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484章 妙哉奇也(13)

落难情缘 第484章 妙哉奇也(13)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们除身上穿的衣物、车上拉的金银便一无所有哇!"

"老衲一不化身上穿的,二不化车上拉的,三不化路上走的。仅仅是那土埋的,人不知鬼不觉的,看来分文不值,实在价值连城的宝物。"

妙庄王无意同他纠缠却又无法摆脱,只好耐着性子问:"这位法师看上去不疯不癫,为何说起话来云天雾地,让人不着边际?我等乃赶路之人,哪有闲工夫与你磨嘴皮呢!"

胖和尚见妙庄王满脸不高兴,便耐心解释起来——

这和尚乃泗州香积寺燃灯如来的大弟子,三年前受师父之命到鱼篮国石何县马家湾化黄金锁子骨。燃灯如来告诉他,某年某月某日在马家湾东南,有二车四马五人从那里经过,其中有一老者穿着皇袍,那就是黄金锁子骨之主。老和尚在这里等了三日,今天果然如其师所述,来了四马二车五人,其中一位六旬老者真的是反穿皇袍,这才上来化缘。

妙庄王心想:这车上宝物本不算少,自己所见宝物也不可谓不多,可从来没见过什么黄金锁子骨啊。他怀疑是这老和尚找错了主儿,便说:"法师有所不知,老朽本不是鱼篮国人。"

那和尚笑了笑说:"苍天有眼,老衲这一趟总算没有白跑,兴林国妙庄王你可认识?"

"正是寡人。"

"三皇姑妙音可是令爱?鱼篮大姐可是陛下欲觅之人?"

"正是。"

"这就对了,鱼篮大姐就是三皇姑妙音,鱼篮国原名陕右国,后因鱼篮菩萨显灵,而改名至今。三年前,鱼篮大姐与马郎成亲的当天下午,鱼篮大姐刚下轿不久就死了,后葬于金沙滩头,算来已是三年零六个月。"

老和尚见妙庄王呆呆地站在那里,又说,据燃灯法师所言:三皇姑乃慈航道人化身,其筋骨都是金线穿锁而成,**衣物可以化去,而黄金锁子骨一定不烂。燃灯法师要他找妙庄王将那黄金锁子骨化回泗州,在香积寺建塔祀供,若干年后感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享人间之香火,便能重新转世,再投入胎救世救民。

妙庄王本不愿轻信那些奇谈怪论,可又无法解释那一系列的未卜先知和奇缘巧合。

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李车夫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回来,交给他一对玉石手镯。

妙庄王一看,正是女儿妙音的心爱之物,这才迫不及待地奔向金沙滩。

二位车夫七手八脚地挖开鱼篮大姐的坟墓一看,连柏木棺材都烂了,唯有黄金锁子骨尚存。

胖和尚脱下袈裟,包好黄金锁子骨腾空而去。这件事一直被传为美谈,妙音成了观世音菩萨之后,鱼篮大姐也就成鱼篮观音了。

那胖和尚得黄金锁子骨满意而去,妙庄王一行却大哭不止,当即献白银一千两,在金沙滩建"锁骨庙"以求祀奠。

妙庄王一行继续南行,一路上翻山越岭,渡江过河自不必说。转眼间又是三个一百八十天过去了,方才走出鱼篮国,来到何国境内。

何国又称君子之国。

那里的男子衣冠楚楚,举止文雅,谈吐大方,遇事谦让,不计人过;

女子品行端庄,笑不露齿,语不高声;

名门望族大多数有"两眼下视黄泉,看天便是傲慢,终日目不含情,说笑便是放肆"的家规;

男女不并行,叔嫂不比肩已成风气;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各避嫌疑;

买卖有情,不争不吵,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真可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好色依理而行。

三年来,妙庄王横穿三国,行程数万里之遥,所经州县不计其数,见到的各种人物数以十万计,像这样的君子之国还是第一次见到。

似这等有知识,识检点,善自制的国民更是闻所未闻。

妙庄王原以为自己治国有方,教民有术,兴林国百业兴旺,万民乐业,可算是天下少有……

如今,同何国相比,哪敢同日而论,共月而语!

妙庄王从小听先父说过,大凡治理之道,无不注重信仰,或敬一仙一神,以其为楷模,竞相效法,将百姓引入正道;或信一教,使百姓无不成为虔诚的信徒,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以至人人皆恶,个个行善。

古往今来,一路至此,敬神敬仙者有之,信佛信道者有之,但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地步的,何国可算是绝无仅有。

他们敬的是哪位神仙呢,为什么如此有灵?信的是哪种宗教,为什么收效如此玄妙?

妙庄王有心逗留几天,很想打听清楚再启程上路。

没想到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不仅吓一跳,而且很可笑。

原来,这何国举国上下,从国君到庶民,从俗子凡夫到得道高僧,全都信仰那位专管屙屎屙尿的厕神。

厕神何许人也?

据绦香室四钞《厕神录》记载:莱阳人,姓何名婿,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阴杀之于厕中,天帝命为厕神。

故世人有作其形于厕间迎之。俗呼三姑,又云坑三姑娘。

其实,厕神并不是何国独有之神,而是东胜神州、南瞻部州、北俱庐州、西牛贺州所共有,也是家神中最次等,最低级,最下贱的小神,在别国只有妇女小孩才去祀奠。

《集说诠真》上说:"乡俗每届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居民妇女请厕神。

其法:于前一日,取粪一具,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支插箕上,供坑厕侧,另设供案,点烛焚香,对之行礼……据此,厕神之应象类儿戏,且由坑厕请来,鄙其矣。

似这种由妇女和小儿辈出面,用捡粪用的粪箕,从装屎盛尿的粪坑茅厕请出来的末流脏神,怎么能保佑偌大的一个国家成为一个爱干净,讲礼仪,讲公德,有才干的君子之国呢?真是令人费解。

俗话说:物极必反。世上的事情往往很怪异,那些顺理成章的事,常常不引人注目,而恰恰是那些违背常规惯例,完全不合乎情理的奇事、怪事最能吸引视听,以至逗得你非弄懂弄通不可。

妙庄王就是抱着这种心理,认真仔细地打听何国为什么信仰厕神,厕神又怎么会有如此玄妙的威力。

何国先前是个龌龊、**的国度,弄得"家将不家,国将不国。何国的妓院,难以计数,仅京城的烟花柳巷便有十八处之多,每处娼妓窑子、姑娘行也不下十个。公子王孙,巨富商贾,无不寻花问柳,小店老板无不觅妓宿娼。无钱问津的平民百姓,也见样学样,少不了找几个相好的,还美其名曰:家花不如野花香。

俗话说:久坐茅厕不闻其臭,长居花园莫闻其香。**之风即兴,你、我、他彼此一样也就自丑不觉了。

所谓"十个姐儿九个肯,只要郎君嘴马稳"之说,就是极有力的佐证。

"人怕分心,虎怕抽筋"。男人有了外心,就无法赚钱;女人有了外心就无法持家;文臣武将,各级官员沉湎于酒色便不关心万民疾苦;万岁爷荒淫无道更无精力操心国家大事,治理朝纲。所谓"国将不国,家将不家"的局面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眼看国破家亡之势就要来临,一些正派的男女,望子成龙的父母,每日三次祷告神灵,叩求老天爷派天使下凡拯救祖国黎民百姓。

哪晓得不仅没求来神灵天使,却"求"来了一个倾国倾城,容颜盖世,招蜂引蝶的娼妓。

那娼妓姓何名紫姑,排行老三,三姑便成了她的爱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