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 第一百九十一章:誓不为人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誓不为人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月影之下,喊杀四起。

街道上,刀剑铿锵声传出。

可这声响来的快,去的更快。

竟是短短时间之内,夜空之下,又恢复了平静。

数不清的人马,开始出现在了各处的街巷上。

不久之后,这唐胜宗已是捂着左臂的刀伤,在几个心腹的带领之下,踉踉跄跄地进入了一处土地庙。

后头的追兵,一旦等到唐胜宗入了土地庙,却没有继续追击,而是只将土地庙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土地庙的庙祝匆匆出来,一见到这般景象,已是吓得瑟瑟发抖,夺门而出。

唐胜宗顾不得顾忌这些,他大口喘着粗气。

另一边,本是怂恿着唐胜宗的朱亮祖脸色苍白。

朱亮祖道:“大哥,咱们想想办法,得杀出去。”

唐胜宗露出一抹苦笑道:“杀不出去了……杀不出去了……朱文忠……朱文忠来了。”

一听朱文忠三字,朱亮祖本是苍白的脸色更难看了几分。

朱文忠本叫李文忠,乃是朱元璋的义子,这几年,一直提兵在边镇一线与鞑靼人作战,乃是开国公爵,或许统帅全局,不如徐达,可其勇悍,却是冠绝三军。

更可怕的是,这李文忠为何会出现在京城,事先竟没有一丁点的风声。

这唯一的可能,就是陛下暗地里,将其调拨入京。

一支精兵,在李文忠的带领之下,如此悄无声息,甚至连五军都督府都全然无知的情况之下,突然出现在了京城……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一切,其实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

更说明这一支带来的兵马,是何等的精锐。

只有带过兵的人,才知道长途疾行的军马,能做到悄无声息,是多么的可怕。

“大哥怎晓得是朱文忠?”

唐胜宗脸上隐隐透着几分凄厉,道:“朱文忠的本部兵马,以攻势凌厉著称,且令行禁止,其疾如风,且善以马队先攻侧翼,步卒并进,天下除了朱文忠,绝非如此布阵。是朱文忠来了……可笑……我们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握,可实际上……竟早已被人视为玩物。”

顿了一下,他接着叹气道:“朱文忠既在,那么徐达必已坐镇京城,掌控了大局,整个京城,也必已成铁桶一般,密不透风。我们能冲到哪里去,又能逃去哪里?这普天之下,再无你我的容身之地了。”

朱亮祖脸上控制不住的露出惧意,却像是安慰自己似的道:“可是……不是还有他们吗?胡公布置的,又非你我二人……”

唐胜宗捂着臂上的伤口,鲜血四溢,自他的指缝流出,他笑得更苦:“非你我二人……哈哈……”

朱亮祖咬了咬牙,道:“我等尽为当世名将,大哥,咱们未必就在徐达、朱文忠之下。大哥何故大笑?或许……胡公那边……指挥若定,大事可成。”

唐胜宗又笑,此时此刻,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显然是失血过多:“我终于明白,为何伱们这样毛躁了,当初……当初我犹豫再三,便是因为风险太大,可你们……却再三怂恿,原来……你们竟这样看不清自己。”

朱亮祖怒道:“大哥何出此言。”

唐胜宗道:“刘邦取天下,其账下名将如云,可七八成的所谓名将,都来自沛县,我来问你,难道……这区区沛县一地,当真是人才济济,其文臣武将,可以冠绝天下,天下上千的州县,都远远不如吗?”

“而今这大明……天下的功臣,尽出于淮西之地,我再问你,难道我淮西,当真是人才济济,有什么过人之处吗?你难道还没想明白,并非我们是当世之名将,而是因为……这淮西出了一个朱重八?”

朱亮祖脸色微变:“大哥的意思是……”

“那些沛县的草莽之辈,跟了刘邦,才能出将入相,名垂千古。一样的道理,我们淮西诸人,只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跟了朱重八,才有了今日成为名相和名将的资格,李善长、徐达、朱文忠,胡惟庸,还有你我之人,尽是如此啊。现在……朱重八已经谋划布局,你现在竟还以为,靠着自己的本领,破眼下的困局,我来问你,逐鹿天下时,这样多的敌人,又有几个,能从朱重八手里逃出生天的?莫说是当其锋芒,便是想逃,也是插翅难逃。现在事后想来,这根本不是你我在反,也不是胡公运筹帷幄,而是从一开始,便是朱重八在等我们上钩,他已有万全之策,你竟还妄想咱们所谓当世名将的威风,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朱亮祖亦是脸色惨然起来,他跌跌撞撞地后退一步,他似有不甘,却似乎发现残酷的现实就在眼前。

就像一下子失了三魂一般,幽幽地道:“完了,完了吗?大哥,我们被算计了?被朱重八算计了?胡公……胡公在何处?”

…………

紫禁城。

武英殿内,长明灯通宵达旦的亮着,使殿内亮如白昼。

朱元璋正端坐着,好整以暇地看着书。

此时的他,似有了一些困倦,所以拿手支着脸颊,以至于一旁的宦官想给他取一个靠枕,他却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外头,有细碎的脚步传来。

来的是个宦官,拜下道:“陛下,曹国公已带兵马入城,各处街巷,已是净空。”

朱元璋只淡然地颔首,低头继续看书。

良久,他突然抬头起来道:“春和宫那边,有没有乱子?”

“中山侯已经布置,已将想要作乱的贼子一举围歼了。”

朱元璋叹口气,道:“汤和的动作太快,其实应该等一等,理应还有不少人,没有下定作乱的决心,这等首鼠两端之人,留着实是隐患。倒不如这一次,连根拔起。”

那宦官支支吾吾,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

朱元璋随即继续道:“胡惟庸那儿也收网吧,让人动手,将他全家老幼,统统拿了。还有,命人往他乡中,其同族,亦都拿下,一个不留。”

“喏。”

朱元璋交代完了,却又气定神闲起来。

直到曙光初露,这黑暗的天空,乍的生出一道亮光。

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露珠凝成了霜。

却有急促的脚步传来。

“陛下……”

有宦官拜下道:“外头传来急奏,说是……说是……”

朱元璋只斜眼看了这宦官:“慌什么?”

宦官道:“说是冲入了胡宅,可是那宅中……人影皆无。”

本是平静地朱元璋,这时终于脸色一沉,他眼里,猛地掠过了寒芒,皱眉道:“你说什么?”

宦官直吓得魂飞魄散,却在朱元璋的注视下,只能硬着头皮,磕磕巴巴地道:“胡惟庸……跑了。”

朱元璋双目微微阖起来,随即道:“若是一人跑了,倒也未尝没有可能,可跑了这么多人……那么……这就显然是蓄谋已久了。也就是说……”

他顿了顿,眼眸猛地张开,泛出一抹如冰刀般锐利的光,继续道:“谋反为虚,借谋反为名,教那些党羽们送死,自己却金蝉脱壳为实……胡惟庸……呵……”

朱元璋脸上升腾起了越加浓重的怒色,接着道:“朕明白了,这胡惟庸……看来没有虎胆,却狡诈如狐,倒是那些同党,原来竟都是他的替死鬼。京城上下,都搜索了吗?”

“都搜索过了。”宦官道:“魏国公与曹国公,察觉到事态不对,便只好勒兵四处搜索,教人按图索骥,可是京城之内,似乎没有什么闲杂人等………”

朱元璋抿了一下嘴唇,突然道:“密道?”

宦官道:“宅子也在挖地三尺,想来……”

朱元璋的眉头紧紧拧起,开始变得急躁起来。

对于这个冒犯了自己权威的胡惟庸,朱元璋显然已是恨之入骨。

此人闹出了这样的动静,若是还能全身而退,岂不是将他这个皇帝和全天下人都愚弄了?

而对于朱元璋而言,任何人愚弄和冒犯他,都是决不可接受的。

似乎烦乱的心令他再也坐不住,他猛地站了起来,开始怒气冲冲地来回踱步。

脸上渐渐杀气腾腾,一字一句地道:“挖地三尺……现在看来,此人早就做好了亡命的打算,他本是右丞相,又有这么多的党羽,既是布置好了逃脱,那么十之**,就早已想好了退路,狡兔三窟,这是有心算无心,想要再找到此人,只怕要难如登天了。”

说到此处,朱元璋冷哼一声,才接着道:“那就挖地三尺吧,挖地三尺,一定要将此逆贼给朕挖出来。传朕旨意,他所有的同党,尽都拿下,给朕好好的拷问,无论是何人,凡与胡惟庸有关系的,都不必客气。”

“喏。”

那宦官应下后,便像是逃出生天一般,慌忙告退。

朱元璋脸上的怒意,却是更盛。

此时,他不禁咬牙切齿地自言道:“跑了?跑了?这倒让人意想不到,这个狗贼,竟连朕也瞒住了,这么多的布置,机关算计,就为了逃出生天?朕若不诛此贼,誓不为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