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第四十章 战术反制

三国之银狐 第四十章 战术反制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色已经越来越暗,接近人定初时,皖口城内的守军都已经很疲惫。

他们的士兵人数总共也就一千多人,而城外的敌人五倍于己,再加上被敌人打到老巢门口,军心士气其实非常低。

鲁肃脸色极为严峻地站在城头上,此时韩当正在召集士卒训话,鼓励士卒,努力提升将士们士气。

主要也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敌人会忽然出现在后方的皖口,这不免让他们心中产生疑惑。

难道.

前线周瑜出现了问题?

黄祖撤兵的事情,完完全全是一个陷阱?

不对。

如果是个陷阱的话,那么此时就不应该是敌人的一股数千人小部队进攻,而是大举进攻了。

黄祖应该不会蠢到在没有打败公瑾之前,冒然派数千人过来惊扰他们。

所以很大可能,应该是水军那边出了问题,毕竟派过去的只是牵制敌人水军的部队,如果遇到黄祖的一部分水军的话,也许..

鲁肃思索着。

他不认为是周瑜的计划出了问题。

因为黄祖的动向他们早就已经查探清楚,是兵分三路。

所以当时江东的策略是将计就计,佯装派出水师,将两路水军吸引走,实则主力陆路出击。

如果真的出问题了,寻阳那边是个陷阱,首先是天气不允许,昨天还是狂风暴雨,今天白天也只是雨势小一些,但晚上才停,哪这么快调集那么多军队?

其次是周瑜带过去的可是江东军主力,乃是当年孙坚孙策的精锐孙家军,陆战实力不比北方的陆军差多少,岂是黄祖的水军能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鲁肃觉得真出问题了,来的肯定不是区区一校数千人马,而是数支大军几万人了。

因此综合来说,鲁肃认为周瑜那边没出状况。

出状况的应该是程普、凌操、董袭等人执掌的江东水师,在与江夏水师的缠斗中落入下风。

“希望程将军那边无事”

鲁肃心中想着。

正在此时,韩当已经鼓励了士卒,来到城头上对鲁肃说道:“鲁校尉,如何?”

鲁肃便把心中的猜想跟韩当说了一下,末了又舔了舔舌头道:“我料程将军那边也顶多只是下风而不是大败,不然敌人应该是上万水师进攻皖口了,所以我们只需要再坚持一下,就能等到公瑾那边的好消息。”

“如果是这样就最好了。”

韩当叹气道:“只是皖口兵少,敌人势众,恐怕绝不会甘休,若是连夜攻城可如何是好?”

“无妨。”

鲁肃看了眼周边城头上堆积如山的箭矢说道:“我们箭矢充足,尽管使用,晚上小心些,白天视野开阔,他们奈何不了我们。”

“嗯。”

韩当点点头,便走向了女墙方向。

他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扭过头正欲问鲁肃晚上布置的问题,倏地就听到咚咚咚的擂鼓声作响,城外顿时号角连绵。

“敌袭!”

尖锐的哨声响彻了整个皖口城,刚刚还安排了一部分士兵休息的各级军官连忙呼唤士兵们回来。

好在韩当刚刚训话没多久,将士们才刚回营房,还没有脱下铠甲睡觉。

此刻城外有动静,连忙提起武器跑出营房往城门赶。

这个时候鲁肃还在城头上布置了二三百人,他立即来到女墙边往外看,紧张地看向城外。

但一直等到将士们在军官们的催促下冲到了城头,他都没看见一个敌人。

城外依旧黑魆魆的,什么都看不见。

“疲敌之计!”

鲁肃脸色一沉,外头鼓声和号角依旧不断,可敌人丝毫没有进攻的意图,显然说明对方另有打算。

人一天一夜不睡觉倒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不能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打仗不是唱歌吃饭那么简单,如果将士们持续保持紧张的状态却迟迟等不来敌人,精神状况和精气神也最容易因高度紧张而迅速疲惫。

所以往往疲敌之计只需要用数天之内就能成功。

当然这种情况一般多用于自己兵马数倍于敌人的情况下,多番骚扰让敌人一直疲于奔命,若是人数相当,疲敌之计在短时间内也很少能起到效果,往往要经年累月才行。

奈何我军兵少啊。

鲁肃忍不住感叹。

“校尉,我军兵少,敌人彻夜袭扰,令我们疲于奔命,若是不管的话,就怕来次真的,这可如何是好?”

韩当跟着孙坚孙策南征北战多年,自然知道对方的打算。

鲁肃看着城外依旧鼓噪的声势,沉吟片刻,说道:“要想解决也容易,就看将军有没有胆色!”

“哦?”

韩当不悦道:“我跟随乌程侯与吴侯纵横南北多年,连西凉都去过,又有何不敢?”

鲁肃便说道:“既然如此,将军可领三百人出城,埋伏于后山,待敌人再次来鼓噪声势,我亲自领五百人出击,将军则同时进攻,前后夹击,击败他们来犯的敌人。”

“出城?”

韩当大惊道:“守住城池就已经十分勉强,还出城作战,若他们大举来犯,岂不是将皖口拱手想让?”

皖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截断了周瑜的退路。

现在周瑜的战略就是趁着黄祖退军,袭击黄祖,然后顺势占领柴桑、寻阳,甚至有机会直接杀入江夏,将江夏郡的沿江诸多城池占据,伺机进攻荆州。

而沈晨的战略目的自然是控制住皖口,逼周瑜退军。这样周瑜的退路被截断,他自然没办法进攻江夏,只能撤退回皖口。

所以现在的这场皖口争夺战会变得非常重要,一旦鲁肃韩当守住,或者沈晨刘琦攻下,都会达到他们各自的战略目的,并且对方的战略目的则全盘失败。

因此韩当对于鲁肃出城的建议,是万万不能接受。

然而鲁肃却劝说道:“连将军都觉得我们出城是必败无疑,难道敌人还会觉得我们敢出城吗?所谓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有的时候要想胜利,就必须先为不可胜,不然若继续守下去,将士们军心不稳,必为其破灭。”

“嗯。”

韩当沉吟许久,为鲁肃的大胆折服,沉声道:“好,那我就领兵出城。”

城外的鼓噪声还在继续。

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比如先派斥候出去侦查情况,然后再部署人马从北门出去,爬到后山靠近东门的地区埋伏起来,等城内人举火为号,一同进攻。

那边城外的鼓噪声持续了约两刻钟终于停了下来,鲁肃就派人出城查看,黑暗当中斥候发现了敌人的骚扰部队,此时正在撤往后方。

安庆亭位于皖口西南面的长江边上,从地形上来说,皖口的后山,也就是后世安庆市狮子山,山脉会连绵往东去。

这样安庆亭的西北方向就是皖口城,而正北方向则有一片属于狮子山的余脉。

因此此刻刘南带领的一千骚扰军队就位于皖口的东北方。

皖口的斥候回来禀报,报告了那边的情况。

鲁肃从容做出布置,他认为敌人很有可能在狮子山周边布置岗哨,时刻观察城内的情况,所以韩当应该稍微绕远一些,从狮子山北面绕到东面去。

韩当接受了他的建议,很快领着三百人趁着夜色出了北城门,向着西北方向要绕七八公里从狮子山南绕一个大圈到东面。

而鲁肃则思索片刻,又命令士兵们用木头做支撑,上面捆绑稻草,准备一些鱼膏油脂放置在城头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城外的鼓噪声再次响起。

沈晨亲自带着二百护卫来到了城池东北面的狮子山脉一个小山丘上观望着城里。

因为离得有一两公里,看不清楚,只隐约能见到城头上最少有近千人影在不断来回穿梭,对于城外的声势颇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

显然他的疲敌之计起到了效果。

“将军。”

一旁斥候队长笑着说道:“城里的人时时刻刻不得休息,他们很快会精疲力竭。”

沈晨微微点头道:“嗯,让后面的将士们好好休息,日出前准备进攻。”

“唯。”

斥候队长就派人回去向刘琦和曲敢报告。

沈晨继续观察着城池。

天色越来越暗,他也有些疲惫,便盘膝坐在一颗树下,倚靠着大树休息。

过了不知道多久,迷迷糊糊间,亲卫摇醒他道:“将军,天亮了。”

沈晨茫茫然睁开眼,天色还是黑魆魆的,但已经有了些许光亮,像早晨五点钟左右那种灰蒙蒙的世界。

古人没有钟表,虽然有刻漏和日晷用于计时,可不便携带,所以往往看天色来算时间。

此时差不多是平旦末刻日出初时,沈晨站起身,眺望了一眼远处城池。

他看到城池依旧是灰蒙蒙的,刘南还在城外派士兵大肆敲打锣鼓和号角,城头上的守军确实疲惫不堪,除了少量还在女墙上时刻观察以外,大部分都在城墙上呼呼大睡。

虽然雨停了,且正处于六月份,南方的气温不算冷,甚至还有些燥热,但就这样躺在湿漉漉的城墙上睡一晚,估计皖口的守军也不会好受。

如果趁着这个时候进攻的话,确实有很大可能把城池拿下来。

“我们回去。”

沈晨便说道:“领军过来准备攻城。”

“是。”

亲卫们便纷纷起身,他们都是三班倒轮流值班,此时倒还有些精神。

其实半夜的时候也被张南带领的士兵们吵醒过几次,但打仗的时候都是醒得快睡得也快,只要胆子大,战场睡大觉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安庆亭离得不远,很快沈晨就回到了亭舍,此刻刘琦和曲敢也已经醒来,正在召集士兵。

士兵们此时都已经准备了木板和大量的梯子。

这些木板是昨夜临时从码头上的一些船只上拆下来的,虽然不像木幔和盾牌那样方便,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有士兵举着大木板,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安庆亭外,沈晨分配了任务,按照计划,刘南整夜骚扰敌人,敌人肯定已经疲惫不堪,不太可能会相信城外真的有人准备进攻。

所以现在正是拿下皖口的好时候。

当下沈晨进行安排,他让曲敢领五百人继续从南门进攻,东门都如此松懈,南门就更有可能无人看守,再亲自领五百人先往东门方向潜伏靠近。

一旦他确定可以突袭,他就会领这五百人立即冲过去爬上城头抢夺城池,后方的大军就可以趁乱一举杀过来了。

这样安排非常合理。

人多了容易暴露,大军集体冲锋是瞒不住的,很有可能再被敌人用弓箭打回来。

因此利用少许人马,先摸到城下杀到城上抢占城头才行。

安排了战术之后,沈晨就领着五百休息好的勇士扛着二十多架梯子,开始向着皖口的方向靠拢。

皖口南面有一片缓坡,东北面是狮子山余脉,唯有正东是一片平坦的平原区。

直接从正东突进肯定是不行,他打算从南面先往城池东南绕。

日出初时,阴云暗日暮霭朦胧中,天空依旧灰蒙蒙的,站在城头上也只能看到灰暗的城外不足百米的距离。

沈晨亲自领着五百士兵,慢慢靠近南门,但南门离那片缓坡其实也有将近半里,左右是趁着天黑才能摸到城下,现在还是得小心翼翼一些。

远处东门方向刘南还在鼓噪声势,锣鼓敲得震天响动,沈晨爬到了那个缓坡上,冒出脑袋开始观察四周。

离他半里的皖口南城门灰蒙蒙的,漆黑一片,什么都没有看到,城头上就像是没有人,唯有左右两角的塔楼上,似乎隐约能看到几个走动的人影。

而北面的狮子山脚下,离城池大概一里的地方,张南正在一片小树林内派士兵不断吹螺打鼓,浩大的声势让城头上人影绰绰。

“走!”

沈晨向后方招招手,示意大家跟上。

“嘟嘟嘟嘟!”

几乎是在这一刹那间,忽然他听到一声刺耳的尖锐哨声。

“将军,城门开了!”

身边士兵连忙提醒他向东城门看去。

沈晨也立即把目光扫视过去,就看到东城门方向灰色晨雾当中似乎有无数身影冲了出来,向着那片小树林杀去。

与此同时,小树林的鼓噪声音也戛然而止,紧接着又一声呜呜的号角声响了起来。

那是江夏水军遇到敌袭时候的声音!

从今天明天起支棱起来,病情稍微好了很多,待会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