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第一百零九章 孙权鲁肃再图它谋

三国之银狐 第一百零九章 孙权鲁肃再图它谋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东与刘备沈晨不死不休?

听到这句话,本就已经心力憔悴的鲁肃十分着急。

但他又知道孙权是在盛怒之下失去了理智,所以不得不耐心劝道:“吴侯,还请听我一言。”

孙权双目泛红,一拳砸在了身前的桌案上,扭过头去,眼里已经是闪烁着泪花。

鲁肃说道:“吴侯,此战非公瑾之罪也,也非我们谋划不得当,乃是天意如此。还有不说东南风,便是那江夏水师的船只,吴侯也是看过的。”

“难道天要亡我们江东?”

孙权眼含热泪,悲愤欲绝,那江夏水师的船只他看过了,竟是巧夺天工般采取了脚踏驱动,在船只左右两侧以及后方增加了车轮和螺旋桨,加上顺风顺水,速度奇快,令周瑜没有反应过来。

最重要的是,谁能想到江夏水师有这么多钢铁,居然能够打造出那么多用于捆绑车轮、螺旋桨、脚踏链的铁器,以至于让江东水师的进攻功败垂成。

只是孙权不知道的是,大时代背景下不缺巧夺天工的人,桨轮船不一定是在唐朝之后发明,只是因为唐朝出现了灌钢法,钢铁产量飙升,因此解决了隋唐以前急缺的钢铁,从而完成了技术革新。

另外也正是桨轮船的出现,让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划船的船舱不需要那么多划船位,节省了一定的空间,使得原本历史上只能载二三百人的艨艟斗舰载得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周瑜只抢了沈晨三分之二的船只,再加上程普以及朱然保下来的那些船,却能够带着三万左右的人马撤回去的原因。

鲁肃沉声道:“天时地利人和,天不遂人愿,但人强胜天。只是公瑾虽强,沈晨亦不弱而已。所以此战既然已成事实,吴侯就不应该丧失理智,盲目出兵报仇,而应该卧薪尝胆,如勾践般忍辱负重,先恢复江东实力,再伺机而动,以图它时。”

孙权慢慢冷静下来,他历史上就是个能屈能伸的人,《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就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因此愤怒过后,自然也该恢复理智,听从鲁肃的明智建议。

他满含热泪地说道:“如今公瑾已经走了,我身边就只剩下子敬了,还请子敬教我,我该如何才能守住父兄留下来的江东基业。”

鲁肃说道:“自然是与刘备求和。”

他继续道:“我们当初起兵,是以讨伐黄祖,为乌程侯报仇的名义攻打江夏水师,并未与刘备交恶,眼下刘备虽然与曹操在南阳对峙,然沈晨此刻必然北上襄助于他,曹操主力没有南下,退兵在即,到时候刘备得了整个荆州,实力强大,我们就在邻侧,若是交恶的话,恐为其所害。”

孙权握紧了手,没有说话。

鲁肃又说道:“而且我们虽然遭受重创,可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趁着现在曹操还未退兵,刘琮也未被刘备歼灭,趁机要求刘备兑现承诺,找他借荆南,打交州!”

“借荆南,打交州?”

孙权诧异。

“不错,当初刘备与我们结盟,答应将交州赠与给我们,如今交州却为吴巨、士燮等流占据,自然要兴兵讨之。”

鲁肃点点头道:“然从江东无法出兵交州,便要借荆南诸郡为根基,以方便运输粮草,从湘水南下击之。此时我们虽被打败,但刘备也在夺取荆州的关键时刻,为避免陷入三面作战,他应该会答应。”

鲁肃又道:“一旦借到荆南,便借荆南土地人口壮大自身,再训练士卒,厉兵秣马,等待何时的时机,北连曹操,西连张鲁刘璋,自荆南与江东同时出兵,共击刘备,未来也许还有余地。”

孙权眯起眼睛,摸着下颌已经长出来的胡须,细细思索。

鲁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当初缔结盟约的时候,孙权是和刘备结盟,而不是和刘琦结盟。

现在荆州内部势力有三股,刘备、刘琦、刘琮,三刘争夺荆州。并且刘备和刘琦还是联合状态,只是在孙权等人看来,消灭刘琮之后,刘琦应该不是刘备对手,荆州必然被刘备所得。

所以最早的时候,他们在缔结的盟约当中就提前设坑,既只与刘备结盟,答应在刘备与蔡瑁决战之前,不攻打江夏。

实际上他当时也很难攻打江夏,毕竟江夏水师一直在防备着他们。

因而干脆做个顺水人情。

事后想着如果刘备和蔡瑁拼个两败俱伤,并且驻扎于江夏的江夏水师也行动了,被蔡瑁的长江水师牵制了的话,他们就能够以攻打黄祖,为孙坚报仇为名,趁机偷了江夏水师,削弱荆州的实力,同时联合曹操,瓜分荆州。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蔡瑁眨眼间就没了,想象中的两败俱伤根本没有出现,直接就被人家数路大军联合行动,一起给歼灭掉,以至于江东失去了最佳进场的时机。

但后来不想入场也不行了,毕竟他们不来的话,那么曹操也不会来,刘琮抵挡不住,刘备得到一个完整的荆州,将会非常可怕。

因此孙权立即以报父仇为名,进攻江夏水师,在他想来,至少也要把江夏水师给处理掉。

而曹操牵制住刘备,这样荆州势力就变成了五股。

这样一来,按照孙权的设想,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曹操击败了刘备,得到南阳,周瑜击败了江夏水师,再吞并刘琮,把除南阳以外的荆州全得在手里。

虽然南阳丢了,可只要有扬州和荆州的底蕴,趁着曹操还在收复北方之际,未尝不能将来把南阳夺回来。

甚至孙权还幻想过,如果等美梦成真,等得到荆州之后,就立即进攻川蜀,把整个南方握在手里,然后出兵夺回南阳和淮南地区,北上一统天下,成就一番帝业。

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周瑜出师未捷身先死,洪口一战整个江东的精锐士卒损失了五分之二,剩下的也不过是勉强逃回来,而且军心士气跌落至谷底,甚至还有很多人产生了畏战情绪,令江东损失惨重。

那么在面对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孙权就必须要考虑如何才能挽回这样窘迫的局势。

鲁肃认为,他们最早是与刘备结盟,攻打的也是刘琦,所以他们与刘备还未交恶,而刘备与他们缔结盟约,当初答应好将交州给他们,他们自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对方实现诺言。

可现在刘备还在跟曹操打仗,交州刺史赖恭被苍梧太守吴巨驱逐,吴巨以及交趾太守士燮是跟着刘琮的,刘备现在肯定没办法顾及交州。

因此鲁肃提出,孙权可以向刘备提出要交州的要求,刘备现在肯定没办法给,那么他们就自己去拿。

如何才能拿到呢?

自然是进攻。

刘备也必然乐意见到江东兵马攻打交州,这样他就少了后方一个威胁。

可从江东进攻交州又没办法过去。

那么鲁肃就向孙权建议,可以顺便找刘备借荆南,并且以孙刘联盟抗曹为条件,只要把江东、荆南、交州连在一起,他们就能招兵买马,休养生息几年,又能壮大起来。

到时候再行背刺,谋夺荆州!

只是听到鲁肃的建议,孙权还是有些迟疑,说道:“我败之后,曹操肯定知道分取荆州无望,刘琮无能之辈,绝非刘备对手,等到曹操刘琮不能威胁到刘备,他难道还会答应以前的条件吗?”

鲁肃笑道:“刘备以仁厚信义立世,当初签订盟约,都写有契书,他若是不允,只需要将契书上交朝廷,曹操绝不会放过打压刘备名望的机会,到时候以天子之名,昭告天下,告诉世人刘备言而无信,那他积攒多年的名望尽失,孰轻孰重,刘备自然知晓。”

“可即便是如此,他也不一定会答应把荆南借给我们。”

孙权摇摇头道:“若是跟我们说,交州让我们自取,唯有荆南不借,他也站得住理由。”

鲁肃笑道:“刘备不会如此短视的,我们虽然新败,但刘备也必须要安抚好我们,毕竟我们还有三四万人马,再休养生息一两年,招募新军,加紧训练,又能备齐数万大军出来。刘备即便是得了荆州,他下一步应当如何呢?是攻打我们吗?”

孙权皱眉道:“难道不是?”

鲁肃摇摇头:“自然不是,曹操还在收复北方,然曹军依旧会在南方布置大量兵马防备,所以刘备即便是得了荆州,也不能北上。我们江东占据天险,虽新败却依旧有防御能力,他唯一可取的地方,便是益州巴蜀。”

“益州巴蜀?”

孙权摸着下颌胡须眯起眼睛。

“正是,此时益州内乱,张鲁与刘璋互相争夺,眼看两败俱伤,刘备不可能不想着从中渔利。”

鲁肃继续道:“而且相比于益州,荆州之地,唯有南郡和南阳才是重中之重,荆南也就只有长沙郡好一些,其余形同春木枯枝,用意不大,为了稳住我们,以方便他取益州,刘备不会不答应,何况他还得面临曹操的威胁。”

“因而以肃之愚见,刘备很有可能答应,即便是不给长沙郡和武陵郡,只给桂阳和零陵二郡也是极好,那零陵郡人口数十万,还产诸多矿石,若得此郡,征收粮草矿物,滋补江东。”

“最重要的是眼下刘备还在跟曹操打仗,虽说曹操可能会撤退,但毕竟现在还盘踞南阳,威胁到他,所以为避免我们再卷土重来,以此稳住我们的可能很大。”

“只要刘备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们借机壮大自身,待到刘备进攻巴蜀,后方空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荆南与江东同时出兵了。”

“到时候荆州唾手可得,即便最坏的结果刘备得到了巴蜀,也是三分天下之势,而曹操眼下连幽州都尚未收复,得并州、关中、西凉之日遥遥无期,趁着他忙碌于北方之时,吴侯依旧能进攻益州,得到整个南方,从而与曹操二分天下。”

还有机会二分天下?

一番分析,让孙权一下子明了了许多。

因为鲁肃确实说得没问题。

现在江东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元气。

等到恢复元气之后,再考虑谋夺荆州的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恢复元气呢?

当然是开疆拓土。

地盘大了,治下人口就多了,粮食和兵源自然也就有了。

恰好眼下就有个机会。

刘备答应孙权把交州给他们,现在曹刘打仗,趁人之危,借此要交州和荆南,也许能够成事。

想到这里,孙权点点头道:“子敬之言,甚是有理啊,我即刻派人出使刘备?”

“不急。”

鲁肃忙摆手说道:“吴侯,在此之前,还有两件事。”

“何事?”

孙权问。

鲁肃略微有些尴尬地说道:“第一件事,就是此事不能太明显,以防止被刘备看出端倪,因此我们必须卧薪尝胆,姿态要摆足,还请吴侯修书一封,不要提及此事,只说公瑾病故,江东要治大丧,告知刘备即可,刘备必然派人来吊唁,便可以趁机商谈。”

“唔”

孙权知道鲁肃的意思,就是在刘备面前放低姿态,简单来说就是装孙子,这事虽然屈辱,可一想到当年勾践为了复仇,连粪都尝过,这点屈辱又算什么?

所以他仅仅沉吟了几秒钟,就说道:“好,就依子敬之言,第二件事是什么?”

鲁肃就说道:“为了麻痹刘备,让他觉得我们真的怕了他,以后绝不会再进攻荆州,还请吴侯与刘备和亲。”

“和亲?”

孙权抚须道:“刘备与我父亲早年同时起兵讨伐黄巾,也算是我的叔伯辈,听说他有两个女儿,正是二八年纪,嫁给我的话倒也算是门当户对。”

鲁肃就更加尴尬了,说道:“吴侯.”

“嗯?”

孙权诧异道:“我娶他女儿,难道还不行吗?”

鲁肃摇摇头道:“终究我们新败,求娶刘备的女儿没有那份底子,还是应该嫁女出去最好。”

“嫁女出去?”

孙权脸色大变,说道:“听说刘备的儿子阿斗才一岁?”

建安十一年的时候,刘备屯兵临湘。

当时见到寇封很是喜欢,本想纳为义子,没想到传出甘夫人怀孕的消息,于是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等到第二年,也就是去年建安十二年,甘夫人顺利诞下一子,因甘夫人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生下来的孩子小名阿斗,到今年也不过一岁半左右。

所以如果嫁女出去,阿斗那条件,根本不可能娶妻,刘备又没有其他子嗣,难道?

“不是嫁阿斗,是嫁刘备!”

鲁肃轻声说道:“也唯有如此,才能取信于他,将来他出兵巴蜀,谋取益州之时,有夫人为内应,到时候.”

孙权握着的拳头就更紧了。

孙氏当中,现在妙龄未嫁女子,只有他的妹妹孙尚香。

可刘备比孙尚香大二三十岁,把妹妹嫁给与他父亲同辈的人,这份屈辱,怎么能夷灭得了?

怎么说呢,对于江东军逃跑的事情我其实也做了很多铺垫了,这里不想再解释了。本身一战消灭敌人五分之二的兵力,已经非常夸张了,赤壁之战曹操主力都没有损失多少。

大家说的船装不了那么多,上船秩序问题,书里也解释过,因为我是根据记载船只荷载人数来判断的,也说过程普有一部分船,朱然保下了部分船,再加上江东军抢的一部分船,勉强是够装三万人回去的。还有抢了一部分船后,江东军用弓箭击退了主角追兵,掩护队友上船。

至于为什么不追,是因为船被抢走一半,没法追了。

而且我还得为剧情服务,真把这些人全歼灭了,江东基本就完了,等刘备拿了荆州,随便派几万人就能灭了江东,到时候还怎么再来一次大的呢?

所以我得保留江东火种,之后来把大的,一次性给他搞完才是正路。

大家说是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