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把曹洪骗出来杀

三国之银狐 第一百二十一章 把曹洪骗出来杀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敌人连夜绕开我们,直奔昆阳而去?”

是夜,曹洪并没有休息。

他白天就注意到了城外的敌军开始收拾营寨,所以一直密切关注。

等到天黑之后,大量斥候派了出去侦查。

很快斥候就回禀,沈晨军先是佯装撤退,退了十多里地之后,又往西靠近伏牛山脉的鲁山一带,等天黑之后,北上往昆阳的方向去了。

他们绕开的地方距离叶县有十多公里路,但曹洪手底下有一批骑兵斥候,一直吊尾跟踪,发觉了这一情况立即回报。

得知这个消息,曹洪大为吃惊,左右副将立即簇拥上来说道:“将军,他们会不会夜袭昆阳去了?”

“有这个可能。”

曹洪皱起眉头道:“但不排除他们直接路过昆阳,进攻许都。”

“进攻许都?”

一名副将诧异道:“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也不过是一万人马,现在许都可是有近万人镇守,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曹洪沉吟道:“可是许都现在也大啊,近万人不一定守得住。”

古代的城池其实都不大,平均在2-3平方公里。

像长沙城,在民国时期城区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汉代更小,只有不到民国时期的一半,但却已经是荆南最繁华的城市。

原本许昌只是个颍川小县城,城高三四米,占地面积两平方公里,是一座很小的普通城池。

但后来曹操迁都许昌,天子王驾,三公九卿,以及天下各大世家纷纷入驻,导致城内人口激增,人满是患,公卿权贵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于是曹操开始扩建城池,将原来的城池作为内城,用做刘协的皇宫,在城外修建了外城,用于公卿和百姓们居住。

史料记载,曹操扩建之后,许昌外城是内城的五倍,这意味着现在的许昌总面积达到了12平方公里,光外城的城墙就达到了12公里长度,已经有了一座帝国首都的气象。

但问题在于,要达到这个程度,是在曹丕逼刘协禅让,然后从许昌迁都邺城之前的状况。也就是要到公元220年,才能把整座城池打造成这般模样。

现在曹操才刚定都许昌不过四年,他哪来的钱进行大规模扩充?

所以此时的许昌是空有内外城池,可外城的城墙还没有修建,只有大量的房屋。m.jújíá?y.??m

也就是说,如今整个许昌只有刘协的皇宫是有城墙的,外面没有城墙保护,形同虚设,直接就能打进去。

如果沈晨真的决定奇袭许昌,对于曹洪来说,那确实是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了。

“他那万人,敢奔袭三百里去许都?”

副将不敢置信。

曹洪冷然道:“这沈晨还有什么事不敢干的?”

“这......”

众人一想也对,沈晨和曹操是死仇,攻击许都虽然危险,可一旦成功了,那曹操就得覆灭,他那个疯子,还真有可能干得出来。

曹洪沉吟了片刻,又问道:“确定只有他们一万大军吗?有没有随军的民夫?”

“没有。”

斥候答道:“我们从天黑之前就一直跟着,没有民夫。”

“有车马辎重吗?”

“也没有。”

“你确定他们没有辎重?”

“卑看得一清二楚,确实没有,不过他们的士兵身上都带有行囊。”

“这样吗?”

曹洪低头思索了起来。

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两个情况。

一是声东击西,佯装进攻许都,实际上是埋伏他。

二是对方真的准备奇袭许都了。

古代打仗确实需要一定数量的民夫帮忙押运粮草。

比如汉武帝打匈奴,总计六十万大军,其中最少四十万是运送粮草的民夫。

还有诸葛亮几次北伐,都需要大量民夫在后方运送粮草,而且还时常因为缺粮的问题退兵。

但他们是长途奔袭作战或者道路艰难险阻,不得已而为之。

正常的平原作战,除非像袁绍这样十多万人马的大规模征战,才需要民夫押运粮草。否则几千上万人的小规模战争,根本不需要。

如司马懿千里奔袭孟达,山地平均行军每天56公里,后方根本不会有什么民夫帮忙运送粮食,都是自己士兵携带一月干粮。

曹操几次东征徐州,东征刘备吕布,都没有民夫运粮草,部队自己带个几月粮食,往往战争只能打两三个月就得退兵。

还有我军长征之前,准备了大概一百六十万担粮食,四万人的部队,同样没有民夫帮忙押运,只能靠我军战士自己手挑或者马匹、板车运送。

他们沿途的地方都是军阀土地,没有群众基础,没有人帮我军,可硬是靠着两个肩膀挑,一双铁脚板,走了两万五千公里。

由此可见,在中原地区交战,往往很少会有民夫帮忙运粮,都是部队自己携带。

沈晨这次北上,一万人大军,只调集了大约五千民夫,总计一万五千人,带了大概两千辆武器装备辎重车,大概一千辆的粮草辎重车,总计约五万石。

还有每个士兵都身上背着行囊,存有二十天干粮,这样的话,按照《居延汉简》记载,士兵每月耗粮2.7石来算,省着点吃可以吃三个月。

按理说他在堵阳也消耗了两个月粮草,应该只剩下不到二十天的存粮才对。

但他在屯兵堵阳的时候,后方陆陆续续又运送了二十多万石粮草过来,因此他的粮草不减反增,非常充足。

曹洪揣摩着,现在沈晨并没有带大量粮草北上,只有士兵随身携带了一部分口粮,这就意味着沈晨很有可能真的打算轻装简行,突袭许昌。

要知道,许昌离叶县可就只有130公里,汉里大概三百,沿途是一片平坦,没有任何障碍物,根本不算什么长途奔袭。

像司马懿那么以每天56公里的速度急行军的话,从早上出发,第三天下午就到了。更别说司马懿这速度都算慢的,长征时我军可是有在山地地形一天120公里的记录。

所以曹洪就必须要知道,沈晨到底是真的打算奇袭许昌,还是在设伏骗他出去。

想到这里,曹洪立即说道:“先派人立即去许都报信,再给刘岱和王忠传信,让他们务必谨慎,还有,李况。”

“末将在。”

曹洪的一名副将站出来。

“你领一千人马,立即追击他们,看他们有没有设伏。”

“唯。”

李况正要领命而去。

曹洪又说道:“慢着。”

“将军。”

李况又回头拱手。

曹洪沉思片刻,说道:“如果有伏兵,一定要看看对方有多少人马,切记不要缠斗,一有不对就立即撤回来。”

“明白。”

李况领命而去。

一旁另外一位副将不解道:“将军这是何意?”

曹洪说道:“如果沈晨真要突袭许都的话,他肯定会留下一点人马来阻拦我们,否则如果我们立即去追赶,岂不是被许都和我们前后夹击?所以他们的伏兵数量多少,就决定了他到底是真的北上,还是打算埋伏我们。”

副将心悦诚服道:“将军高见!”

......

......

在曹洪进行布置的时候,沈晨也在进行布置。

大军连夜出发,没有带大量粮草,留下一千人守堵阳,每个士兵身上携带二十天干粮,一路浩浩荡荡北上。

在路上,沈晨就对甘宁说道:“兴霸叔,你率领主力藏匿在鲁山的时候,一定要先派两千人马于道间设伏,待曹军来的时候,立即杀出吓退他们。”

甘宁一头雾水道:“这不是告诉他我们有埋伏吗?”

沈晨说道:“曹洪也是跟着曹操多年的老将,不可能因为我们绕过叶县就立即跟来,一定会狐疑我们会不会是在设伏,所以肯定会派少股人马试探。如果我们主力尽出,他就明白了我们是在埋伏他,因而必然要先暴露出一定兵马,让他以为这是我们阻拦他的兵力。”

“哦。”

甘宁点点头,忽然像是有点子了一样,说道:“要是我们主力尽出,曹洪岂不是要被吓退了?肯定以为我们是在埋伏他,等他龟缩在城里的时候,我们直接杀到许都去不好吗?”

沈晨翻着白眼道:“进攻许都是最理想的情况,但我们最怕的是什么呢?是叶县、昆阳、舞阳三地的守军立即跟过来,等我们在许都与曹军交战的时候,袭击我们后方,届时他们前后夹击,我军必败。因而这一计虽能骗得过曹洪,可我们主力要过昆阳和舞阳的时候,他们又不是瞎子,向曹洪一汇报,他不就明白了吗?”

“这倒也是。”

甘宁一琢磨确实是自己想多了,主力过了叶县确实能骗过曹洪,可后面还有昆阳舞阳等县城呢,主力过去的时候被他们发现,那到时候所谓埋伏曹洪的事情就得露馅,让他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还是得立即追上来。

所以甘宁的说法根本不靠谱。

沈晨说道:“兵法之道,就是虚虚实实。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曹洪相信我们是真的要突袭许都。而不是让他知道我们在埋伏他,否则的话,真打许都是骗不过昆阳和舞阳守军的,这也是需要我这支偏师北上的目的,就是骗过这两地守军,从而把曹洪骗出来杀。”

“知道了。”

甘宁点点头,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沈晨的用意。

大军点燃火把,连夜赶路,在夜半时分,也就是晚上十二点多钟的样子,走了大概2个时辰,二十多公里路,平均每小时速度是5公里,跟普通人步行速度差不多。

叶县距离昆阳大概是四十公里,他们左侧就是巍峨高大的鲁山山脉。

黄门亭的士兵们还好,每天除日常训练以外,十公里拉练是很正常的事情,甘宁的部队就开始有些脚酸痛了,一个个速度慢了下来。

好在他们已经抵达了目的地,沈晨与甘宁就此分别,甘宁大军藏入鲁山,派了两千人在外围设伏,自己则领着主力藏匿于后方深山里,沈晨则带着三千人,举着三尖叉火把,向着昆阳方向而去。

没有了甘宁军的拖累,沈晨下令急行军,不到一个时辰就走完了十多公里路,远远地借着昆阳城墙上的火把,看到了那座隐藏于黑暗当中的城池。

“走!”

沈晨自己也是步行,不断催促着士兵,他们今天的目的地是过昆阳然后到襄城。

襄城位于昆阳北面四十多公里,到了这里之后,距离许都就只剩下五十公里路了,所以只要他的人出现在了襄城,那么势必会造成极大的震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