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落难情缘 > 第141章 天露寺释禅(1)

落难情缘 第141章 天露寺释禅(1)

作者:洪门十一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中午,张少飞便动身回天露山。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晴空如洗,好像一块碧玉般澄澈。

路途一片闲寂,林中树影历乱,落叶如毯;山坡路旁,野花嫣然。

沿途的景色是如此美丽,张少飞像走进一幅山水图画里,越走越远,忽然听到头顶有苍鹰欢叫,抬头望去,见苍鹰在空中盘旋后飞向那边的山巅。

张少飞顺着苍鹰飞去的方向眺望,见山顶远方重烟深露处,有一青灰色瓦脊掩映在云海与茂密林中。

“啊,那不是一所寺院吗?”张少飞早就听乐敬辉他们说,山顶上有两座寺院——天露寺和岱山寺,寺里的住持道行颇高。

受一种莫名念头驱动,张少飞沿着迂回曲折的山间小道往上攀爬,转过一个高坡,眼前蓦然一亮:花岗岩石的山门,横匾上镌刻“天露寺”三个大字赫然入目。山门两旁镌刻着一副对联:

古涧寒泉听猿声

碧岫青峰卧烟霞

寺门前古木苍苍,有两棵百年菩提树,一任风霜侵袭,树身皴裂,带苍虬之劲,让这寺院更显幽玄、旷古。

几只白鹭,悠闲地翱翔于菩提树上。

天露寺与不远处的另一寺院——岱山寺遥遥相望。一山两寺,犹如双子星般屹立在天露山上。

对面山上的岱山寺是在唐贞观元年(627年)由定慧禅师筹款所建。

天露寺建在天露山第二高峰和第三高峰下游山腰坡地上。右前方有两个葫芦状的山峰,正面对着圣祖峰的山巅,后面正对天露山的主峰,这高处目穷千里,可以将整个新州大地一览无余。俯瞰四周,气象万千,风门坳、黄窝、葛冲、伍坪、甚至筠城也可尽收眼底。大地上河汉交错,阡陌纵横,良田片片,村舍点缀其间。

岱山寺位于通往开平、恩平的古驿道右侧处,定慧禅师将寺址建在这里是独具匠心的。他见后面还有天露山的巅峰作靠山,且觉得自己道行尚不足以抵达最高处,所以选址时留有余地:想到身后倘若有伟人出现,山峰的最高位应当留给他。

天露寺规模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寺院里每处都建得精巧玲珑,独具匠心。张少飞进了天露寺山门,环境谧静清幽。地面铺着天露山随处可见的石头,两旁是嫩竹修篁,草木葳蕤。九里香与丹桂散发出清香,沁人心脾,蝴蝶与蜜蜂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忙个不停。

一阵山风吹过,檐前吊铃的乐章,伴随着大殿传来一阵阵“梆梆”木鱼声,似是梵音呗呗。

四周的树木、竹林、花丛仿佛都在静静垂听,显得禅意幽幽。

有位满脸稚气的小僧迎了上来,双手合十,行礼道:“施主有礼。”

张少飞向小僧还礼后,道:“请问,住持可在?”

小僧手往内一指:“师父正在殿里诵经修禅。”

“谢谢。”张少飞轻步走了进去。

天露寺仅有僧人五个,住持是一位约四十多岁的禅师,长得面目清癯,瞳仁黑白分明,正在一边敲着木鱼,一边诵读经书。

中年禅师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见张少飞到来,右手放下木鱼槌,又将左手拿的经书放在案几上,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光临敝寺,蓬荜生辉。”

张少飞施礼后,直白道:“大师,我也是这山中之人,今天路经贵寺,见这里禅气袅袅,便前来拜会大师。”

“啊,原来如此。”中年禅师见张少飞满头大汗,扬手指了指对面的蒲团,“施主请坐。”

张少飞遵其所指,在蒲团坐了下来。

小僧送上香茗,置于张少飞面前的茶几上。

中年禅师:“施主请茶,这是我们寺院种的山茶。”

杯中热气袅袅腾起,一股清香在空气中弥漫着。

张少飞拿起茶杯,呷了一口,果然是清醇可口,齿颊留香,疲惫即消减了不少。

这山巅上所种的青茶,长期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与别处所出不同,也是合乎情理之中了。

张少飞饮过香茗后,与中年那位禅师拉过家常来。

张少飞向他行了一个大礼,问道:“请问大师尊号大名?”

中年禅师双手合十,还过礼:“贫僧法号如德。”

张少飞:“啊,原来是如德大师。听大师口音应是北方人士,请问大师祖籍何处?”

如德禅师扬手指向北方:“贫僧乃是河南商丘人氏。不过我离开中原已有二十多年了。”

张少飞不解地:“天地悠悠,红尘茫茫。九州大地山重水复,大江南北有无数名山大川,古刹丛林。大师你缘何从中原不远千里而来,独挑天露山这僻静之地来学佛修禅呢?”

如德禅师:“我到此处是大有缘由的。”

张少飞谦和地:“我在洗耳恭听。”

如德禅师眼睛眯定,回忆道:“贫僧在洛阳白马寺禅修时,朝廷执掌天象的太史令是我的同乡。一次,他前来求佛后悄悄对贫僧说,若干年前他夜观天象,发现一道白色祥光忽然从岭南直冲寰宇,熠熠生辉,久久不散。他既兴奋又困惑:这一瑞象,是一种千年不遇、万载难逢的大吉祥预兆,预示着一位名垂青史的伟人会在岭南现世。所以我离开东都洛阳,直指岭南。”

张少飞:“大师,你对此是如此执着与自信?”

“阿弥陀佛,人有人缘,佛有佛缘。修行全凭自我感觉,我此生注定与新州有缘。”如德禅师双手合十,侃侃而谈,“始祖昆仑山发脉出艮、震、巽三大龙脉。孔子止于泰山,老子止于嵩山。贫僧踏遍九州的万水千山,好不容易才来新州地域,白天登山寻龙,晚上查访当地人文动态。见南方巽龙走了两万里到了云雾山,再穿田过脉,走到了比云雾山高四十丈的天露山,便认定它是这里风水太祖山,也是九州龙脉的尽头——岭南苍龙窟。”

张少飞:“你指的是龙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