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封神:从吞噬补天石开始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阳谋 质子

但这又如何?

阐教一体,十二金仙都这么做了,名声已经坏了,云中子就算没做,外人也不会信他。

云中子心知此理,这才没有解释,直接掩面而走。

“未曾想,圣人道统也会做出这等事来。”

看着云中子远去的背影,西伯侯的眼中仍是不信。

但事已至此,却由不得他不信。云中子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他的态度,却已说明了一切,敖丙所言非虚。

正是因此,方才让西伯侯有些无法接受。那可是阐教,教导出他先祖轩辕人皇的至高道统,怎会如此,怎能如此?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西伯侯崇尚阐教,不是没有缘由的,轩辕黄帝曾拜阐教金仙广成子为师,就是最大的缘由。

能教导出轩辕黄帝的道统,谁会觉得它有问题?

“圣人弟子,也不见得全是善类。说到底,善恶这种东西,看得是人心,而不是出身。”

“若好人教导出来的弟子,一定是好人,那这天地间早就没有纷争了。”

敖丙在旁说道,他虽然存了离间西伯侯与阐教的心思,但他并没有骗西伯侯,说的都是实话。

所以,此事不能怪他,只能怪阐教自己屁股不干净。

“相国是来接我的吗?若是这样,请允许我先为这孩儿找一容身之地,之后再前往朝歌。”

西伯侯没有接敖丙的话,而是朝他请求道。

他认为,敖丙出现在这里,只能是来寻他的。担心他中途逃跑,所以特意寻来,亲自“护送”他前往朝歌。

“何须如此麻烦,将这孩子一并带入朝歌就是。大王欲封西伯侯为三公,许以人臣之位。”

“堂堂三公之尊,难道连一个孩子都养不好?亦或者说,西伯侯觉得朝歌是什么狼窝虎穴,不愿让这孩子随你一同入京?”

敖丙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有些不悦的朝西伯侯呵斥道。

朝歌乃天下之都,繁荣昌盛,为世间少有的圣地、神城,苍生无不心生向往。

可西伯侯倒好,对朝歌充满了抗拒,好似这不是什么宝地,而是狼窝虎穴一般。这等心思,当真可诛。

“相国言重了,只是这孩儿年幼,加上国事繁忙,留他在身边,恐无心照料。”

西伯侯见此,心中大骇,连忙解释道。

他是真的怕,敖丙与帝辛不同,帝辛不敢杀他,因为杀了他天下都要震动,甚至会逼反其余诸侯。

可敖丙不一样,敖丙要是杀了他,大不了辞官不做,然后,这事就过去了。天下诸侯不可能为了他和敖丙死磕到底,让他偿命。

因为敖丙比他重要多了,尤其是传下香火神道,诸侯皆得其利,仅此一点,便让天下诸侯不好责问他。

敖丙有恩于天下诸侯,西伯侯没有,这就是差别,足以致命的差别。

“这点西伯侯无需担心,这孩子到了朝歌之后,大王会下旨召集全天下所有的有德之士,共同教导他。”

见西伯侯服软,敖丙的态度也随之软化。

“召集天下所有的有德之士?”

“这……”

“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这孩儿何德何能,值得大王如此。”

西伯侯像是被吓到了,连忙拒绝道。

不怪他如此,实在是敖丙说的太吓人了。让全天下的有德之士共同教导一人,就算是王子,恐怕都没有这个待遇吧。

“西伯侯误会了,大王这么做,当然不可能只为令公子一人。事实上,这与我和大王准备推行的一个制度有关。”

“先前我和大王谈史,见天下诸侯,或多或少,都曾因传承之事闹得家国不宁,甚至是因此绝了社稷,实在让人心痛。”

“是故,我与大王吸取经验,决意定下一个标准,让天下诸侯学习,以杜绝嗣位之争。”

“这套标准就是立嫡立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西伯侯觉得如何?”

知道西伯侯在担心什么,敖丙笑着解释道。

“立嫡立长,这确实是个办法,但如何保证嫡长子有足够的能力继位呢?”

西伯侯岂会不知立嫡立长,这就是他周国正在执行的制度。也恰恰是因此,他深知立嫡立长制的弊端。

若嫡长子贤明,那问题不大。可要是嫡长子昏聩,那麻烦就大了,国家衰亡,只在旦夕。

“这就是大王召集贤德之士的目的。大王欲建一书院,以这些贤德之士为老师,然后命所有诸侯的嫡长子,全都过来学习。”

“嫡子无能,无非是教育的问题,既如此,那便把最好的老师全都集中在一起,共同教导他们。”

“如此一来,便是顽石也能开悟,何况是诸侯的子嗣。”

“而且,此举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加深大王与诸侯间的关系。”

“大王居中,诸侯分居四方,短时间内还好。可时间一长,大王与诸侯的后人常年不接触,关系难免变得生疏。”

“而让他们幼时与王子同在朝歌学习,有这份同窗之情在,还用担心他们日后离心离德吗?”

敖丙笑着说出了,盛行于后世春秋战国时期的质子制度。

先定下立嫡立长的制度,之后,再以学习的名义,将诸侯的嫡长子们,全都叫来朝歌。

这不就是变相的以诸侯嫡长子为质吗?只是名头更好听而已。

而且,自小就把他们叫来朝歌,由帝辛教导、养育。那他们与谁更亲近,还用说吗?

此举意在以最小的成本,加强对天下的统治。

“相国大智,吾远不及也。”

西伯侯沉默许久,方才佩服的说道。他不佩服都不行,就是尽他所能,至死都想不出这等妙计。

这就是阳谋,**裸的阳谋,明知是计,诸侯们也不得不跳。

立嫡立长,召有德之士教导诸侯子嗣,这两件事分开来看,都没有问题,皆是有利于诸侯之举。

可当他们加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直接就成了顶级的阳谋,让天下诸侯不得不主动献上自己的继承人,入朝歌为质。

西伯侯甚至还能想到,为了维护嫡长子的利益,接下来,大商肯定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嫡长子的制度。

如,嫡长子死后,父母要为其服丧。亦如,无故废嫡长子,天下可兴兵伐之等等。

总之,若以嫡长子为质,那肯定是嫡长子的地位越高越好。

不然,都威胁不到诸侯,还算什么质子。正因为轻易无法舍弃,这才能成为质子。

“西伯侯乃贤德之人,天下皆知,此次大王召你入朝歌,更是许以三公之位,目的,便是为了让你主持此事。”

“此事之重要,西伯侯不可能不清楚。如此不难看出,大王对西伯侯寄予了何等厚望。”

“同时,这也说明先前那些传言,如什么大王此次召你入朝歌,是为了杀了你,或者是囚禁你,皆是无稽之谈。”

“大王真欲杀你,又岂会对你委以重任?”

见西伯侯不再说话,敖丙主动谈及帝辛这次召他入朝歌的目的。

确实是为了囚禁他,乃至杀了他,但对外肯定不能这么说。实话实说,敖丙至今都觉得,大商杀西伯侯的父亲,手法太糙了。

要知道,那季历可是有功之人,就算要杀,起码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不是,哪能无缘无故就将人囚禁,之后更是搞个绝食而亡。

这不明摆着告诉世人,人就是我杀的吗?

杀人,也是要讲究策略的,尤其是对付西伯侯这种享誉天下的名人,更是不能随随便便的动手。

要想办法先坏了他的名声,之后再寻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这样才能动手。不然,很容易受到反噬。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敖丙现在,就是这么对付西伯侯的。

真以为敖丙敖丙交给西伯侯的,是什么好事不成?真要是好事,岂会留给他?

嗯,也不能这么说,确实是好事,但这是对大商来说,对诸侯就不一定了。

好端端的,让他们交出继承人入朝歌为质,他们能高兴才怪呢,指不定心里怎么骂人呢。也就是实力不行,否则说不定他们直接就反了。

无论如何,此事一出,诸侯心中肯定十分不爽。然大商势大,他们不敢得罪,就算不爽,也只能忍着。

于是,谁主持此事的,谁就倒了大霉,势必会被全天下的诸侯所敌视。

这才是敖丙让帝辛重用西伯侯的目的,让他来背锅。所有得罪诸侯的事,都让他来干。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将他推到诸侯的对立面。

而在分封制度下,一个与所有诸侯都敌对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造反成功,另立新朝的。

甚至于,主导此事后,就算帝辛有意放西伯侯回西岐,他也未必能回得去。

诸侯们是不会放过他的,等待他的命运,大概率是被帝辛推出去当替死鬼,以平息诸侯的怒火。

这样不仅杀了西伯侯,还败坏了他的名声,可谓一举数得。

“大王厚爱,老臣甚是惶恐。”

西伯侯心中又惊又怒,可面上却没有表露出分毫。以他的智慧,如何看不出敖丙的歹毒用意。

但就算看出来了,他也没办法拒绝,这是专门针对他的死局。同意,会被诸侯敌视。不同意,帝辛现在就能将他拿下。

大王如此厚爱,甚至不惜许出三公之位,这都拒绝,未免太过不识抬举了。死不至于,但被囚只能说是求仁得仁,无人敢为他求情。

“感谢的话,再见了大王之后,再说也不迟。”

敖丙笑了笑,变出一辆马车,邀西伯侯同行,与他一同前往朝歌。

他要亲自“护送”西伯侯。

此时西伯侯的局势虽然危急,但也不是没有破局之法。若是他中途出了点意外,受了伤,或是被人劫持,那确实就有理由不去朝歌。

为防这些意外发生,敖丙就只能亲自护送他了。

……

…………

而就在敖丙护送西伯侯前往朝歌之际,远在昆仑山的元始天尊,忽觉时机成熟,也该让天命之人入世应劫去了。

于是乎,他命白鹤童子叫来正在苦修的姜尚。

“你上昆仑几载了?”

八宝云光座上,元始天尊朝白发苍苍的姜尚问道。

说来也是怪异,身为弟子的姜尚,看起来竟然比身为老师的元始天尊还要苍老。

元始天尊为一面目威严的中年人,而姜尚,则是一白发苍苍的老者。很显然,他未曾得道,尚没有摆脱生死,这才如此苍老。

“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已虚度七千二百年时光。”姜子牙回道。

“昆仑何等宝地,为世间之最,你在此修炼七千二百年,仍无法得道成仙。可见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

“如今成汤数尽,周室当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求一世富贵去吧,也不枉你我七千载师徒缘分。”

元始天尊摇头说道,心中更是感慨连连。在昆仑山这种地方苦修七千年都没能成仙,只能说,不愧是天命之人,果真不凡。

“弟子是真心求道,还望老爷大发慈悲……”

姜子牙闻言,连忙哀求道。

“天命如此,岂得违拗?”

元始天尊不为所动。

“子牙师弟,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见姜子牙如此,南极仙翁开口劝道。他是外门大师兄,姜子牙乃外门弟子,平日皆受他管教。

事已至此,子牙无奈,只得收拾琴剑衣囊下山。而在拜别老师时,他忍不住跪地哭道:“弟子领师法旨下山,将来归着如何?”

元始天尊回道:“汝有天命在身,凭本心行事即可,时机成熟,自有机缘出现在你面前。”

他本想指点姜子牙几句,但如今天机越来越混沌,什么都看不清,他反倒不敢指点了。生怕说错了,在弟子那里落了面子。

“是!”

子牙拜了拜,下山去了。

姜尚姜子牙,姜姓吕氏,炎帝后裔。

上山之前,他本是吕国贵族,可待他下山,已经是七千年之后,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曾经的亲人皆已不见。

他无处可去了。

恰好,这个时候有消息传来,说大王欲召集天下有德之士,建立一书院,整合人族智慧,以教导王孙贵族。

姜子牙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便有了主意,动身朝朝歌赶去。

他临行前老师有交代,让他辅周灭商。然周朝最重出身,他若想受到重用,必须得先积累到足够的声望才行。

而大商新建的书院,就是他积累声望之地。天下有德之士齐聚一堂吗,待他拔得头筹,此后天下谁人不识他?

今天我算是开了眼

竟然不让加人

酒店规定,一桌十个人,就必须十个人,不能加人,只能加桌,让另开一桌

我简直想笑,参加婚礼,不是想坐几人就几人?

酒店搞这一出,简直想把人气死

服务员还赶人

最关键的是,菜还特别的难吃

一千八一桌,还不如超市里买的预制菜,简直离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