

村口。

老伯一伙的看了一眼,面前这个半老徐娘的女子。

她有些疑惑道:“什…什么,你想去我家吃一顿饭?”

苏轼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笑吟吟道:“我们连续赶了一天的路,此时又饥又渴,麻烦老伯给我们拿些吃的过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说罢,她熟练的从旁边的使者身上,掏出一两碎银子。

使者满脸幽怨的看了苏轼一眼,这别人跟着一起出差还能混吃混喝,收点银子,她倒好,从宫里千里迢迢的跑出来,钱没捞到,银子还搭出去一两。

也难怪,蔡太师私下总是骂苏轼,这个老女人不是个东西,的确挺狗的。

老伯看着递过来的银子,先是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哎,何必这么客气,正所谓来者既是客,一顿粗茶淡饭而已,小姐何必这么见外。”

苏轼饶有兴致的看了她一眼:“那银子你要不要,不要的话,我可就真的收起来了。”

“……”

老伯差点没被呛到,正常不是应该三请三辞,自已连续客套几番,最终在对方执意要求下,无奈收下吗,你这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苏轼嘴角微微一翘,将银子塞到老伯手里,笑着说道:“劳烦老伯了。”

“咳咳,你看你这……”

老伯脸红的轻咳了两声:“二位请随我来。”

很快,二人便来到了一处屋舍。

布置的很是简单,庭院里种着一些蔬菜,七八只鸡在鸡舍里走来走去。

屋子里则是摆放着一些简易的桌椅板凳,编织好的蓑衣,挂在墙壁上,墙角还摆着一个织布的房机。

尽管屋子不大,但是却收拾的格外整洁,充满了烟火之气。

尤其通过那常年磨损的痕迹,一看就经常使用。

使者看着那有些粗糙的凳子,眉头微微皱起。

苏轼却丝毫不嫌弃,撩起修长的裙摆,直接坐了上去,她笑着问道:“老伯,你这家境不错啊。”

老伯端着一些米粥,咸菜,以及切好的腊肉放在桌上,面带微笑道:“这都是梁山的功劳啊。”

“梁山?”苏轼美眸里泛起一丝好奇。

“不怕让小姐笑话,我以前曾经也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民,听说梁山这边施米布粥,分配土地,这才千里迢迢的从外地赶来。”

老伯回忆道:“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只抱着混口饭吃的想法,对于土地也不抱什么希望。”

“毕竟以往那些士大夫们,嘴里天天喊着为万世开太平,为往事续绝学的口号,可是真的让她们降低一些地租,减轻一些佃农的压力,一个个跟要了她们命一样。”

“可是没想到来到梁山后,她们居然真的把土地分给了我们。”

“虽然土地号称是集体的,农户只有耕种的权利,没有买卖,转让的权利,但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上缴部分税收之外,剩下的都是自已的。”

“而且吴军师还隔三差五的下山,来组织我们一起耕种棉花,栽培蔬菜,纺织布匹。”

“梁山负责统一收货,由专门的部门,把这些东西卖出去,不管刮风下雨,旱灾洪灾,家家户户依旧能获得稳定的收成,终于也能偶尔买一件新衣,打一壶小酒。”

“再也不用担心,出现一场意外,就被迫卖儿卖女了……”

“……”

苏轼脸色微不可察的变了变,她心里泛起一阵惊涛骇浪,这…这不是当年王安石变法,想要追求的结果吗?

没想到当年在无数士大夫集团的阻止下,王安石失败的改革变法,意志居然被梁山一群反贼给继承了。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她们在王安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

最终真的做到了减轻农民负担,富国强兵的成果,一群人人喊打的反贼,却做到了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这还真是一个黑色幽默啊。

“小姐你怎么了?”

老伯看着陷入沉思的苏轼,不禁一愣。

苏轼脸色很快恢复正常,她笑着说道:“我只是有些惊讶罢了,没想到天下还有条件这么好的村子。”

老伯摆了摆手:“哎,我这根本不算什么,人家隔壁搞奢侈品的,坑东京城里达官显贵的商队,比我们赚钱多了。”

苏轼秋水般的眸子,微微一愣:“奢侈品那是何物?”

老伯摸着下巴道:“具体的咱也不懂,只是听说一位姓潘的公子,最近又琢磨出一个赚钱的点子,把周围一些穷的鸟不拉屎,又有猛兽出没的荒山收购了。”

“然后号召猎虎去抓捕各种猛兽,鳄鱼,蟒蛇,在降低猛兽伤人的同时,还把各种兽皮,鳄鱼皮,制作成包包,靴子,腰带之类的奢侈品。”

“起了一些花里胡哨的名字,去卖给东京城里那些人傻钱多的官老爷,听说光是一个成本不到二十文的包包,就要卖二百两银子呢,真是一群冤大头。”

“……”

使者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她正好就是那冤大头之一。

苏轼纤细的柳眉微微一挑,成熟的面庞上泛起一抹耐人寻味的表情。

这个把一片穷的鸟不拉屎的荒山,变成一个价值万贯金山的生意。

以东京城中富裕之人的钱财,养活穷苦之地山民的策略,还真是一个好思路啊。

不过更吸引她注意力的,还是那位潘公子。

到底是巧合,还是天意,莫非天下真的有第二个,这样聪明的潘公子?

“小姐,你怎么了?”老伯看她一直发呆,不禁有些疑惑。

苏轼面带微笑道:“可不可以带我引荐一番,我对于那位潘公子的生意很感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