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410章 深入民间说法(2)

落难情缘 第410章 深入民间说法(2)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子》有一句名言叫大音希声。大菩萨说法,为什么凡夫俗子听不到?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禅宗六祖说到这里,举例佐证:

有些人很用功,在打坐或睡眠时会听到音声,听到人说法,有时这些音声还会回答你遇到的问题。

大家千万注意!不要着相。

还有人执着咒语的音声,也是不对。

佛说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就是咒语。但一切音声皆是无常,你执着这个咒语或念佛号的音声,认为能修有为法而成道,终究一事无成。

因为一切音声皆是无常的,所以你在定中或睡眠中听到的音声,不要理它。

但是不理也只对了一边,不理就落空。

为何有人用起功来容易听到声音呢?因为人的视觉和听觉神经在后脑是连着的,用起功来稍稍有些进步时,头脑神经起了变化、声音来了。这个问题就请到这里,否则离题太远了。

上面讲到“大音希声”,太空中许多声音大到我们听不到,因为太大声了,所以我们听不到。

有的昆虫所发声音如蚂蚁,频率高到人耳听不见,但入定的人却听得像雷鸣。

有定力修持的人听到一切的音声,能了解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能知道不同的咒语有什么特别的用处。

“无有量,已过量”,这是接着说菩萨说法音声大到什么程度。庄子所形容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虚空算大吗?一讲虚空,观念上已经有个边际了,既然有边际的东西就不算大;大到无外,没得边际了才算大,那个大到什么?大到极点就是最小。

什么叫小?小到最后是空,所以小而无内。小大,大小。这个是逻辑的道理,也就是佛法真修实证的道理。有亲证定慧功夫的人就能了解到“无有量,已过量”的道理。

菩萨对一切的法门,都完全了解透彻,能领导众生渡过凶险的大海,好像领航员在导航一样。

好为人师的人要注意了,你要能够“集众法宝”,学了无量法门,了解一切众生前世的因果和根器的不同,明白众生的心理,对众生的起心动念都知道;有了这样的菩萨境界,才能够“如海导师”。《维摩诘经》这里每一句话,都像是条鞭子抽在我们身上!

“近无等等佛自在慧”,这些菩萨近乎佛,等同于佛的无等,但到底还不是佛,没有过十地、没有超过等妙二觉而证佛果,所以是近无等等佛的大自在慧。

佛的自在慧具备了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里不一一解释这些名词了,详细解释下来,佛法就全包括在其中了。

菩萨因为近于佛的自在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所以,近于佛的大菩萨才能任意出入五道中,为度一切众生。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老讷在前面说过,《维摩诘经》同《法华经》《药师经》《地藏经》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维摩诘经》犹如阳春白雪,有人不愿意看。

在座诸位有学佛的,自问真的相信三世因果吗?不要自欺,有时不大信吧!

你真的相信地狱吗?佛法不管大小乘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三世因果上,一般人勉强信了,但求证很难,除非到了三禅以上,在定中才看得清楚,那才差不多会真相信。

《维摩诘经》这里说,唯有真正大菩萨才是大医王,善于治疗众生一切的病,生什么病给什么药,物质的精神的药都有,让众生照方子吃药,得到解脱。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这里都是打雷的声音,有如雷震,但众生听不见。学佛想证道千万要抓住这两句话!没有修福德资粮就不要妄想成就。

怎么样开始修福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没有功德成就的话处处是障碍,身心都会是魔障,内外环境都是障碍。

无量功德成就是修福报,无量佛土皆严净是修智慧的成就。怎么会无量佛土皆严净呢?心净国土净,要念念清净。一呼一吸是一念,众生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个烦恼,所以念念清净才能够证到无量佛土皆严净。

“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见到听到这样菩萨的众生,没有不得到益处的。一切所作所为没有徒然而作,不是空做的。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修到这个地步,有了福德成就和智慧成就的功德,圆满具备充足。说到此,都是赞叹菩萨们的功德。

这里要提一下佛学中的佛土宇宙观念,是佛学的基本常识。一佛国土有三千个大千世界,一万亿个四天下。一个太阳系统是一个天下,一千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佛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经提出来如此的宇宙观了。

各位善知识要注意,老讷这一次说法的开始,不是以出,而是以在,就是这五百个长者子。

佛运用神通把五百个宝盖合拢为一个盖子,这盖子就升空了,盖住了整个虚空,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这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是一佛国土,是佛力所及。

这个世界空间有多广大,时间有多长,都没有妨碍,都盖住了。

看起来像是神话,如果我们站在地平面上仰头看,整个天体就是个宝盖。站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看到自己头上的天顶都不一样,和个人立场不同的天顶变成一个宇宙的观念,本来如此,不是神话,就是说明宇宙就是个圆盖形的。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根据佛经,我们这个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世界的边缘有七金山,藏有无尽的宝藏,镇住世界的边缘,使之不裂开。这段是描写在此宝盖之下,我们这个世界的山、海、河川、日月星辰等都在其中。

同时,又显现了这个世界以外的一切诸佛,都同时在讲经。佛教并没有一尊的观念,宇宙没有绝对的主宰。甚至,佛教主张所有众生本来就是佛,一切众生是平等的,众生只不过迷失了本性,这与其他宗教是不同的。

当时,在场的大众看见了佛的神通威力,感叹从未见过如此场面。

“叹未会有”,这四个字用得太好了,我们今日用得很平常,但是,当初创作是非常不容易的。

大众赞叹不已,就合掌敬礼。合掌是表示恭敬,将自己的散心收拢起来,同中国人的拱手一样。大众将眼睛瞪起来看着佛,眼光没有一刻离开,好像所有的目光都对着佛。

“目净修广如青莲”,形容佛的面相,双眼大而长,黑白分明。好像书中所说,功夫到了一定境界就会“碧眼方瞳”,不是西洋人的蓝眼,而是讲眼睛有神,眼白清澈无瑕。

“心净已度诸禅定”,佛的境界是内心达到了绝对的干净,超过了禅定的境界,无所谓定与不定,不再需要借助禅定的功夫达到清净的境界。请注意,打坐禅定和后世禅宗不同,不要混为一谈。

多生累积的修持,到达无量成就境界而成为佛。净业不是善业,善与恶都是一阴一阳,是相对的。

没有恶业仅有善业还不能算是净业,净业是善恶二边都不着,无着无依,非有非空,连空也空。佛境界是净业,十方三世诸佛国上皆是净土,因为心净所以国土净。

“导众以寂故稽首”这一句,大意是:作为导师,领导一切众生进入寂灭涅盘,因此,向佛叩头礼拜。

寂灭或涅盘不是死亡,超过了清净安详,是在无比混浊、无比动乱中的清净自然。好比你去到高峰顶上,在没有风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就接近了寂的境界。

不过你到了那里,或在打坐中进入这个境界,可能反而会觉得可怕。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看到一切佛展现的神通,普遍的呈现在十方无量无边的国土,无所不在。

一提到神通,大家就想到稀奇古怪的东西。神通是人神而通之,是人修到了精神超越物质时,他的精神与天地宇宙法界的观念相通了,自然就起各种变化。

所以,不应该以凡夫境界的意识妄想,随便妄求神通。如果佛的神通无所不在,为何我们看不到呢?譬如太阳永远在天顶,我们在夜里看不见,并不是太阳不照地球,而是我们所处的地方转到背对太阳的缘故。

所以,我们看不到佛的神通,见不到我们的自性,是由于自我的妄想、烦恼、业力阻碍住了。

在十方无量国土中,一切佛任何时间都在说法,众生法眼清净、自心清净了才能见到、听到,这就应了这句“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自然能见闻十方佛的说法。

中国的大乘佛法中心的禅宗,是以《维摩诘经》为最重要的根据,下面,老讷要讲到非常重要的中心: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法王是佛的别称,成了佛是一切世间法出世法之王,这个法不要认为是结手印、念咒子、敲木鱼或者心里面做些古怪的观想;真正的法缘起性空,就在目前而不能见,是大秘密法。

佛的法力超越一切众生,不是众生所能想象的,佛法永恒不变,不论肉身佛是否在世,一切善知识诸佛菩萨都常以法财作布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