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260章 秉烛夜谈

落难情缘 第260章 秉烛夜谈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落日已下西山,今晚就在寺里留宿吧。”六祖盛情地挽留着,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于是,玄觉在寺庙安顿下来,与六祖秉烛夜谈,直到东方露白。

六祖惠能与玄觉的夜谈,擦出了菩提火花;禅思禅想的碰撞,撞出了照彻心灵的般若智慧之光。

写到此,笔者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自20世纪90年代末加入禅宗六祖文化研究会,接触、研究禅文化以来,那几个至今难以忘怀的洒脱的禅者故事,犹如禅海中滚滚呼啸而来的浪涛冲击着我心,不平静的心……

情之所至,不能自已,欣然提笔,把这几个故事写入书中,以飨诸君。

故事一:

唐朝诗人、江州刺史李渤,青年时代与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立志诗文,饱读史书经典,学富五车,融会百家,冠绝古今,有“李万卷”之称,连赫赫有名的大才子白居易,也曾给他当过助手——江州司马。

一日,李渤来到城南庐山归宗寺,问智常禅师:“佛经中说:芥子纳须弥。一个微不足道、比针尖还要小的芥子,如何能容纳一座须弥山?实在谎谬至极!”

是啊,一尺大的物体,放不进九寸九的容器里,更何况将一座无边无际的大山,放入一个比针尖还小的芥末子里呢!芥子纳须弥,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智常禅师不答反问:“我听说,李刺史你读书万卷,学贯古今。可是,先生的腹胸也不过椰子大小,万卷书册都装在了哪里?书中所记载的古今几千年历史、纵横数万里风物,在你的身体内又如何安置、怎样陈列?”

李渤从智常禅师的言辞下,顿悟出“芥子纳须弥”的玄妙旨意。

故事二:

还是在庐山,时光转换到了北宋与南唐对峙时期。宋朝大将曹翰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令旗一挥,大宋的虎狼之师扑向江南,扑向风景秀丽的庐山……

据说,附近的民众都躲进了圆通寺内。于是,曹翰带着大军呼啸而来。然而,偌大的寺院,只有一个老和尚——住持缘德禅师。其他人,早已作鸟兽散。

缘德禅师端坐在高高的法座上,不但不起立迎接,甚至连眼皮也未曾抬一抬。

这分明是蔑视!

大将军曹翰勃然大怒,唰地一声抽出寒气逼人的宝剑,大喝一声:“和尚,你没听说过杀人不眨眼的将军吗?”

缘德禅师徐徐睁开眼睛,打量了他好一会儿,才慢慢悠悠说道:“你哪里知道,还有不怕死的和尚呢!”

那种视死如归的从容,气若仙境的安详,连久经战阵、杀人如麻的曹翰也从未见识过。

他环视一周,说:“既然不怕死,僧众为何都逃散了呢?”

缘德禅师说:“击鼓就会回来。”

曹翰就去敲鼓。

他敲了半天,连个人影都未看到。

缘德禅师平静如水的目光注视着曹翰:“你有杀心,鼓声里带有杀气。”

说完,缘德禅师站立起来,亲手击鼓。

那鼓声带有一种说不出的祥和与安宁,连焦躁的曹翰也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

不一会儿,僧人们陆陆续续回到寺中。

曹翰与他手下的兵将简直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故事三:

同样在宋朝,宋徽宗得知芙蓉道楷禅师人品俊逸,德行超俗,禅法神奇,于是就赐给他紫衣,并亲封法号:“定照禅师”。

皇帝老子的赐号嘉奖,是多大的荣耀啊!然而,道楷禅师却拒不接受。

他说:“我一个出家人,专心致志学佛修禅就是了,要这些世俗的名利有什么用?”

天下竟有如此不识抬举之人!

宋徽宗感到皇家的尊严被损,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不由得雷霆震怒。他一道旨意,命令大理寺收押道楷,严肃查办!

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然而,道楷禅师宁可进监牢,也不被名利所动。

于是,他坦然接受了刑罚,披枷戴锁,踏上了荒沙漫漫的流放之路。

故事四:

宋朝至道元年,瑞鹿遇安禅师行将圆寂。他沐浴更衣后,自己走进棺材,让人盖上棺盖。人们常说,盖棺论定。遇安禅师的棺材虽然盖上了,传奇却来了:

三天后,弟子们按照惯例要将师父火化,于是就打开了棺盖。只见遇安禅师就像佛祖释迦牟尼圆寂时那样侧卧着。

弟子们见到师父的遗容,忍不住痛哭起来。

这时,本来已经死去多日的遇安禅师又活了过来,他从棺材里走了出来,升座说法,并严厉训诫弟子们:“此后,再打开我的棺材的人,就不是我的徒弟!”

说完,他重新回到棺材,寂然而逝。

……

这,就是禅者,这,就是禅者的风采:大智且大勇,洒脱而神奇。什么名利,什么生死,统统是过眼烟云。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归宗志芝禅师如是说。

禅,一片心灵的净土,一个心灵的家园。归来吧,回归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逍遥洒脱的天性。禅的世界源远流长,深邃而广袤,空明而灵动。

它所蕴涵的般若智慧,它所阐发的顿悟思维,都可以使得我们直接契入宇宙人生的真谛,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与自然之理融合,与天地大道相应。

……

启迪智慧,感悟人生,激活思维,灵动心泉——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体验自然的哲理,感受生活的真谛,领悟神奇的智慧,实现禅的超越。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蛟龙入海增意气,猛虎归山添威风。古往今来,开悟的禅师人人顶天立地,个个昂扬如王。他们之间的勘验法战,棒喝截流,石火莫及,电光同通,相互撞击出光耀千古的绚丽机锋。

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机趣妙悟,心有灵犀。

读者、诸君大大,用心去领悟吧,您也是一位潇洒的禅者。

…..

再说玄觉在宝林寺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沿着活蹦乱跳的曹溪下了山。

路过曹侯村,那个卖糍粑的老婆婆热切地喊道:“师父,来,吃个糍粑,喝碗茶水,好赶路。”

玄觉脚不停步地回答说:“谢谢您,婆婆,我饱饮六祖法乳,不渴也不饿。”

老婆婆说:“可是,有人在这里等着你呢。”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好友玄策。依然一杖、一钵、一斗笠,一副云游僧的装束。

“玄策师兄,你在外行脚一年,刚刚回来一天,便又要出行了?”

“你不也是一样?苦苦寻觅几十年,刚刚与心心相印的师父畅谈了一个晚上,就挥手告别了。真可谓是‘一宿觉’,好洒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