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192章 童年(1)

落难情缘 第192章 童年(1)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的如玉,粉的似霞,红的如旗,紫的高贵,水面波光点点,温润如碧。

一片片翠绿的荷叶,迎风摇露,微微浮动。

睡莲的叶子更是可爱,平平整整地铺展在水面上……

卢行瑫屏息静气,细细体味这小惠能山村特有的原本纯真。

小惠能和父母亲手挽着手,坐在池边,一朵睡莲在看着他们笑。

睡莲浑身上下雪白如玉,如碧,似雪,白的一点杂质都没有。小惠能也报之与微笑,静静地解读她的心事……

小惠能的娘亲出生在岭南新州旧郎村的农村,年轻未嫁的时候,吃过很多苦,跟随外公学医,满山采中草药。外公李祥和医术高明,行医三十多年,治好的病例数不胜数。

卢行瑫和李氏、小惠能,每当有月亮的夜晚,就会坐在荷塘花基的凉亭乘凉,小惠能总依偎在爹爹娘亲身边,听爹爹讲故事,讲他在北方为官,为民请命。小惠能看见,爹爹每次讲的时候神情都很投入……

……

日月轮回,一年一度的春节又临近了。

大年二十八那天早上,卢行瑫对小惠能说:“能儿,你好好在家陪娘亲织布,阿爹去集成墟操办一些年货回来过年。”

爱热闹贪玩,是小惠能孩子的天性,小惠能一听阿爹去趁墟,拉着卢行瑫的手,叫嚷着说:“我要跟阿爹去趁墟。”

卢行瑫没办法,只好点头同意了。

小惠能见阿爹答应了,蹦跳着说:“我跟阿爹去趁墟啦!”

那时,在小惠能眼里,如山高大的爹爹在前面大踏步地带着路。刚到他腰小惠能个儿的小惠能在他爹后头。

他们去当时卖年货品种最多最全也是最热闹的集成墟市场,由于是行路去的,所以感觉特别远。

集成墟市场贯穿了几条街,在那儿站着的、蹲着的,有几百个摊点儿,都是从乡下来卖年货的小惠能贩儿,卖的无非都是些各种肉、禽、蛋类,及各种五谷杂粮和地方土特产,分门别类应有尽有。最增加过年喜庆气氛的是那些被细麻绳拴着的鸡、鸭、鹅,还有在大盆里上窜下跳的各种鱼类。

小惠能的爹爹带着他穿梭在这些摊贩中间,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再回来。

家里不富裕,花钱要谨慎,卢行瑫总要在价钱和质量的平衡中找到价钱最便宜也合适的年货来。

小惠能每见爹爹买一样儿,就打开随身携带的麻袋或面口袋放进去一样儿。

小惠能见爹爹买的是金针、冬菇、粉丝、腐竹等,便指着摆在摊档上的那些黄芽白、荷兰豆、葱、蒜之类的农家菜,问:“阿爹,这些菜不买了吗?”

卢行瑫摸了摸小惠能的头,微笑地说:“这些菜自家菜地里种有,就不用买了。不过,过年什么年货都可以小惠能买或不买,但做饺子的面粉一定要买的。”

小惠能不解地问:“阿爹,面粉有那么重要吗?”

卢行瑫遥望北方,感慨地说:“北方老家过年习俗,大年三十一定要有饺子吃,才有年味。”

“嗯。”小惠能望着爹爹,顿时明白了。难怪这几天,他都见爹爹独自伫立在大门口侧边,遥望北方……原来,阿爹把他那份对家乡的深沉之爱,都融化在那望乡之中了。

买了面粉后,在回家的路上,卢行瑫对小惠能说起了他老家过年的情景——

河北范阳过年的年味来得早,那里都有过年吃冻饺子的习惯。

从过小惠能年那天起,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包多少都没问题,室外是一个天然大冰箱,包多少都能放下。

也有的人包完了就放在柈子垛上去冻,淘气的孩子们爬上柈子垛左右攀比谁家包的饺子好看,讲究的人家饺子包的好看不说,还摆放一圈一圈像花朵一样,好看极了。

一帘盖的饺子,不到十分钟就冻得杠硬杠硬的。冻透后的饺子拿到家里仓房放在缸里,一般家庭春节时都有一小缸的冻饺子,懒得做饭时,拿一盘冻饺子下锅一煮,又好吃,又省事儿。

还有冻水果,一般范阳人的家里都放两口或者几口缸,放了饺子,还要放冻水果。冻水果主要是以冻梨为主,也有冻苹果和冻海棠果。

再有就是冰砖。

说起冰砖,卢行瑫就觉得自己的胃在隐隐作痛。

他对小惠能说:“那是他小惠能的时候偷吃冰砖造成的。每到过年前,娘亲就会买回来一两箱子冰砖放在口缸里,还要告知他们先不要吃,那是过年吃的。可是,他忍不住,一天偷吃一个,到过年娘亲去拿冰砖的时候,就所剩无几了。

生在河北范阳的人,春夏秋三个季节都能看到花,北方的冬季太漫长,他们就想着法子整点浪漫出来,用红蜡烛化开,趁热捏出花朵来,然后粘在树枝上,这样的花比较耐久。还有水泡鲜花,入了冬就开始在街上有人站着吆喝卖水泡鲜花了。买两个叠好的纸花回家,放在装水的瓶子里,刚刚还是一个纸片,见到水,就展开盛开了。

装点家的还不止这些花朵,还有很多巧妇巧女做的女红,家家户户进门的时候都有门帘,还有蒙被子的被帘,蒙桌子的桌布,蒙沙发的靠背,差不多能遮盖的地方都有各种绣品和钩花饰品。

河北范阳人对蒙蒙盖盖的布是非常讲究,也特别擅长,把穷和丑都要用好看的布帘搧住,这样也是北方人极爱面子的特性之一。

过年的新衣服是年前就准备好的,有钱没钱,孩子们的新衣服是必须有的。把新衣服包好,放在火炕上面的被卧垛上,既醒目又勾魂。盼着赶紧穿新衣服的人,巴不得盼着过年快点到来。

河北范阳人还爱贴对联,大门、二门、所有门都要贴对联,有的人家连卧室都要贴对联。所以,北方的对联是非常多的。

我们河北范阳家过年的时候就经常自己写对联,娘亲先用白面和上浆糊,然后,爹爹就扯开红纸写对联,写一副爹爹就赶紧拿去贴。贴对联的速度要快,不然浆糊就会冻住,贴上后还要用手温一温对联,要不粘不了多久就会掉下来。

大年三十那天,河北范阳的孩子们一早就穿上新衣服。

娘亲总是说,下午再穿新衣服吧,不然没过年就弄脏了。

河北范阳大地的雪几乎总是新的,雪地上有穿着新衣服的快乐孩子,吱吱嘎嘎地奔跑的声音,合着孩子的欢笑声,再夹杂着一两声鞭炮声,年,就真的这样款款地来到了。

年三十晚上这顿年夜饭家家都很讲究,鸡鱼是必须有的,我们家的年夜饭还要有一个野生动物的手把肉。一般孩子们在三十晚上,都是耐着性子守着家里的规矩吃完年夜饭的,吃完饭就撒欢跑出去,一黑夜都在外面疯跑,一点都不觉着冷。所以,范阳人的年,三十晚上是北方冬天里最不寒冷的夜晚。

初一的早晨一般家庭都吃冻饺子,饭要吃得早,不然就会被拜年的人堵在被窝里,那是很尴尬的。

初五也是春节的一个大日子,初五也要吃饺子,放鞭炮。初七要吃面。初十有人吃饺子有人讲究吃饼。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跟年三十晚上是一个待遇,点灯笼放炮。唯有饮食上跟年三十有些区别,吃豆包、特别是粘豆包,或者吃元宵。

范阳年十五的夜晚是很热闹的,冰雕、冰灯笼一般都在十五点燃,再加上一轮皎月当空,映衬着白雪大地,河北范阳十五的夜晚,如不夜城,幽亮幽亮的。

河北范阳的年确实是漫长,差不多这一个正月,都是年的感觉,有的习俗卢行瑫也有点想不起来了,记得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都是,要吃面的。只有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大人们一边忙乎一边提醒孩子们,年已经过完了。

卢行瑫在回家的路上,对小惠能滔滔不绝地述说着他河北范阳老家过年的情景,说着、说着,不知不觉中已回到了村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