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潇潇暮雨子鹃啼 > 正文 第三章,酒店邂逅苏小倩,纏小脚小妹受苦

几月后是苏州城里姑父母亲的寿辰,司马明德要儿子司马鼎文去苏州贺寿。听到去苏州,司马鼎文心里很高兴,因为还没去过苏州城。临行时,父亲叮嘱他说:“你姑父家是个官宦之家,家大业大比不得平常人家,规矩礼节繁多,你可要仔细了,不可被人笑话。”司马鼎文点头说:“知道了。”

那天风和日丽,正是春暖花开之时,司马鼎文从家中出来,只见沿途田舍边、河流旁,开满了菀豆花、油菜花,一片姹紫嫣红,芳香扑鼻。司马鼎文陶醉在美景之中,来到河边,坐上小船往苏州而去。小河弯弯曲曲,河水清澈碧绿,船夫慢慢荡着小桨,司马鼎文站在船头尽情欣赏两岸的风光景色,看到好处,不禁吟诗一首:

“田园生气恃春风,

千里农家忙碌中,

南国风光令人醉,

前头隐见一片红。”

快要到苏州城了,两岸的田野慢慢消去,代替的是一排排整洁的,粉墙黛瓦的房舍,和石砌的河岸,以及拱型的小桥。

河岸边石砌埠头处处皆是,埠头上连着沿河的小小人家,岸边又种许多树,正开着花,真是“两岸枝头处处花,粉墙黛瓦小人家。”司马鼎文看得入神,埠头上有个红衣姑娘在漂洗衣服,一件绿色的上衣被水流冲走了,姑娘觉察到时就惊呼起来,那衣服随水飘到了司马鼎文的船头,司马鼎文见状,弯下身来将身子贴在船头,用一只手将那绿衣裳捞了起来,这时姑娘正双目盯着他,当衣服被捞起后,紧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洁白的脸上泛起两个酒靥。司马鼎文正对着她的脸,被她的美貌和甜蜜的笑容惊呆了,不知该说什么。相视了一刻,姑娘脸红了,低下了头,这时船夫已将小船靠向埠头,司马鼎文才回过神来,将衣服递还给姑娘,说:“拿好!”姑娘说:“谢谢了!”司马鼎文说:“不用谢,不过有些口渴,能否讨口水喝?”姑娘说:“那就请公子到我家小坐,我沏杯热茶给你解渴好吗?”司马鼎文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你家在哪?”姑娘用手指着身后那一排粉墙黛瓦的小屋说:“我家就在那里,屋后对着小河,沿河种有三棵桃花树。”

司马鼎文跳下船跟姑娘去了,走进屋后门,只见屋内摆着许多绣花棚架,有五六个姑娘在绣花。红衣姑娘泡了一杯茶送到司马鼎文手里,司马鼎文连说:“谢谢!”接着又问:“你家是绣花作坊吗?”红衣姑娘点头说:“是,只因为我家屋后种有三棵桃花树,所以人们都称我家为‘三棵树’绣花店”。司马鼎文绕到屋前,前面是一条小街,开着许多店铺,有绸布店、茶叶店、金银首饰店,热闹非凡。司马鼎文抬头观看屋前的匾额,上面果真写着“三棵树绣花店”,

司马鼎文喝完茶,又兴致勃勃观看姑娘们绣的绣品,其中有个绣花荷包,东西虽小,上面却绣了一朵桃花,十分逼真可爱。司马鼎文拿出钱来要买这个荷包,红衣姑娘说:“公子若喜欢,就拿去吧!不要钱。”司马鼎文不好意思说:“这怎么行,还是付钱为好。”红衣姑娘说:“公子不必客气,这东西也不值钱,拿去吧!”司马鼎文见姑娘坚拒,只得拿了荷包,说声谢谢,走出小屋,回到船上。船夫将小船点离了岸边,向河中去了。

不久,小船巳到了苏州南门,上岸后他按照父亲的指点进入南门向姑丈家去。走了许久靠近阊门,巳是晚饭时节,只见街上一片繁荣景象,街路两旁店铺林立,华灯初上,各种小吃店摊摆满两旁。司马鼎文肚子饿了,填饱肚子要紧。他先去临街一间酒楼上吃饭,小二摆上酒饭,他刚要动筷,忽听传来一声声清亮的歌声,原来是酒楼内一个女子在卖唱,唱得是一曲《江南春雨》,这曲正在各地流行,唱得是秀才和丫环相爱的故事,那歌声既高雅又凄凉,加上琵琶的妙音,真是如仙乐飞扬,听得整个酒楼都喝采不已。司马鼎文见了,情不自禁端着饭碗前去观看,边看边吃,细看姑娘,只见她十七、八岁左右,生得婀娜多姿,虽说身材俊秀,却面黄肌瘦,分明是营养不良。司马鼎文顿生怜悯之心,又夹着几丝怜香惜玉之情,想借机资助她一下,说“姑娘你会唱《姑苏夜月》曲吗?”女子望了一下司马鼎文,见司马鼎文一表人才,温文儒雅,像个读书人,心里有几分乐意,就说:“这曲在苏州家喻户晓,小女当然会唱。”司马鼎文说:“那你给我唱一曲,我给你一两银子,重重有赏。”女子很高兴,伸开纤指,把琵琶弦一捻,刚要张嘴,这时一个衣着华丽,身体肥胖的人,身边跟着几个家丁,来到女子面前,伸手挡住了司马鼎文的手说:“姑娘,我出一倍的钱,给我唱吧!”姑娘抬头见来人身穿绸缎外衫,面方嘴大,挂一条油亮辫子,心想一定是个纨袴子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司马鼎文被人挡了道,心里不舒服,想用几句话压压他,说:“这位公子不必在此与我摆阔,我知道苏州再阔也阔不过曾府,何必与我过不去?”那位公子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你也知道曾府吗?有见识!不管你是谁,你能请姑娘唱曲,我就不能请吗?谁出的价高就为谁唱,此理你还不懂吗?”司马鼎文还要争辩,一个家丁插嘴说:“别不知趣,这位爷就是曾府大公子曾飞阳,你要知趣就走吧,还提什么曾府,真是扯大旗充虎皮!”

司马鼎文听了大惊,既怒又喜,忍住怒气冲着那位爷说:“原来你,你就是曾飞阳表兄?”曾飞阳听了也惊异地停止了敌对情绪,细看了司马鼎文一下,说:“表兄,什么表兄?你是……?”“我是吴江的司马鼎文,你的表弟呀。”曾飞阳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原来是司马鼎文表弟,多年不见,竟然一点也认不出来了,你怎么会在这里,为何不到我家。”司马鼎文说:“正是要到你府上为老太太贺寿,一时错了用饭时辰,所以来这里吃点,不想这么凑巧遇见了你。”

曾飞阳大喜,说:“好极了,差点大水冲了龙王庙,今晚我请客,来来来……”他说着就拉司马鼎文上座,转身又对那女子说:“来来来,为我们唱一曲,就按刚才表弟点的那首《姑苏月夜》唱。”姑娘点头答应一声,放开噪子尽情唱起来。曾飞阳吩咐店小二把好吃的尽管拿上来,摆满一桌,两人边吃边听曲儿,高兴异常。

姑娘唱罢曲子,司马鼎文忙拿钱给她,曾飞阳一把止住了他的手说:“唉,此地我是主人,哪有要你破费的道理。”他边说边把银子付了,姑娘道了谢欲走,曾飞阳说:“姑娘慢走,你叫什么名字?以后好找你唱曲。”姑娘说:“奴家叫苏小倩,就在河边住。”说罢道了个万福,走了。

两人和四五个家奴出了酒楼来到大街上,曾飞阳把手一招,叫过两辆轿子,一人一轿上了轿,四五个家奴跟着往曾府而去。来到曾府街上,只见长石板铺成的街道整洁宽广肃穆,街道入口处有个青石牌坊矗立,上书《功垂南国》四个金字,入了牌坊,又走了三四十米,才见一座府弟高耸,上书《曾府》二字,朱漆兽环大门紧闭,门前挂着两个大红灯笼,照得门前一片红光,门前两个石雕狮子张着大口,显得十分威严。门外有巡更的家丁在来回巡视,见大公子回来了,忙上来问安。

轿子在府前停落,曾飞阳出了轿子,叫司马鼎文下轿,两人向角门走去,因为平时大门是不开的,只有重大喜庆活动才打开迎接客人。司马鼎文随曾飞阳走进了角门,转过照壁到了垂花门前,家丁们在垂花门前止步,曾飞阳和司马鼎文刚进入垂花门,只见一个满头珠翠的女子迎上来,说:“大爷回来了,刚才太太还问呢,说你到哪去了,也不打个招呼。”曾飞阳说:“去街上逛了一逛,还带来了表弟,我正想带表弟去见太太。”司马鼎文忙问曾飞阳:“这是表妹吗?”曾飞阳说:“不是,她是丫环桃花。”桃花听了,忙问是哪个表弟,曾飞阳说:“是吴江的司马表弟。”桃花问:“是那个会画画的表弟吗?”曾飞阳点头说:“正是。你怎么也知道?”桃花说:“我常听太太说起,所以就记住了。”说着,她和司马鼎文微微一笑,道了个万福,说:“公子好。”司马鼎文忙回礼,心想:他家的丫环都这么俊俏,穿着华丽,知书达礼,真是不一般。

两人进了垂花门,里面是个大院子,一条砖铺的甬道直通大厅,甬道两旁栽着两排冬青树,冬青树后有两个宽大的荷花池,厅堂高大威严,上书《德馨堂》三字,字体遒劲有力,鎏金闪烁,两人由丫环领着,转过厅堂,堂后又是一个院子,两边厢房游手长廊房檐下都挂着一盏盏灯笼,照得一片明亮,游手长廊上分站着许多穿红带绿的老妈和丫环,里面显得幽静而温馨,里面条石上摆着许多盆花,一条甬道通向正面五间雕梁画栋的房子,正中是厅堂,两边是主人住的正房,司马明华太太就住在东边房里。

两人向太太房中走去,早有几个老妈子和几个丫环迎上来,问寒问暖,一个丫环叫荷花的前去禀报太太知晓,司马明华太太刚吃完晚饭在休息,听说儿子带来了司马鼎文侄儿,十分高兴,连忙出来迎接。司马鼎文见了姑妈,连忙跪下磕头,司马明华连忙将他扶起,拉着他的手看了又看,说:“几月不见了,为何不多来走走,想死我了,家中父母都好吗?”司马鼎文说:“因要读书,准备乡试,所以无法常来,家中父母均好,不必挂念。”姑妈说:“你真好,有学问,说话行事都有礼数,不像我家曾飞阳,整天游手好闲,你来了就别回去了,正好给飞阳做个伴,一起读书,反正我们家有个私塾,也不多你一个,先生是前朝的老学究,很有学问。”

曾飞阳满脸笑容说:“妈说得对,表弟,你就留下陪陪我吧!”司马鼎文见曾飞阳一脸诚恳,一时难以回绝,就说:“容我想想。”

说了一会话,天色已晚,老太太那边就不去了,明天一早再去拜见。姑妈让司马鼎文暂且和儿子曾飞阳住在一起,并叫过荷花,要她去侍奉司马鼎文。三人告别了姑妈,回厢房安歇去了。

厢房内桃花已安好了一张便床,房内又点了一支香,异香扑鼻,十分温馨。司马鼎文见房内摆有许多金器玉盏,十分豪华,只是没有书画,好像少些文气,不禁问道:“表兄平时都看什么书?”曾飞阳笑说:“看什么书,无非是《东游记》,《西游记》,《警世通言》之类,像哪些圣人之书实在枯燥,看也看不下去。”

司马鼎文听了,知他不是个读书的料,不免叹气不言。曾飞阳问:“表弟,吴江有什么好吃的,说来听听。”桃花听了笑说:“大爷就知道吃,真是口福大。”司马鼎文说:“要说吃吗,还真不少,各种小吃如油墩、松糕、糯米团暂且不说,有状元蹄,肥腻爽口,吃了满嘴流油,还有太湖银鱼炒蛋,大湖蟹膏红肉肥,天冷之际煨一壶酒,细品大湖蟹,真是人间乐事。”曾飞阳听得入迷,真想立即就去,说:“等老太太寿辰完了后,我就随你去。”司马鼎文说:“好,好。”

正说着,屋外传来几声女子啼叫声,又哭又闹,司马鼎文觉得奇怪,就问曾飞阳是什么回事?曾飞阳叹气说:“唉,别提了,是我那小妹,母亲非要她缠脚,把她那小脚指头拧过来贴在脚底,只露个大脚指出来,包成尖尖的像只竹笋,痛得她整天呼喊,我看不下去,说了母亲几句,要她别给小妹用刑了,谁知被母亲臭骂了一顿,说:‘女子不缠脚,成了大脚女,将来嫁不出去怎么办?你养她一辈子吗?再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出了大脚女,是会被人笑掉牙的。’我见劝说无效也就罢了。”

桃花说:“白天还好,特别是到了晚上,那痛真是钻心入骨,哪里睡得着觉。”司马鼎文看了看桃花的大脚说:“你也缠过?”桃花笑说:“缠过,当然缠过,晚上痛得不行,母亲就用草药缚在脚上。”曾飞阳说:“别骗我了,你若缠过,怎么会有此大脚?”桃花说:“骗你干啥?我们是穷人家,不太讲究,我受不了,就把缠脚布给剪了,我妈见了也无可奈何,随我去了,所以我才有此大脚,你笑话我吗?”曾飞阳笑说:“我不在乎,只要脸蛋漂亮就行,脚大脚小无所谓,难道这脚天天摆在桌上让人看的吗?这第一个想出这招的人真是脑袋灌水了。”司马鼎文说:“这么说你们这些平民人家的姑娘算是有福了,免受这种刑罚。”

第二天早上,桃花、荷花两人起得早,侍候曾飞阳和司马鼎文洗脸漱口完毕,又给他们束好长长的辫子,才一同过来见太太请安。姑妈将司马鼎文叫入内室,悄消问:“侄儿,你给老太太的寿礼是什么?”司马鼎文说:“吴江也没什么好东西,所以只带了五十两银子。”姑妈说:“这样太单薄了,越显得司马家寒碜,这样吧,上次有个客人送你姑丈的上好人参,据说是长白山千年古参,很珍贵,我还舍不得吃,你就拿去当寿礼吧,只是不要说是我给你的,切记。”说着,姑妈就将人参礼盒拿出来,递给司马鼎文,司马鼎文觉得很不好意思,姑妈示意他别再啰嗦,免得被儿子曾飞阳和丫环们听见。

姑妈带着司马鼎文和曾飞阳穿过厅堂进入后面的院子,院子虽小却很精致,北面有三间正房,那就是老太太的居所。院子西边有个月亮门,月亮门外是一个大花园。司马明华带着儿子和司马鼎文入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已头发全白,但精神很好,司马明华说:“妈,早安,您看谁来给您老贺寿来了?”老太太盯着司马鼎文看了半天,搖头说:“明华,你别卖关子,我人老眼花如何认得出来,快告诉我吧!”司马明华这才说:“这是我侄儿司马鼎文,从吴江赶来为您贺寿。鼎文快过来给老太太请安。”司马鼎文立即上来跪下磕头,口中说:“祝老太太快乐长寿!”老太太十分高兴,说:“起来吧,难得你们一片孝心。”司马鼎文起来后又递上千年人参,和一包银子,司马明华接过人参,给老太太说:“妈,这是长白山千年古参,很难得的,您仔细看看。”老太太接过人参看了又看,笑呵呵说:“又让你们破费了。”说着递给了身边贴身丫环雁儿,雁儿连忙接过藏好。

老太太问了些吴江的一些话,这时,司马明华的两个女儿来了,司马太太说:“春兰,秋菊,快来看,你表兄司马鼎文来了。”春兰听了,笑容满面说:“真的,表兄在哪?”司马明华指了指旁边的司马鼎文,春兰盯住司马鼎文看,见司马鼎文温文儒雅,长脸高鼻,皮肤白皙,心里就有几分喜欢,说:“表兄,几时到的,也不捎个信来,也好去接你。”

司马鼎文见春兰长得身材婀娜,瓜子脸樱桃小口,洁白的脸蛋上闪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甜密的笑容带着一个酒靥,对他笑着,使司马鼎文顿刻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心里的紧张和陌生感消失了许多。他笑说:“不用妹妹来接我,你哥已在酒楼里接我了。”说罢,转头对曾飞阳笑了笑,说:“是不是?”曾飞阳也笑了,点头说:“是,是!”

司马明华又拉过小女秋菊对司马鼎文说:“这是小妹秋菊,上次到吴江你见过的。”又对秋菊说:“快叫表哥。”秋菊踮着脚叫了声“表哥!”又躲回去了。司马鼎文见秋菊头上扎了两个小辫子,又踮着脚,知道就是昨晚啼哭的妹子,问:“昨晚哭的是你吗?”秋菊点了点头说:“脚痛!”。司马鼎文说“姑妈,这缠脚非得缠吗?”司马明华用冷酷的眼光瞪了司马鼎文一眼,说:“不该说的废话少说!”司马鼎文见司马明华一脸严怒,连忙把下半截话咽下去了,不敢再多嘴。

正说着,二老爷曾南山来向老太太请安来了,后边还跟着儿子曾青书,大女儿曾莲子,二女儿曾冬梅,四人向老太太请安罢了,站立一边,司马明华说:“二老爷,我吴江的侄儿司马鼎文来了,正想过去给您老请安,这下碰见了正好。”她说着,拉过司马鼎文来见曾南山。司马鼎文上来给曾南山磕头请安,曾南山连忙扶起他说:“这位就是名震吴江的小画童吗?”司马鼎文谦虚说:“二伯过奖了,小侄是一时心血来潮画着玩的。”曾南山说:“不必过谦,过几天就是老太太的寿辰,厅堂正中的寿屏上还缺一幅画,我找了苏州城内几个画师,结果都不合我意,你来了正好派上大用场了。”

司马明华担心司马鼎文出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二老爷,司马小侄年纪尚小,不懂事的,恐不能担此大任,还是另请别人为好!”曾南山摇手说:“刀还未试,怎知锋利不锋利,先叫司马鼎文试画一下,如果不行,再请别人不迟。”司马明华听了不便再阻拦,司马鼎文也想为老太太做点什么,就说:“好吧,小侄那就献丑了。”

这时,曾青书过来拉着司马鼎文的手说:“我是曾青书,不知是哥还是弟,见到你很荣幸。”两人互通了年齿,才知曾青书比司马鼎文小一岁,应为表弟弟。司马鼎文见曾青书身材不高,但脸色红润,身体结实,脸圆眼大,脸上露着笑意,心里也喜欢。

接着曾莲子、曾冬梅也都过来和司马鼎文见面,曾莲子脸色白中带红,一双丹凤眼神彩飞扬,薄薄的嘴唇上轻施一点唇膏,穿着淡绿色的罩衫,看起来既华丽又素洁,她在旁早已注视司马鼎文许久,被司马鼎文的温文儒雅深深吸引,特别是一对长眉秀目,显露出几分仙风道气,又仿佛在梦中见过。司马鼎文也被她的美质惊呆了,此人只有天上有,比起曾春兰更胜一筹。曾冬梅瘦弱些,有点亭亭玉立的样子。三人互致问好,曾南山过来说:“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去用早餐了,也让老太太安静安静。吃过饭后,还要请司马侄儿画画呢!”

曾南山刚要走,老太太问:“贺寿的贴子都送出了吗?”司马明华笑说:“老太太请放心,这事二老爷已办妥了。”老太太说“不可大意疏漏了一些有脸面的人。”曾南山点头说:“知道的,大嫂已吩咐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