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99章 获益良多

落难情缘 第99章 获益良多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说张少飞担着柴,不知不觉中,竟来到了上次那个僧人躺在山谷小溪上的那座独木桥前。

但见小桥下的溪水“哗哗”地响着,流淌着。

面对此情此景,张少飞触及前尘旧事,不禁怅然叹道:“唉,景物依旧,人事已非!云雾山道长已不在人世了,那个僧人呢?如今,你人在哪方?”

张少飞放下柴,躺在桥头旁边一块状如沙发的大石上,神思悠悠中,耳边仿佛又响起“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吟诵声。

……

张少飞仿如灵魂出窍,循声而去,环顾四眺,忽然之间,眼前出现一大奇观:在缥缈的雾幕上,一尊形态逼真的“云雾山道长石像”端坐在云雾山圣祖峰上,呈现出一个彩色光环,将道长整个身影映在里面,好像石像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

刹那间,张少飞被眼前这一奇景震撼了。

云雾山道长......还健在?

当张少飞从那玄妙的冥想之中回到眼前圣祖峰这尊“云雾山道长石像”时,更加感悟到眼前的奇景具有不可思议性……

张少飞正想担柴过桥,远处隐约传来一阵悠扬婉转的牧歌声,间或,隐隐还听到走路激起的轻轻踏步声。原来,是一位倒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嘴里含着一片树叶吹出来的牧歌声。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眼前是一条小河缓缓流淌。

张少飞待那牧童走近桥边,开口问道:“小兄弟,刚才你吹的是什么歌?”

牧童喝住了大水牛,坐在牛背上,说:“吹没吹我知道,听没听你知道。若是我吹过,此时此刻怎么听不见声音了?若说没有吹,你又如何会因此发问呢?”

张少飞一听,情知今天又遇到高人了,自知不是对手,便直截了当地说:“小兄弟,我觉得你说的这几句话,似懂非懂,乍一听,像是挺明白的,细一想,又稀里糊涂了。”

牧童问:“大哥哥,没听懂?”

张少飞答:“没有。请小兄弟明示。”

“那好,这次我给你说个明白的,听清了。”牧童说罢,高声吟诵:“东西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拾起狗来砸砖头,倒让砖头咬了手。稀奇稀奇真稀奇,麻雀咬死老母鸡。一只蚂蚁三尺长,老爷爷睡在摇篮里……”

牧童如此一说,直听得张少飞张口结舌:“这、这、这……这是什么歌?”

牧童哈哈一笑,告诉你吧:“这是颠倒歌!”牧童说罢,骑着牛过了独木桥,扬长而去。

张少飞呆立独木桥头,桥下绿水依旧长流。

张少飞见天色已晚,便挑起柴,过了独木桥,继续赶路。

路过山林中央水潭之畔,张少飞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不禁停了下来。

艳丽的晚霞,像打翻了的颜料,洒向天边,烘托着血红的夕阳。而夕阳却像喝醉了酒的诗人,投入到水潭之中,晃啊晃的把那一潭碧水染成了耀眼的鲜红,闪烁着、滚动着,不时向天外散发出红彤彤的霞光。

他看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放下那担柴,在明镜般的水潭边坐了下来,自然而然思索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时,发现那潭被夕阳染红的潭水变成了银白色。

“不对呀?我感觉只坐了一会儿,潭水就变色了呢……”张少飞自言自语,一抬头,只见一轮明月已升上了天空。

水中倒映的月亮,万里无云的天空……

此情此景,张少飞触景生情,脑门洞开,“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句佛家极高境界的偈语,竟然从他的口中吟了出来。

这是何等的境界!

此时,之于张少飞来看,水是水,月是月,因了月光的照射,水中有了月,月在水中。但水中的月,不是月,只是水的幻象;月在水中,是水的反射。这有点是是非,非是是的感觉。

正如金刚般若波罗密所言,千万人心中,千万尊佛。千万佛如同千江水月,万佛即是一佛。以心觅佛如水中捞月。心无所求,安如止水,心佛相应,此心是佛。

佛经语:人人皆可做菩萨,菩提意为觉悟,萨意为有情,菩萨即先知先觉、施益众生的修行者。印象当中,佛教对入教的仪式并不十分苛求,所谓“心中有佛,见人即佛”,更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

佛门信徒虽多,皈依佛门的原因和目的却不尽相同,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

月,只有一个,可是因为水的不同而折射出千差万别的倒影。禅宗有很多精妙的小故事流传于世,禅宗所讲求的“顿悟”,正是佛家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希求人性中佛性回归的最好体现。

未开悟之人,一丝不苟地遵循佛门戒律,在遵循中得到心灵的平静;将开悟之人,自遵循的过程中渐渐领悟佛家的精义;顿悟之人,已然参透了佛家的真谛,超然物外,不再为规则所囿。

“秦时明月汉时关”,毕竟只存在于诗人的幻想之中,沧海桑田,今日之月绝非上古时之月,明日之月也殆非今日之月。

江里有水,天上有月,只要千江里有水,千江上便都有月;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贵贱,是人便有佛性。

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任何众生,只要他有心学佛,他便都有佛性,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它便都会有明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天空有云,云上是天。只要万里天空都无云,那么,万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作是佛心,云则是物欲、是烦恼。

烦恼、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佛性,在若有若无之间;世事,在虚实两界徘徊。如是,月也罢,水也罢,梦也罢,愁也罢,到了佛家那里,偈语曰: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何等的境界!

……

“喂,喂!太阳都过中天了,你还在睡!不怕你家里人不见你回去为你担心吗?”又是上次那个猎人,他见上次那个打柴仔躺在那块大石上,任凭他怎么叫喊都不醒,便伸手推了他几下。

张少飞正梦游着,大脑突然醒来,听得见有人在和他说话,四肢却不能动弹,想喊也喊不出来。

其实,这就是一个人自身灵魂和**分离的表现,且有飘起来的感觉。

此时,张少飞大概就是这种感受。

张少飞被那个猎人一推,一激灵,猛然惊醒过来,“藿”地一声站立起来,“啊,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被人劫持了……”

“你怎么就睡着啦?”猎人见张少飞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便关心地问了起来。

“你……怎么又是你呀?”张少飞睁大双眼,懵懵懂懂地问。

“我不推醒你,我怕你一直会睡到天黑呢!”猎人用手指了指天,对张少飞说。

张少飞抬头一望,着急地说:“啊!太阳都过中天了,我可要担柴下山到柴市去卖,再买米回家了。我娘还在等着我买米回去煮饭呢。”

“既然你还知道家里有爹娘在等着你回去,那你以后可千万不要再在荒山野岭里睡啊!你看上一次,多危险呀……”也许,是父爱的天然使然,使猎人对眼前这个与他的儿子年龄相仿的打柴仔多了一份关爱之情,猎人说到这里,从袋里拿出一块煎饼递给张少飞,疼爱地说,“都这个钟点了,先吃块煎饼充充饥,好有力气担柴赶路。”

张少飞推辞道:“大叔,这是你留着吃的午餐,我吃了,您岂不是要饿肚子了?”

猎人见张少飞如此一说,微笑地从袋里又拿出一块煎饼来,边吃边说:“我袋里还有呢!孩子,快吃吧,吃完好赶路。”

张少飞见猎人如此热情,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时候,张少飞确实也饿得肚子“呱呱”叫,接过煎饼,狼吞虎咽般地一下子把整块煎饼吃下了肚子里。

猎人见张少飞吃完煎饼后,从腰间解下那个系在腰带上的葫芦,递给张少飞,“喝口水吧。”

张少飞喝过水后,舒坦地说:“啊,吃饱了,好舒服。”张少飞刚想说“谢谢您!”这才想起还未请教对方尊姓大名。

未待张少飞开口,猎人已张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呢?”很显然,猎人与张少飞想到了一块。

张少飞趋步上前,尊敬地说:“我姓张,名少飞。”张少飞自我介绍后,接着问,“大叔,您贵姓?”

猎人用手指了指对面那座大山,“免贵我叫丁大勇,是云雾山上峨石村人。我们那里的人大多是以打猎为生的。”

张少飞看着山下一望无际的田野和一排排、一处处的村庄,说,“我是山下太镇村人,靠打柴为生。”

“哦……这里距太镇村有十几里路,要走大半天的,阿飞,你还是快点赶路吧。”丁大勇提醒着张少飞说。

“谢谢大勇叔。”张少飞说完后,挑起柴,和丁大勇告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