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滕王阁前传 > 15商道之臻

滕王阁前传 15商道之臻

作者:西马女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元婴与卢承庆跟着廖兰在僚人的所有经营场地观摩了一圈,而后回到酒楼包间里煮茶喝茶。

廖兰的弟弟名唤廖浪,被廖兰叫来给他们煮茶,伺候几个人喝茶。

“滕王殿下、卢长史请喝茶。”廖兰亲自给两个人盛茶。

洪州城官方的一把1手二把手都在廖氏商行做客,廖兰大眼睛笑成一条缝了,。

“小娘子这茶看着就香,我得好好尝尝。”卢承庆笑呵呵地接过茶碗,端起来喝了一口。

整个观摩过程下来卢承庆是大体看明白了,李元婴对廖兰并没有非分之想,倒是廖兰对李元婴热情似火,人都快贴到李元婴身上了,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卢承庆也知道楼兰公主尼露拜尔也不是善茬子,这是要上演两女争夫吗?好戏码!嘿嘿嘿嘿……光是想想卢承庆就觉得都督府会鸡飞狗跳墙,他就有些幸灾乐祸,笑眯眯地端起茶碗一口干了,咦,味道真心不错,又要了一碗。

“多谢卢长史盛誉,卢长史喜欢待会我给您包一些带回去喝。咯咯咯,只是不知滕王殿下对我们廖氏商行的经营有什么好的建议,还望不吝赐教。”廖兰笑眯眯应付完卢承庆,转头看向李元婴。

“马马虎虎吧!廖氏商行的营生勉强够你们廖氏的族人吃口饭的,想要衣食无忧就不可能了。”李元婴喝了口茶,看着廖兰,淡淡地说道。

“滕王殿下何出此言?”廖兰闻言愣住了,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她下意识地皱皱眉头看向李元婴。

原先她觉得李元婴有可能应付她,会随便说两句敷衍的话了事儿,但是她恰恰没想到他能如此评价。如果不是李元婴四平八稳的坐在那里认真讲话,她都以他故意在侮辱他们。

廖氏商行现在在她廖兰手里已经得到极大改观,收入已经超出以前不知凡几,山里族人的生活虽然无法跟洪州城的人比,但是至少这几年没有人因为缺少粮食饿死。

“小娘子,先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说。我先问你,你廖兰是廖氏商行的大管事,廖大管事认为经营什么最赚钱?”李元婴放下手中的茶碗,十分认真地问廖兰。

“酒水,不对,是盐,不对不对,是香料,也不对……”廖兰说到最后不说话了,她不知道到底该说啥了。

刚听到李元婴的问题,她下意识说出是酒水,她经营的廖氏商行最赚钱的是酒楼,酒楼主打的是僚人的特色酒水。说出酒水后她立马觉得不对,她的酒水是卖得很好,赚钱不少,可是跟洪州城的大盐商比起来,她那酒水赚的钱都算不上九牛一毛,因此她又给出了盐的答案,洪州的盐商都富得流油,说出盐后又觉得西域人运过来的香料卖价很高,那些香料商人应该一个个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但是又一想也不对,好像那些香料商人大部分人跟唐人普通百姓并无两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活得也很艰难,想来想去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好眼巴巴看着李元婴。

李元婴看着廖兰的眼睛,他目光很是清澈:“廖大管事说到了盐,我们就来说说盐,洪州产盐,洪州人氏也有很多贩盐的,他们都赚了大钱,然后回到洪州他们买房子、置地、修建高门大院、纳妾、修建祖坟,为子女请老师等等,各种摆阔气。因此,我们可以说经营盐很赚钱。”

廖兰听了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刚才她也是这么想的,想到了洪州城盐商们发家后的种种行为,无一不彰示着有钱。

“作为蛊王大尊的得意门生,我想廖大管事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你肯定知道扬州城,顺着长江往东去的一个城镇。扬州那个城镇并不产盐,然而在那里最赚钱的一个生意是贩盐,大唐经营盐的大商号都有人常驻,扬州城盐的交易量在大唐排名第一,长安城都比不上,这是为什么?”李元婴的眼睛凌厉起来,仿佛要看穿廖兰的心底。

“为什么?”廖兰两眼火热地回应李元婴,身子不由自主往前靠了靠,她也想知道这个答案。

“那是因为消耗量大呀!每个人每天可能就需要吃下去这么一小撮盐,”李元婴说到这里,举起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搓了搓,朝廖兰比划一下,“这一小撮量真心不大,要是两个人呢?三个人呢?一百个人呢?那么量就很可观了,要是一个县的人呢?一个州的人呢?整个大唐的人呢?那数量更是可观了。盐,每家每户每个人每天都要食用,贩卖食盐每天能卖出去,赚到钱。对比之下,西域来的香料珠宝,香料的确卖得价高,可是他们能卖多少?一车一车的?珠宝能天天卖?今天一个夜明珠,明天一对猫眼石?”

“好像不能!”廖兰高兴起来了。刚才她自己也想到香料珠宝。

“茶叶呢?江南产茶叶,江北不产茶叶。江北各州人口众多,他们又离不开茶叶,江南的茶叶就能卖到江北去;过了江北翻过长城再往北去是草原,草原上有突厥人、回鹘人、靺鞨人、契丹人,他们都是以肉为食,顿顿,天天吃肉,夏天还好,到处能到菜,到了冬天因为吃不上一口青菜他们都拉不下屎来,那难受劲儿,我可是亲眼见过,那要是饭后来上一壶茶,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拉屎不要太爽。你来说说茶叶到江北会是什么价?会卖掉多少?到草原上会是什么价,那又会卖掉多少?”说到这里李元婴又是一连串的发问。

看似是在发问,可是每一个发问都不需要答案,答案是人都能想到。

提到突厥人,李元婴想起了突厥族的那个李思摩兄弟,突厥名字叫阿史那思摩,被二哥赐姓李,改叫李思摩。在金州的时候跟李思摩兄弟做生意真的令人怀念呀!茶叶盐什么的李思摩都从李元婴这里购进,牛羊什么的李思摩都倒卖给李元婴卖到中原区,生意顺畅的不行,他们俩说好的好兄弟一辈子,可是李思摩兄弟真不仗义,趁李元婴不知道,一句话没留偷偷地跑到长安城去找二哥,跟着二哥找高丽棒子打架,还给人打死了,现在想想都心痛。

廖兰听到李元婴说道拉屎脸色不由得一红,见李元婴说的认真她就知道不是故意那样说,说道最后赚钱她也跟着高兴起来。

最为关键的是在李元婴的引导下,她终于想通了其中的关节:香料宝石数量稀少,一年能产生多少香料?能找到多少珍宝?而盐呢?大唐能产盐的地方太多了,茶叶就更别提,年年产新茶,源源不断。

长安城的很多人都看到了西市的胡商香料、奇珍异宝卖价很高,动辄黄金百两,黄金千两,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东市商铺日积月累下来的万贯家财?李元婴出宫后住在平康坊,平康坊靠近东市,李元婴从小没少见东市富得流油的商户。

你觉得长安城东市一个卖馍的小铺能赚多少钱?卖馍小贩全家吃穿用度不比正七品以下的官员家差,官员家的人都不一定比小贩家的人吃饭能吃得饱。

“所以,就像盐和茶叶这种需要的人多的营生才是最好的营生。”李元婴伸出两根手指敲敲廖兰跟前的桌面。

“是是……”廖兰连忙点头。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洪州城,站洪州城往北过蓝武官道能去长安洛阳,往西逆流而上能去益州,往东顺流而下能去扬州,往南拐过大庾岭能到蕃州,处于这样水陆交通咽喉上,洪州城能把货物销往大唐其他地方、销往其他王朝、销往海外,你们廖氏商行却只在洪州城做生意,跟洪州城的老百姓争夺那点微末红利。我说你们廖氏商行的营生勉强够你们廖氏的族人吃口饭的,不可能做到衣食无忧,还冤枉你们廖氏商行了,冤枉你这大管事了?”李元婴有些恨铁不成钢。

“我……”廖兰想反驳又不知道说什么。

“那再看看你们经营的货物,除了酒和茶叶,其他就是各式各样的山货,各种只有山里出产、洪州城附近出产不了的山货。你们僚人的猴儿酒和高山茶叶都能盈利,尚且不说,你们的山货就那样随便扔在一起打包往外卖,你可知道这些山货有一些卖给别人,别人倒手能卖出去十倍的红利去?比如你们那猴头一样的蘑菇,你们翻倍卖给我,我转手到长安能三十倍的卖出去。懂行的人知道你们僚人不善经营,不懂行的还以为你们是善财童子,是冤大头呢!说实话廖大管事,你们僚人手握金娃娃饿肚子让我很是心痛。”李元婴痛心疾首地摇摇头。

这次廖兰听了却是默默地摇摇头,武德年间洪州发生叛乱,窦轨郭行方率军来平叛乱,僚人并没参与叛乱,唐军依然没收了廖氏商行的全部财物,羁押发买了廖氏商行僚人,到现在还有好多僚人没被寻回。直到贞观年间,廖氏商行在洪州城再次成立,僚人再一次走下山跟山下的人做生意,鉴于以前种种,重建的廖氏商行售卖这些货物。

廖氏商行规模小,经营范围小,对商业上一些认识不如李元婴,廖兰并不否认,可是僚人住在山上,跟山下的人打打合合几百年了,他们如何能安下心来经商,如何像其他大商号那样形成百年的经商积累?她如何不想像其他山下人一样精于经商?是各种条件不允许。

在李元婴看来廖兰经营的廖氏商行的生意一塌糊涂,他却不知廖氏商行上一个大管事还不如廖兰呢!至少廖兰每年都能给山上的山民买回去粮食,山民再也没有饿死过一个人。上一个大管事弄不回去粮食的年头很多。僚人饿死的常见,小孩子普遍面黄肌瘦,那才是真的惨淡光景。

低头思索良久,廖兰抬头直视李元婴:“滕王殿下认为我们廖氏商行该如何做?”

这一刻的廖兰无比认真,收起来了所有的嬉笑,就像是一个学生在毕恭毕敬向恩师求教。

“停业整顿,然后做好三件事儿再营业。”李元婴举手伸出三根手指。

“哪三件?”廖兰眼中精光一闪。

“第一件事,除了酒肆生意,其他营生关门歇业,将极品猴儿酒封存起来,将同猴头蘑菇样珍贵的山珍都挑出来,高价转手给其他商行,剩下的再卖给洪州本地人;第二件事儿,就是这茶叶,”说到这李元婴放下手,用手指点点茶锅里,“我尝过了,这茶叶有一种独特的醇香,这是洪州其他茶叶所不具备的。不信你可以问问卢长史,卢长史是此道高手!”

李元婴不没有急着说出第二步如何走,而是跟廖兰强调他们廖氏商行茶叶的珍贵之处。

卢承庆闻言也是点点头:“廖氏商行的茶叶清香悠远,做成汤茶后不失去本色,入口甘冽之色绵延不断,此中极品长安的贵族们肯定会喜欢的,可做为士大夫们馈赠佳品。”

刚才卢承庆可不是仅仅跟廖兰说笑,他是真的发现茶叶的不同之处,这一会儿的功夫他都两碗汤茶下肚了,眼前的是第三碗。

廖兰闻言眼中精光四射,没想到他们山上的茶叶如此珍贵,他们商行一直以来将其低价售卖洪州当地人,以为当地人是看中茶叶价格低廉,原来是看中的茶叶本身。看来僚人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过转念一想她又乐了,西山白鹤岭上到处都是这种茶叶的老茶树,每年僚人都会采摘了晾晒储存在山洞里,新茶压旧茶,存货多得是呢!

李元婴继续说:“这种茶叶我看了只是简单晾晒就如此味道,要是跟其他茶叶那种精细加工,味道会更上一层楼,届时将这种茶叶高价转卖给其他商行,由其他商行到卖出去。”

“这第三件事儿就是在你们僚人中寻找伶俐有担当的人,跟其他商行组成商队走货。没货可走,给别的商行保驾护航也成。你们要走出去,只是呆在山上和洪州城里能见识到什么?!”李元婴伸出第三根手指头。

廖兰闻言苦笑着摇头,他们也想走出,可是他们走出很难:“滕王殿下,你说的这些我都能明白,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没人,洪州城也没有商行愿意跟我们交易。”

廖兰的意思他们僚人不会甄别货物,毕竟他们僚人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上,唯一的对外交际就是下山售卖货物。就更别提商队走货了。

至于其他商行,都跟世家大族相关,世家大族对僚人持有敌对态度。去跟他们交易,僚人卖货被盘剥的很厉害,僚人宁愿自己售卖都不愿意跟世家大族交易。

“我们蝴蝶商行有人呀!只要你愿意今天我就能安排人来,你们的货物也可以转卖给我商行,像这种茶叶你们可以跟我们商行组队走货,我们商行帮你们卖货,你们僚人的骁勇善战是值得合作的。”李元婴毫不犹豫地说。

“真的吗?”廖兰和廖浪姐弟俩闻言是欣喜若狂。

商队走货可不是单人独骑走江湖,本领高强的人谨慎一些可以走南闯北,能够做到随遇而安;商队走货,人吃马嚼、山高水长、人情世故等等复杂得很,一个考虑不到就会血本无归。只是本领高强的真不一定能做好商行。

“这还有假,回去我就安排蝴蝶商会的人过来,商量好价立马货款两讫,跟蝴蝶商行做生意肯定比你们自己售卖盈利更多。”李元婴端起茶水喝完,又要了一碗。

“滕王殿下可不要食言而肥!”廖兰又给他盛了一碗,笑着递回去。

“不会。李某人在做生意上同伙伴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不诓骗!金字招牌!”李元婴接过茶碗放下,往前探探身子,“小娘子,你看咱们要一起做生意了,那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廖氏商行是为了发财还是什么?”

廖兰迟疑一下道:“自然是买粮食,山上条件差种不出粮食。我们只好拿我们山上的东西售卖后换取粮食。”

这事儿洪州城路人皆知,廖兰也没隐瞒李元婴。

“那你们为什么不下山开荒种粮,据我所知鄱阳湖边、西山脚下,鄱阳湖畔有诸多荒地可以开垦,我留意过洪州的土地很适合耕种,开荒种地所得粮食不比经商购买粮食更为容易?我感觉你们绕了一大圈呢!”李元婴有些疑惑。

“这就得问我们的卢长史了,卢长史治理洪州时间长,他最清楚了。”廖兰闻言翻了一下白眼,大眼睛翻白眼别具风情。

别人翻白眼大多是生气,做丑态,表示不忿或者俏皮,廖兰翻白眼,那是妩媚,意思在场的人都明白。

“哈哈哈,我可以理解为小娘子在大都督跟前告我的状吗?”卢承庆先是哈哈一笑,而后脸色略显尴尬,“我和吴都督不是没有敦促此事,廖王也是相当配合,派人下山开荒,开荒的时候没什么事儿,开荒后生地变成熟地就会有人来抢夺土地,官府插手都难以制止,这里有各乡村民的原因,也有当地大户人家的原因。僚人都没有造册,又不能分公田。所以,洪州的开荒制度很难在僚人中开展。”

李元婴听完,用手轻轻敲击桌面,他明白其中的原由,在大唐僚人属于流民,不造册,不交税。不造册公田分不上,又没有私田,开荒土地被夺。这还真是个难题。

“明年,我以都督府的名义开荒,我可以划出一肥沃的地给你们僚人耕种,前三年不交税,稳定耕种五年者办理地契归耕种者所有。”李元婴给出一个方案。

“我再加上一条,明年是第一年,洪州官府出种子和耕牛,你们出人耕种,收获的粮食归你们所有。从第二年开始你们自己想法。”李元婴觉得诱惑力不够,又追加了一条。

“好是挺好,可是滕王殿下能在洪州任职多长时间?不会转过年来又调到别的地方去了吧?”廖兰有些迟疑。她可是了解过李元婴的过往,滕州和金州都呆了多年,在苏州任刺史一职不到一年。

“我要是在洪州不想挪窝,就是李治来了也白搭。”李元婴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我可以作证,滕王殿下不是在吹牛。皇室中殿下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先皇在位时就是如此。”卢承庆立马出声。

先皇李世民的名声那可是响彻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还有长城内外的。

“可是我还是想做滕王妃。”廖兰思索再三,忽然展颜一笑。

那意思是相当明白,你们说的我不信,我们僚人上过当。

“你就那么喜欢给人当小?你可是堂堂的返虚境的高手!我能理解你为了族人守在这个廖氏商行,我可是理解不了你给人做小!”李元婴目光不善地看向她。

“楼兰公主不是也没有被册封嘛!她不照样是小,她也是返虚境呀,我也没见你苛待过她。”廖兰毫不畏惧,迎上李元婴的目光。

俩人彼此对视有一刻钟,李元婴长叹一声,“小娘子,你不要开玩笑了,麻烦你转告廖王,僚人耕种的人多了可以自行建立村落,村正你们自己定,报备给洪州府即可,洪州府会派专人开办官学,村民的孩子都可以去上学启蒙,免除束脩,优秀士子可以在洪州城任职,也可以推荐参加乡贡。”

廖兰心中大动。李元婴建议他们下山耕种的时候她有些心动,虽然他们开荒吃过苦头,但是机会来临他们还是想尝试的,李元婴在开荒的基础上又给了种子又出更牛,她差点就出口答应。不过她还是忍住了。当李元婴说可以给僚人村落的孩子开办官学。她彻底信服了。

“滕王殿下,给了这么多好处,我们僚人需要付出什么?殿下不会无缘无故的帮我们吧?”廖兰吐气如兰,笑眯眯地问。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李元婴伸手从怀里掏出从吴黑闼那里得来粮仓图,铺在桌子上,“廖王那里应该也有一份,我想要要这个。”

廖兰笑笑没说话,伸手从衣袖处撕下一片布,材质跟李元婴那个一样,上面也是类似图案。

李元婴大喜,将两张图贴放在一起看了半天,布上的图没有构成什么明显图案,研究半天没能看个所以然。

一旁的卢承庆也没发现什么端倪。

李元婴低头沉吟良久,方才抬头:“小娘子,你们僚人没有士子,作为蛊王大尊的弟子你应该读过书,应付一些读书人应该没问题,后天都督府举行文会宴,小娘子可以以士子的身份出席,如若想在洪州城任职我可以给你安排职位。”

“啊!”廖兰手捂嘴惊呼一声。

僚人是山民,大部分人没读过书,僚人首领的子女都读过书,最低也是启蒙,能够识文断字的。只是山民生活洪州没有地位,饱受当地世家大族的排挤,她若是能在洪州城谋个一官半职,那是开了僚人的先河,进入大唐士大夫阶层。

“你弟弟人很不错,为人朴实、识大体、知远近,可先入都督府做个功曹,明天就可去报道。”李元婴指指廖浪。

廖浪蒙了,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他能去都督府当差。

三四百年来,江右的僚人跟北方来的人先是和平相处,后来发生争斗,僚人不敌,有一部分上山做了流民,一部分留在山下跟他们继续争斗,久而久之慢慢融合到北方人中,然后他们又开始跟山上的僚人争斗,双方争斗过无数次,也合作过数次,王朝更迭他们跟随山下打过仗,可是从来没人获得官职,合作的时候都是被人当枪使,使完了给一些酬谢拉倒,从不许诺官职,一次都没有。现在只要他愿意,明天就可以成为大唐的功曹。

廖浪的反应也是廖兰的反应。她是返虚境高手,放眼大唐投入哪个势力都会被重用,但是在洪州城当差那就不一样了。她能挺直腰杆正大光明地为西山僚人保驾护航。

“滕王殿下,我弟弟的事儿我需要考虑一下,文会宴的事儿我答应了,需要我做什么?”这个时候的廖兰反而坐直了身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