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 > 第330章 绿色的女帝

东京城。

御书房里。

“摊丁入亩,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良策……”

赵佶白皙的玉手里拿着一个奏报,看着上面的内容,她秀美的面庞上都泛起了一丝惊讶。

尽管这摊丁入亩的并不长,但赵佶仍然看了许久。

高俅身着一袭紫色的官袍,静静的站在下方也不吭声,耐心的等待着女帝的沉思。

她对于女帝的惊讶,并不意外。

毕竟就连她当第一次听到,千百年王朝更替的真相不是什么匡扶汉室,平定大乱的理想,而是人地矛盾四个字的时候,瞬间感觉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震撼的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更不要说满脑子想着,如何稳定大宋江山社稷的女帝了。

良久……

赵佶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奏折,随即缓缓道:“太师不愧是当朝名士,居然想出了如此良策。”

高俅成熟美艳的面庞上,泛起一抹羞红,拱手小声道:“回…回禀官家,这良策并非出自下官之手,而是另有其人。”

“何人?”

高俅看着有些好奇的女帝,她朱唇轻启道:“阳谷县的潘公子。”

她把自己跟潘金莲一起坐在客栈里喝茶,探讨天下的事情娓娓道来。

赵佶秀美的面庞愣了一下,旋即笑着说道:“原来是他,那就不奇怪了,也只有他这样的奇男子,能够想出这种妙策,只是可惜如今时机不成熟,不是执行改革的时候。”

“为何……”

蔡京秋水般的眸子里,露出一丝好奇。

赵佶纤细柳眉微微皱起,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四大贼寇纷纷割据一方,不断的攻城掠地,眼下继续稳定局势,不宜让朝廷内部出现什么动荡。”

她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身为老狐狸的蔡京,还是瞬间就明白了赵佶的意思。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写诗词,也不是绘画绣花,不可能那么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改革是需要流血,动刀子的。

如果不把刀子架到脖子上,那些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把已经咽到嘴里的肉吐出来的。

那些人是不可能坐以待毙,她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拼命反扑。

一这些人私下跟梁山,方腊等贼寇私下勾结,利用养寇自重的机会,不断的向朝廷施压,逼迫女帝不断做出妥协让步。

到时候朝廷不但没有办法改革,局势只会变得越加混乱。

毕竟逼宫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权臣三件套。

蔡京忍不住问道:“那依官家之言,这改革之法什么时候才能实行?”

赵佶纤细的柳眉微微皱起,沉吟许久后:“想要重新丈量土地,起码要等到平定梁山,方腊等贼寇,携带着兵胜之威,朝中那些士大夫们即便心中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

蔡京颔首轻点,对此倒是没有多少惊讶。

从古至今笔杆子的批判,都比不过锋利刀子的武力批判好用。

哪怕东汉末年的汉灵帝时期,那些士族们纷纷帮世家大族说话,让汉灵帝亲世家大族这样的贤臣,远离宦官,外戚这样的小人。

想要把朝廷的三权博弈,稳定皇权的基础,彻底被世家大族一方全部垄断朝政大权,从此彻底架空皇权。

结果汉灵帝理都不理她们,直接动用兵权,将那数千士族官员纷纷抓进大牢,瞬间就稳定住了朝政的局势。

那些世家大族除了私下嘴里骂骂咧咧,说灵帝好色昏庸,忽悠一些不识字的寻常百姓之外,拿灵帝也没什么其它的办法。

赵佶秀美的面庞上,泛起一抹遗憾之色:“待平定四大贼寇,逐步推广摊丁入亩的土地改革,短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看到成果起码也是十年以后了,这期间朕估计免不了被冠上一个昏聩的骂名,被人到处指责啊。”

蔡京盈盈一笑:“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其次则是现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赵佶颔首轻点道:“朕不要一时仁义的名声,朕要的是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上,我大宋的明月,必朗照之。”

蔡京看着已然下定决心的女帝,不禁笑了笑:“其实也不是没有,短期内就能看到成果的良策。”

“什么良策?”赵佶神色

一愣。

“那是三样足以亩产千斤的粮种,这是航海图……”

蔡京从袖口里取出一幅精心保存的图纸,恭恭敬敬的递了过来。

赵佶连忙接过,旋即展开一看。

正是潘公子那熟悉的笔迹。

“占城,吴哥,天竺……”

那精致的画工,以及地理的信息,让她眸子都不自觉的瞪大。

她嘴里忍不住喃喃道:“没想到天下居然还有如此宝贝,朕这就下令组建一支船队,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三样粮种给朕带回来,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官…官家,你就这么相信图纸上的内容吗,就不怕这位潘公子如同当年的徐福一样,欺骗始皇帝海外仙人有长生不老药吗?”

蔡京闻言,顿时有些惊讶。

要知道,即便是跟随女帝多年的高俅,也得不到女帝这么信任啊。

赵佶盈盈一笑:“这别人或许会骗人,但潘公子他绝对不会的。”

毕竟她已经亲眼目睹过太多的奇迹了,很多常人束手无策的事情,被这位潘公子谈笑间寻找出了应对之策。

跟潘金莲认识的这段时间以来,这个男人从来没有一丝骗过她,只要亲口说的事情,那就一定能做到。

况且,潘金莲身为一介弱男子,又没办法入朝为官,也没有办法带着大批物资,人马,去海外的邦国称王称霸。

就算骗人成功了也没有任何好处,图什么啊。

赵佶忍不住感叹道:“潘公子才华盖世,风雅潇洒,这样一位完美的贤内助待在民间,实在是太可惜了,待朕忙完宫中的事情,就接他入宫,与朕一起共理朝政。”

似乎是想到了,自己也能够如同当年隋文帝杨坚,跟独孤伽罗一样二圣临朝,夫妻二人共治朝政的一幕,她嘴角都不自觉的泛起了一抹笑容。

蔡京神色有些古怪,忍不住小声道:“官…官家,把潘公子接入宫中怕是有些不妥啊。”

“为何?”赵佶美眸里泛起一丝疑惑。

蔡京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道:“潘公子已经婚配,如今已经嫁作人夫了。”

一瞬间,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