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202章 投靠文飞

落难情缘 第202章 投靠文飞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俗话说:世事难料。第二天早上,正当小惠能欲往李学儒的私塾旁听,却远远看见一位身穿公服的衙役出现在了夏卢村口。

偏僻的山村,成年累月也不曾来过衙役,所以,衙役的出现,自然而然吸引了村里人好奇的目光。

李氏一见到这位衙役,便一眼认了出来,他,就是几年前的那个衙役。

李氏认出那个衙役后,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然揪住了——三四年前,就是这位衙役送来了一封催命的书信,勾走了丈夫的性命。

没想到,几年之后,这位衙役居然又一次在卢家的草屋前停住了脚步……

李氏下意识地将小惠能紧紧地抱了起来。

衙役尚未开口,脸上首先露出讨好的微笑。

他明明看到了院里的李氏母子,却还是礼貌地叩了叩大门,说:“卢老爷的夫人在么?请接南海郡治广州衙门的信。”

南海郡治广州?在那个远在二百里外的大城市,李氏连个八辈开外的亲戚也没有,更甭说与衙门有什么联系了。

李氏迟疑着,缓缓地走向大门。

小惠能倒是利索,跑了过去,将送信的衙役请了进来。

“夫人,请您收好。这可是广州衙门文大人的亲笔信。”

李氏接过大信封。她仍是一头雾水,懵懵懂懂地问:“什么文大人?文大人是谁?”

衙役也感到几分惊讶:“文大人就是上任不久的南海刺史文大老爷啊!咱们这新州县,属他老人家管辖呢。文大老爷在给县老爷的信函上说,他与您家卢老爷是同窗同年,您能不知道文大人?”

文飞,又是文飞!文飞已经是一方大员了,可是卢行瑫却……

“夫人,刺史大老爷交办下来的差事,不敢怠慢,县老爷还等着我回话呢。”

李氏这才缓缓拆开信封,拿出信笺来看。

原来在朝中任翰林学士的文飞,外放为南海郡治广州刺史。一个多月前,他走马上任来到广州,自然而然地向前来迎接的新州知县打听卢行瑫的情况。当他听说老友早已在三年前撒手归西,甚是惋惜。尤其是当他得知卢氏遗孀独自一人带着儿子惠能艰难度日之时,更是不胜唏嘘。所以,他来信请李氏带着儿子到广州去,与他的家人住在一起,他要替死不瞑目的老友担负起抚育后代的责任,供惠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继承卢家源远流长的传统门风。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好事自天而降。

然而,村里有身份的长者们都异口同声,反对惠能母子去广州投奔高高在上的刺史大人。

有的说:“又不是至亲,从未谋面,如何敢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他?”

有的说:“就是嘛!你们孤儿寡母,去到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大省城,被人家卖了都不知道!”

……

李氏的长兄、惠能的舅父,更是极力反对:“你们又不是快饿死了,为什么要外出投靠他人?”

李氏说:“大哥,看你说的什么话呀!文飞是行瑫的同窗好友,他信上说了,就像亲儿子一样对待惠能,我们娘俩的吃穿用他都负责供应。”

“你一个寡妇,却长期住在别人的家里,人们会怎样说?你若是真的操持不下去了,家里揭不开锅,就搬回旧朗村,回外家去住。”

李氏问道:“大哥,你能供能儿上学堂读书么?”

“这……”大舅吭哧了几声,一时答不上话来。

村中一位上了年纪的陈伯说:“就咱们新州县这个土地方,千年万代也没出过什么翰林、进士,人们不是也活得挺好的吗?”

李氏一把将惠能拉了过来,将他推到众人面前,好像郑重宣布什么似的说道:“他,姓卢,叫卢惠能,是卢行瑫的儿子。而卢家,千百年来一直是书香门第,历朝历代都是名门望族。卢家的儿孙,如果沦落得上不了学堂念书,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有知,定会不安,将来,我有何颜面去见先夫?我……”

说到后来,李氏已经泣不成声。

小惠能本来想把李学儒允许他在学堂旁听的事讲出来,见阿娘泣不成声,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众人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

然而,举家搬迁,毕竟不是一件说搬就搬的事。

文飞虽然表示,惠能母子在南海的衣食住行一切由他供给。但李氏还是想筹备一些银钱,以备不时之需。

而他们家,能变现成钱的东西,就剩下那一亩二分薄田了。

急切之中,也找不到合适的买主。

再说,李氏也想等地里的这造庄稼收成之后,换一些盘缠。

因此,这一拖再拖,等到他们娘俩准备完毕,真的上路的时候,已经是夏末时节,距离文飞的来信,已经过了小半年多时间。

从新州到广州,可以乘船沿新兴江顺流而下,经肇庆,入珠江,一路顺水顺风,十分便捷。

但是,乘船的花费,岂是惠能母子俩所能筹集到的。

再说,就是卖地的钱够船费,李氏也舍不得拿出来。

于是,李氏计划沿着天露山茶马古掉驿道,取道高明、佛山,步行到广州。

惠能母子动身去广州的那一天,村里几乎所有的乡亲都来送行。

李小兰闻信后,也赶来送行。

惠能的舅舅自然也赶来了。他给小外甥带来了一些偶然从深山里摘到的罕见的野生荔枝,果大,肉厚,分外甘甜。

惠能不肯独自享用,就三三两两分给了所有的人。

到最后,他手中仅剩下了一颗红红的荔枝。

品尝过野生荔枝的人都耐人寻味地咂着舌头,说是从未吃过这么鲜美的果子。

惠能看了看手中的最后一颗荔枝,略微思考了一下,没有将它吃到肚子里,而是要把它种在院子里。

舅舅却说:“傻孩子,荔枝是需要压条才能繁植的,这样是种不出来的。”

惠能问:“舅舅,你种过荔枝么?”

“没有。我总是听老人们说,荔枝不能播种。”

“你没试过,怎么能肯定荔枝不能实生?再说,既然这种荔枝很特别,很好吃,它一定能生长出来。”

舅舅一愣:这个小外甥,脑瓜子里的想法很玄妙。他看着惠能将荔枝埋进了泥土里,说道:“惠能,就算这种荔枝能发芽,能长成大树,能结上果实,你却就要走了,也吃不上啦。”

惠能笑着说:“我吃不上,你们大家却能品尝呀。”

一年之后,小惠能播种的荔枝真的破土而出了。从此,岭南人知道,荔枝繁殖,除了压条、扦插之外,还能实生。六十年之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颁下诏书,将惠能的故宅敕赐为“国恩寺”,这棵根深叶茂的荔枝树,为建造寺院的乡亲们撑起了一片绿荫。

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六祖惠能在故居亲手种植的这株荔枝树很神奇,奇在凭从天下旱,此树果满枝,结出的荔枝,以果大、肉厚、核小、香甜、清爽著称;奇在挂在树上的一颗颗红红的荔枝,采摘吃剩下来的颗颗荔枝核都长有一个“佛”字图形,被当地人称为“佛荔”,弥足珍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