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潇潇暮雨子鹃啼 > 正文 19章,莲子逃出昭塔县,光旭入学新学堂

第二天早上,等黄雨熊出去后,曾莲子留了一张纸条,写着:“黄雨熊,你瞒我金屋藏娇,又想杀害阿升,恶事干尽,丧尽天良,我在此已是多余之人,又碍你手脚,不如离开为好。我走了,不必找我,你继续当你的糊涂县官,我要当个普通平民,这样我安心多了,不会被人暗地里咒骂。我本来就不是你的,现在自由了。

再不见你,曾莲子。”

曾莲子出了府门,阿升和吴三昌已备好一辆马车在门外,曾莲子和杏儿跳上马车飞也似的去了。

黄雨熊看到纸条后大惊,不知夫人如何知道得这么详细,难道阿升没死?他叫过两个保镖逼问究竟如何?两个保镖见瞒不过,只得说出阿升被人救走的事,黄知县大怒,将两人痛打二十大板,关进大牢。

黄雨熊虽然已有爱妾作陪,但还想利用曾府的权势,他想把曾莲子紧紧揑在手中,让你不生不死过一辈。

这昭塔县出外只有一条大道,黄雨熊立刻命令手下人骑马去追,一定要把夫人追回来。吴三昌已料到黄县令会追来,马车走了一程就停下来了,阿升和吴三昌扶夫人下车说:“太太,旱路不能走了,他们必然会追来的,现在翻过这座大山,山那边有条河直通上海,可以换乘船去,那样就安全了。”曾莲子和杏儿刚一下车,有几个男人抬着山轿来了,请夫人、杏儿坐上山轿,阿升和吴三昌随后,飞速往山顶爬去,到了山顶,吴山昌说:“这里下去就是大道,可以安心走了,望夫人保重。阿升、杏儿你要保护好夫人。”阿升、杏儿点头应允,众人挥泪而别。

这里黄雨熊的马队赶到时,见一辆空马车停在那里,人已不知去向,他们猜想一定是往对面的高山上去了,想追,马上不去,徒步追肯定追不上,只得放弃,回去交差。

杏儿扶着曾莲子,阿升背着包裹,走得气喘嘘嘘。曾莲子包了小脚,走起路来像跳舞,三人走了半天,还没有走到河边,往上海的轮船就要开了,汽笛已在鸣叫。三人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河埠头时,许多人拥挤在一起,排队上船。一个小偷故意挡住曾莲子等人去路,曾莲子等人挤不上去,正在着急,另一个小偷趁机靠近曾莲子,伸手去偷曾莲子的钱包,曾莲子、阿升、杏儿一心在挤开前面拦路的人,注意力全在前面,根本不注意身后的小偷。小偷顺利地从曾莲子身上偷走了装银子的荷包。

这时,旁边一个年轻人伸出手来,一把拧住小偷的手腕,另一只手拍在小偷手臂上,那力气像铁锤一样,又硬又重,震得小偷手臂发麻,手中的荷包掉落下来。年轻人拣起荷包,刚要放开小偷,另外几个同伙见了,上来解救,年轻人身材魁梧,几个小偷却都痩小矮个,哪里是年轻人对手。只见年轻人横扫一脚,扫倒一个,伸手抓住两个,那手像两把铁钳,被抓的人痛得龇牙咧嘴,休想挣脱。其他小偷见状都跑了。

年轻人哈哈大笑,笑罢,又转为严肃,对小偷说:“本大爷最痛恨这些欺负女子的小贼人,有种的跟我斗!”一个小偷求饶说:“好汉,对不起,我们也是太穷了,才干这个勾当,望好汉放过我们。”年轻人说:“看你们衣裳褴褛,面黄肌瘦,就信你们一回,不过,人穷志不穷,穷死也不能偷!我送你们二十个铜板,去吧。”

年轻人放了小偷,小偷们磕头拜谢去了。

船主来收银卖票,曾莲子摸了摸身边的装银子小荷包,小荷包不见了,可能是急于赶路弄丢了。曾莲子这一惊非同小可,没银子不但去不了上海,连吃饭、坐宿都成问题。阿升、杏儿急得哭了,他们后悔不该把银子交夫人携带。

正在十分惶急之时,年轻人从后面上来,手里举着一个荷包袋说:“夫人,这是你的东西,被一个小偷偷了,我抓住了小偷,抢回了荷包,现在奉还。”

曾莲子接过荷包打开一看,银子全在,不由得十分感激,仿佛救了她一命一样。曾莲子和阿升连说谢谢。年轻人笑说:“不必谢,往后小心点才好。”他们各自买了船票,走入舱内。

曾莲子盯住年轻人看,只见他雄伟壮实,额宽鼻直,地库丰隆,两目炯炯有神,决非等闲之辈,不由自主地问道:“先生也是去上海吗?”那先生说:“是的。”曾莲子说:“太好了,我也是去上海,我们多了个同伴。先生为我抢回钱包,真是救了我一命,不知先生怎么称呼?请受小妹一拜。”先生说:“嗳!不必多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姐妹,助善除恶是做人起码道德。我名谭君子,湖南人,鉴于国家贫弱受人欺负,想去上海拜访几个有识之士,长点知识,以后有机会时为国出力。”曾莲子说:“谭先生意境高远,忧国忧民,真令小妹敬佩。”谭君子问:“你是去上海探亲吗?”曾莲子说:“我是去应聘当女子学校的英文教习。”谭君子听了,另眼相看说:“这么说小妹是出过洋的吗?”曾莲子说:“没有,我是苏州人,叫曾莲子,在苏州姑苏学堂跟倪士辉先生学的英文,他现在是上海女子学校总办。”倪士辉先生在国内颇有名气,谭君子说:“原来如此,这倪先生我也想见他,由你引见更方便了。”

路上,谭君子又问起了曾莲子的身世,曾莲子说了自己是苏州曾府千金,伯父是山西巡抚,又说自己是曾府小妾所生,亲生母亲受大娘排挤,被赶出家门,自己受尽后母虐待,后来被家人逼嫁给一个糊涂官吏,无法生活,逃出家门的事都说了。谭君子听了深表同情,特别是受后母虐待之事,谭君子深有同感,因为他也是受尽后母的虐待。谭君子捋起袖子露出几个疤痕说:“我和你是同病相怜,你看,我这伤疤也是被后母打出的。我的家庭与你家也差不多,父亲是湖北巡抚。”曾莲子听了觉得亲近了许多,说:“如果先生不嫌弃,我们兄妹相称好吗?”谭君子高兴地大笑:“好,好极了!我又多了个妹妹。”

谭君子和曾莲子到上海暂且不表。

且说诸葛光旭去福州船政学堂读书。母亲曾笑盈担心他路上辛苦,要佣人长福陪他一起去,父亲诸葛高达说:“唉呀,你不知道,这水师军校规定不能带佣人的。”曾笑盈听了放心不下,说自己要陪儿子去福州,诸葛高达说:“你去干什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帮不上忙反而拖累儿子。”曾笑盈说:“那你去,你就一个儿子,初次去远路,你就放心吗?”诸葛高达说:“我局里很忙,走不开,再说儿子也长大了,有什么不放心的。”又说:“儿子是去当兵的,不是去享受的,应该让他磨炼磨炼才对!”曾笑盈说:“好儿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当初去读这个学堂我就反对。”

诸葛光旭听他们噜里噜苏的对话,知道母亲爱他,但过于溺爱了,心中有些不耐烦,说:“您们别吵了,我是大人了,路上我会照料自己的,您们放心好了。”

曾笑盈还是不放心,准备了一只大木箱,里面放上冬暖夏凉的衣被鞋袜一大堆,又放上消暑的清凉油,晕船的十滴水、仁丹,还有吃的,苏州桂花红枣糯米糕、枣泥麻饼、云片糕等等一大堆。那木箱好沉,诸葛光旭提了一下,有些吃力,真想把箱子里的东西都扔了,只拣自己必需的东西带一点去,但这些东西是母亲的一片爱意,拒绝带就会伤到母亲,所以就忍了。

诸葛光旭坐海轮到了福州,又坐手推车到了马尾。下车后来到一个三岔口,一条路是往造船厂去的,一条路是往船政学堂去的。诸葛光旭不知该走哪条路,天又下起了大雨,一手提箱,一手打伞,箱子又重,道路又泥泞不堪,头上的辫子又长又湿,从这肩滑到那肩,摆来摆去,令人厌烦,不小心又摔了一跤,雨伞也丢了,衣服也湿了,弄的裤脚手上脸上辫子上全是泥,狼狈不堪。这时,一个穿学生服的年轻人打伞从后面走来,诸葛光旭急忙拦住他问道:“请问先生,去船政学堂走哪条路?”那人停下脚步,见到诸葛光旭那副狼狈相,不由地笑了,问道:“你是刚来报到的一年级的新生吗?”诸葛光旭点头说:“是,初来乍到,不知怎么走?”

“你是学制造的,还是学驾驶?”

“我是学管轮的。”

“我是三年级的,学驾驶的,我们都在后学堂,你跟我来吧!”

诸葛光旭十分吃力地提起木箱,迈不开脚步,那人身材壮实,见了过来帮诸葛光旭提起沉重的木箱就走,诸葛光旭感激万分,松了一口气,仔细观察那人,见他头平额宽,五官端正,脸带笑容,是个有亲近感的人。诸葛光旭心里暖和了许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诸葛光旭擦着满脸的泥水,感激说:“同学哥,太谢谢你了,我真的提不动了。”那人回头笑着,露出洁白的门牙说:“别客气,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看你细皮嫰肉的样子,不像乡下人,像个城里的公子哥,对吧?”诸葛光旭点头说:“对,你真聪明,一看就知。我是苏州人,姓诸葛,字光旭。父亲在苏州电报局供职。”

通过对话,诸葛光旭知道这位同学姓白,名轩笙,是福建南平人,家中贫穷,靠父亲种田为生。白轩笙勤奋好学,听说福州船政学堂招生,到此读书,每月有四两银子补贴家用,这给贫穷的家庭出身的白轩笙带来许多诱惑,他就报考了这所学堂。

他们来到学堂,那房子建筑令人耳目一新,是全新的西洋建筑,非常宏大气派又洋气,这令诸葛光旭非常欢喜。学堂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学的是船舶军舰制造,学法语,后学堂学的是船舶军舰驾驶和轮机管理,学英文。学堂的前面就是很大的一个造船厂,称作马尾造船厂,前学堂的学生们就在这个厂内实习,而后学堂那些学驾驶和管轮的学生们有另外的教练船供他们实习。学堂内聘请了许多外国教习,前学堂聘的教习大多是法国人,有造船工程师和法语教习,后学堂聘的是英国船长和英人教习。

学堂虽然很洋气气派,可是接近房顶的墙上有个大洞,露出许多断砖旧灰,诸葛光旭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问白轩笙,白轩笙说告诉他,这是当年马江海战,法**舰的大炮轰的。诸葛光旭当然知道马江战役是福建水师惨败的战役,但不明白这墙洞怎么不加以修缮,难道朝廷连这点补墙的经费也没有吗?白轩笙同学告诉他说:“不是没有钱,而是故意留下这么个洞,让学生天天抬头就看见,记住挨打失败的耻辱和教训,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励同学们发奋学习,赶上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的步伐。”诸葛光旭听了,深有触动,再抬头观看那张着大口的破洞,觉得这大洞并不难看,仿佛是一个会说话的老人,张口告诉他过去的往事,和将来的希望,嘱咐他应该怎么努力学习,怎么做个合格的军人。

学堂不远处有个昭忠祠,摆放着是马江战役中七百多位牺牲的水师官兵的灵牌,学生们来到这里祭拜,愐怀先烈。诸葛光旭被这里的肃穆气氛感染,很想了解当时战争的详情,为什么会牺牲这么多人?就问白轩笙。白轩笙说:“我们的船厂都是法国人帮建的,工程师、厂长都聘法国人,他们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我们当然要吃败仗!”

一个浓眉大眼,大嘴巴的同学插嘴说:“不对,不对,据我了解这次败仗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敌人的军舰大搖大摆开进马江,竟然没有一人出来阻拦,炮口对准我福建水师舰艇时,朝廷还是下旨不准首先开炮,以至被敌人占了先机,万炮齐发,击沉了我们停在江上的几乎所有舰艇,造成七八百官兵遇难。朝廷惧战如此,视战争如儿戏,白白断送掉这么多活生生的生命,每个生命都连系着一个家庭,真是可悲!”

这位同学边说脸上边显示出无比愤慨的感情。诸葛光旭惊异他的大胆,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议论朝廷是非,不禁好奇问道:“贵同窗,敢问尊姓大名?”那同学回答道:“我姓管,号大胆,人们称我为管大胆。”诸葛光旭和白轩笙听了都笑了,原来真有叫大胆的人。

学堂的总教习是个称作布郎特的英国人,他有一套严格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要求很严,他说,作为一个军人,首先要在体能纪律上过关,不能拖拖拉拉,软绵绵的样子。他每周都要带学生们出外训练,打靶刺杀,行军爬山。作为水师官兵,更要熟悉水性,他经常带学生们到江中游泳。

一次学堂组织学生到野外训练,由布郎特带队,出发时,每个人都要携带三十斤重的武器装备和干粮,布郎特登上高台,高台上站着带红缨帽穿绣服的中国的总办和许多官员,布郎特神情严肃地宣布纪律:队员们必须在一个时辰内翻过尾后山,如果有谁达不到要求,将被记过一次,成为毕业时升迁的凭证。

白轩笙身背装备来到诸葛光旭旁边,见到痩弱的诸葛光旭,关切地问:“能行吗?”诸葛光旭打起精神说:“行!我不怕。”白轩笙轻轻说:“路上要是真的吃不消,装备给点我。”因为纪律规定,装备必须自己携带。诸葛光旭感激说:“谢谢大哥,你的心意我领了。”

布郎特大声喊道:“各位有信心吗?”学生们神情激奋地喊道:“有信心,保证完成训练!”布郎特跳下高台,将一面龙旗授于带队的学生,带队学生喊着口令:“立正,向右转,快步跑!”大家小跑着冲向学堂后的大山上。

起初,山上还有小路,走了半小时,小路渐渐消失了,只见满地荆棘丛生,野草满膝,布郎特拔出砍刀,劈荆斩棘,在前带路,学生们也都奋不顾身跟随前进。不久,队伍行进到密林中,林内灌木横生,头顶树枝低垂,行走更加困难,地上还有毒蛇出没,学生们害怕此地危险,都匆匆而过。诸葛光旭是个城里长大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地方,心里更加害怕,也想急匆匆穿越这片林地,不料头上又长又粗的辫子,被灌木树技缠住了,吓得他心慌意乱,越慌张越解不开辫子,反而把辫子解散了,弄成一头乱发。

正在惶急之际,白轩笙来了,他故意慢慢走,跟在诸葛光旭后边,生怕诸葛光旭会出什么事?这时见了,喊道:“诸葛兄弟别急,我来帮你。”他立刻拨出军刀来,把诸葛光旭的辫子割断一截,摆脱了树枝的缠绕,诸葛光旭从惊恐中解脱出来,用感激而羞愧的语调说:“谢谢白兄,都是这可恨的辫子作怪!”

白轩笙说:“是的,我把辫子剪了许多,怕的就是行军不方便。时辰不早了,快走,不然要掉队了。”白轩笙夺过诸葛光旭的武器装备,拉起他飞快去了。

布郎特问白轩笙和诸葛光旭为何掉队?白轩笙说:“是因为诸葛光旭的辫子被树枝缠住了,我帮他解开辫子,所以掉队。”布郎特又笑又气,说:“我真不懂,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拖着这么长的狗尾巴,这有什么用?为什么不割掉?这对行军打仗带来多么不便!”诸葛光旭说:“总教习说得对,我也想剪掉它,可是又怕破了规矩被人笑话。”布郎特说:“我去和督办商量一下,把你们的辫子都剪掉。”

布郎特来找学堂督办章好古,说了自己的看法,并提议把学生的辫子都剪去。章好古扳着脸孔说:“辫子的事由来巳久,从我朝先太祖皇上入关以来就巳成为定制,你个英国人教好你的书,管好你的事就行了,何必多管闲事。辫子剪不剪有关我朝风化,不是你我能说了算的。”

布郎特是个硬汉子,性格刚烈倔强,发火说:“什么狗屁风化,我才不管,凡是有利于行军作战的,都要改,我是这里的总教习,我有权改正学堂风气和装束。”章好古也不买账,说:“你别逞强,你是我们聘来的,谁给你这权力?”布郎特大怒,把帽子摔在地上说:“好,我不干了,我走!”

几个教习和副总办上来劝说:“布郎特先生,不必太激动,关于剪辫子的事,确实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这事得请示朝廷,我们还是等候朝廷的旨意为好。”他们一同来见总办,总办要布郎特写一份文书,派人送达闽浙总督,总督看了内容,知道是剪辫子的事,这事他也不敢作主,上奏朝廷,朝廷驳斥回来四个字:“胡说八道!”

布郎特摇头叹息:“中国的事难办!”

那个名叫管大胆的学生敢作敢为,对布郎特说:“总教习先生,您别灰心,让我来带个头,看他们能对我怎样?”说着就“唰,唰!”两下,把自己的辫子剪了。

布郎特看着手提半截辫子的管大胆,吃了一惊,想不到学生中有这样的硬汉子,心中有些佩服。这件事被章督办知道了,火冒三丈,说:“开除,开除,以一儆百!”章督办刚要开个全学堂师生大会,宣布这个决定,布郎特阻止说:“你开除他把我也开除了吧!”两人又争执不下,闹到总办面前,总办劝说:“开除就免了,惩罚免不了,给他停发二个月学俸,令他带上假辫子。”章督办势单力薄,只得按总办的意见办。

管大胆家中贫困,靠这几两学银补贴家用,没了银子,家里人埋怨不说,自已吃饭也成问题。诸葛光旭同情他,借银子给管大胆,说:“你真大胆,令我佩服,这点银子先借给你,拿去家用。”管大胆不接银子,忿忿不平说:“开除不了我就是胜利,罚点银子没什么。”,同学们见了,都夸他有胆量有骨气。

学生们每周除了数学、航海、天文学等课程以外,还要听章好古督办讲解《四书集注》,章督办上课时总是一本正经,穿着绣服戴着红缨帽,说:“这外国的东西,枪炮、轮船、军舰虽然很好,但这只是一种工具,不是根本的东西,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根本的东西就是儒家之学,这是我们的精神所在,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做君子而不做小人。有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这个意思。”

许多学生不以为然,但都不敢和督办辩驳。管大胆站起来问:“这个体这么好,为何常吃败仗?”章督办盯住管大胆看了几眼,心里很不舒服,但又不能不回答,说:“之所以常吃败仗,是因为我们的武器装备还不如人家,等到我们的武器好了,自然就不会吃败仗了。”管大胆又辩道:“我们的体这么好,为什么造不出好的武器,别人的体这么差,为何会造出这么好的武器装备?”章督办被问住了,一时回答不上来,涨红脸怒斥说:“你不想读圣人之书,给我滚出去!”

同学们见督办发怒,不再和督办争辩,由他说去。管大胆为了出口气,趁下课督办离开时,偷偷把一张纸粘在章好古督办的辫子后头,纸上写着:“狗尾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章督办完全不知,昂首挺胸走出教室,经过操场,那脑后辫子上的白纸黑字随风飘拂,十分醒目,引起学生们轰然大笑。章督办见人们都盯住他笑,感到十分诧异,手往身后一摸才知是什么回事,他把纸条扯下来撕个粉碎,铁青着脸回到办事厅,要严查这个贴纸条的人,查出来非开除他不可。

他首先怀疑是管大胆所为,把管大胆叫来询问,管大胆一口否认,说:“我刚受了罚,心里十分害怕,怎敢再犯事。不信你把纸条拿来,咱们对笔迹好了!”管大胆明知他撕碎了纸条,所以这么说。

章督办因为一时恼怒,将纸条撕得粉碎,此时想起,后悔不迭。几个同学虽然知道,但事关重大,也都缄口不言。

章督办拿不到证据,一时无法给管大胆定罪,此事成了疑案,不了了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