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491章 妙哉奇也(20)

落难情缘 第491章 妙哉奇也(20)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先放下两位车夫的旅途艰辛暂且不表。再说妙庄王父女三人结伴同行,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已经来到渡口码头。

一艘三桅两桨一橹的大船紧靠码头停泊,船上除了十几名懒洋洋的船夫之外,竟没有一名香客,那口用三块大石头架起的油锅旁却围满了人。

妙庄王带着文殊、普贤分开众人来到油锅前一看,"哎呀!"只见那锅下烈火熊熊,锅内热油鼎沸,四周浓烟滚滚,大有出生入死,化骨焦肉之势。

文殊、普贤相互一望,舌头伸出一寸多长……

妙庄王也不顾两个女儿怕不怕,自己两眼一闭"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油锅……

文殊、普贤吓得赶紧闭上眼睛。

当她们再次睁开眼睛时,妙庄王已经站在渡船上向她们招手了!

文殊真后悔,刚才如果不闭眼睛就知道该怎么跳了,普贤像是摸透了姐姐的心思,她说:"姐姐不用着急,你那里不是有胡屠夫的心么?"

"有又怎么样?"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先把胡屠夫的心丢进油锅,如果那心不焦,就说明真的是菩萨显灵,超度真心朝拜者;如果那心烧焦了,你我就等几天再过去,免得白白丢了性命。"

文殊觉得妹妹说得有理,就从衣袖里拿出荷叶包。当她们打开看时,姐妹二人全惊呆了:时隔一年,那颗心仍然是鲜红鲜红的,跟刚从心窝里掏出来时没啥两样。

文殊吓得手一抖,那心连荷叶一起掉进了油锅。

刚落锅又听见"嗖"的一声,从锅里钻出一个人来,脚踏荷叶缓缓而上,姐妹俩定睛一看,那站在荷叶上的竟是胡屠夫,只见他双手抱着拳,笑眯眯地对她们说:"多谢二位师姐送我上路,小可先走一步,二位师姐,后会有期。"说完又只见缕缕黑烟化作朵朵祥云托着荷叶与胡屠夫向普陀山方向飘去。

文殊、普贤先是吓得连连倒退,以为是胡屠夫的冤魂来向她俩索命呢。

后来,见他乘祥云而去,这才相信果然是观世音菩萨显灵,当即站稳脚跟,慢慢走到锅前,互相递了个眼色,同时跳进油锅,"哎呀""哎哟"一阵钻心的疼痛使他俩紧紧地抱在一起,不一会儿就炸熟了。

起先像根油条,后来越炸越焦,腰也炸弯了,腿也炸拐了,腰也炸弓了,活像一根麻花。

后来有人将那根"麻花"捞起来,刚刚往地上一放,"麻花"就散了。直到现在江南一带还有人将麻花叫"散子",就是从那时候传下来的。

人们正为这两个尼姑白白地丢了性命而感到惋惜时,突然只见从普陀山方向飞来一只鹭鸟,一头扎下来叼住那根"散子"向西飞去,转眼之间就不见踪迹了。

相传那只鹭鸟是受如来佛祖委派,从西天灵山飞来,超度这两个心不真志不诚的尼姑去雷音寺重新修行的。后来她们姐妹俩果然不负如来佛祖的一片好心,双双修成正果,分别成了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中的一位。大姐妙清成了大善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的左胁侍——专司智能之神,其说法道场在今山西五台山;

二姐妙缘成了大善普贤菩萨,是如来佛的左胁侍——专司理德之神,其说法道场在今四川峨眉山。这是后话,不必细述。

妙庄王见两个女儿双双死于非命,悲痛欲绝,大哭不止,如若不是船上的伙计们眼疾手快将他扶稳,说不定会一头栽入茫茫大海呢。

围观者中有些跃跃欲试者看到这里都默默地走了,有面善心慈者也擦着眼泪散了,有幸灾乐祸者还不停地喊着:"有种的跳哇,让我们再饱饱眼福!"

有自作聪明者说:"许多傻事往往是聪明人干出来的,大活人往油锅里跳不死也要升天!"

有四平八稳者叹道:"性急吃不得热粥,等他三日五日十天半月的天又塌不下来,何苦去争一日之时光,计较一朝一夕之快慢呢"

......

妙庄王面对此情此景,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最痛苦的不是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也不是上刀山入火海下油锅,更不是命丧黄泉,而是不被人理解。

普济长老见人们纷纷离去,估计今天不会有人再下油锅了,只好下令开船。长老见今日菩萨生日仅妙庄王一人到普陀山朝拜,而这个人又是个既敢跳油锅又能出油锅的非凡人物,因此,他打定主意要亲自送他渡海。

妙庄王见长老对自己如此器重,心里十分感激。

没想到大船离岸不久,便刮起海风来。

南海一向以"无风三尺浪"着称,这大风一起,更是巨浪滔天,平常船上坐满了人颠簸得并不厉害,今天,偌大一艘船仅仅坐了两个客人,跟空船没啥两样,颠簸起伏就更厉害了。

那船时而被推上波峰,时而跌入谷底,时而向前狂奔,时而在原地打转……

经常出海的老船工们都觉得今日风浪异常,妙庄王更是呕吐不止,先汤,再饭,吐到后来,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就一口接一口地吐黄水。

妙庄王年近古稀两鬓斑白,身体单薄,加上连日来旅途劳累,连吐了几次之后就趴在船沿上起不来了。

普济长老担心他那虚弱的体质经不住这大风大浪,便劝阻他改日再去。

船上的伙计们本来就不愿为了一个香客吃这么大的苦头,冒这么大的风险,普济长老这么一说,他们也趁热打铁地纷纷地劝说起来。

妙庄王今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隐隐觉得今天的油锅也好风浪也罢,还有车夫们的背离,两个女儿的丧命,包括长老和船伙计的劝阻,实际上都是冲着自己来的,只要他有一丁点动摇,这九年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

他觉得自己如果能把这些想法说出来,普济长老和船工们也许不会再继续劝阻了。

可是,此时此刻,每说一句话都要付出极大的艰辛,更何况风急浪大,如不拼命喊叫别人是无法听清的,然而,长时间的拼命喊叫,对于早已筋疲力尽的妙庄王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办到的。

他思虑再三,只好将自己的全部心神凝结成一句话喊了出来:"我死……了......尸体......也要在今天运......到......普......陀......"

话音刚落,顿时风平浪静。

普济长老和船上的伙计们无不啧啧称奇,纷纷询问妙庄王是怎么回事。

其实,妙庄王自己也说不清楚,只好含含糊糊地说:"积德虽无人晓,诚心自有天知。"联想起今天一件件奇迹,人们无不佩服地点头赞许。

片刻的沉默之后,普济长老首先打破沉默,开始一点一滴地打听起妙庄王的身世来。

作为回报,普济长老也向妙庄王说了些普陀山的详情。

普陀山又名舟山(属舟山群岛之一),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越国(今浙江省普陀县)境内,南北长二十里之遥,东西宽八里有余,山中既有白华、佛顶、锦屏、大雪浪、小雪浪、光熙、象王、梅岭、达摩、正趣等奇峰,更有潮音、蓝伽及梵音等幽洞,还有普济、法雨、慧济等名刹,普陀、盘陀等异石,至于那些丹青高手也难画难描的奇松、紫竹、古柏;鬼斧神工也休想劈砍锻造的悬崖峭壁、险峰就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了。

妙庄王原本无意游山玩水,加上拜见菩萨心切,所以渡船靠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普济长老带他到潮音洞去拜见观世音。

长老不知内情,只当他真是位虔诚信徒,便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哪料到妙庄王一见坐在莲台上的果然是三皇姑妙音,早已把身边的长老抛在脑后,忘情地扑上去"儿哇,我的好女儿……"地大哭起来。

普济长老发现妙庄王见了观世音菩萨既不上香化纸,又不点烛鸣鞭,也不跪拜叩头,反而冲上去将菩萨一把抱在怀里,哭起"心肝宝贝我的好女儿"来,早已吓得面如土色。

普济长老出家几十年,像这样冒犯菩萨的事还从来没听说过,更何况是男香客抱着女菩萨呢?真是"嗑瓜子嗑出臭虫来了——什么人(仁)都有哇!"

普济长老连看也不敢多看一眼就吓跑了,好像再多停留一会儿菩萨一定会问他个引见之罪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