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六十六章 暗化

万历新明 第六十六章 暗化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底的北京城,最是暖风和煦的时候。

武英殿透明的大玻璃窗将阳光反射到宫墙之上,映着紫禁城到处明晃晃。不常来此开会的几个大臣心里也暖洋洋的——不知什么时候,这紫禁城内阴冷、肃杀的气氛渐渐消退,有很多改变发生在他们未觉之间。

此际的武英殿内,已经完成新装修。原来阴森空旷的大殿,内部都用木制镶玻璃门隔出些独立房间。地上金砖也被泛着油光的红柚木地板取代。

从大殿左侧门进入,先是过道,一路都是厚重精美的地毯,沿着过道向右绕过,面前和右侧各一个宽约五尺的走廊。右侧走廊中间的房门上,横着挂出着一个“甲会议室”的牌子。牌子下方,站着一个弓着腰的小内监,指示众臣从此门进入。

进了会议室,房间中央仍铺着大地毯,地毯上南北向摆着两头半圆,约两丈长的长桌。当时得令的鲜花插出来长条大桌花摆在桌子正中间,令房间内充斥着若有若无的香气。

初次来的礼部左侍郎王希烈懵头懵脑,躬身对本部尚书陆树声低声问道:“这啥时候改的?”

陆树声眯着眼,低声回答道:“上个月动的工。改完后我也第一次来。”

王希烈见长桌对着房门那头椭圆边,地板上做出一个三阶台阶的平台,御座、龙案高出平地一尺置于其上,左右有束起来的赭黄纱帷。除此之外,房间内竟没有其他礼器装饰。御座对面那头,是八扇写着草书的高屏风,挡着武英殿正门。

围着桌子放着两圈圈扶手椅,椅子上还贴心的放着软垫。前排每把椅子对着的桌面,放着一个茶杯,并有一套笔墨纸砚。

王希烈四下张望,见整个房间疏疏朗朗,以前宫殿内的雕梁画栋,福禄寿喜相杂的装饰统统不见。习惯了在阴暗宫殿内参加朝会的礼部左侍郎,被这简洁、明亮的会议室冲个愣怔,心里翻江倒海,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他低声问陆树声道:“这里面开会,是个什么礼制?”陆树声仍眯着眼,低声道:“皇上仍是南面而坐,应该和平时没啥区别吧?”说的自己都没啥底气。

他们正说着呢,张居正、吕调阳、王国光带着两个中书推门而入,见大伙都站在房间内,张居正道:“都入座吧,皇上等一会儿到,让我们先议。”

说完,张居正走到御座下,在长桌左上首的第一把椅子上先坐了。司礼监张宏坐在他对面。吕调阳、陈矩跟着分列左右相对而坐。张鲸和两个司礼监秉笔依次挨着陈矩坐下。

陆树声见廷推新进内阁的王国光挨着吕调阳坐下,也找到自己位置,挨着王国光坐,吏部尚书王瀚、新晋户部尚书陈瓒、兵部尚书谭纶跟着依次坐下。

王希烈又有些懵圈,不知自己坐在那里好,跟着这些尚书坐前排吧?好像没资格平起平坐,坐在自家尚书后头吧,像个跟班似的,又不大体面。

正犹豫着呢,户部左侍郎郭朝宾先去谭纶边上坐下,却特意隔着两张椅子。

王希烈这才定了神,到他两个中间挨着谭纶坐了。就这一会儿功夫,这老哥心里面转了无数念头,额头上都出汗了。

张居正见众人坐好,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示意大家也一起喝点水。

随后他放下茶杯,清清嗓子道:“辽东捷报已确认,大伙儿先议议,这封赏是个什么章程。谁先说?”说完,眼睛扫了在座的一圈。

兵部尚书谭纶接话道:“我先说说李成梁,按国朝体制,阵斩敌酋的,应有封爵之赏。虽说这次杀的不是什么大汗,成色差了点,但一次杀了两个,还抓了一个可以献俘阙下,此为大功也。我以为李成梁可以封个不世袭的伯爵。”

他一边说,坐在后排角落里面的内阁中书一边奋笔疾书,将他的话记下。

谭纶清清嗓子又道:“李成梁的封赏定了,其他的都好办,按功劳依次封赏就完了,当兵的受伤的加赏,死掉的抚恤,都有现成例子。”

众臣都知道今天议题主要是围绕着李成梁的封赏展开,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上头。王希烈平常对爵赏之事非常在意,此时却看着桌子中间铺放的鲜花,神游天外,也不知想些什么。

吏部尚书王瀚待谭纶说完,跟着说道:“李成梁隆庆元年开始为副总兵,隆庆四年时为总兵。隆庆五年,在卓山斩杀土蛮部长二人,斩首五百八十级,得了世袭千户。去年先后在铁岭和辽河套击退土蛮和兀鲁斯罕,斩首也不少。可说是无岁不战,每战必克。兵部已给他记了大功两次,朝廷尚未封赏。此次借了大捷的机会,封伯爵非为滥赏。”

户部尚书陈瓒见张居正的马仔都要给李成梁封爵,也清清嗓子道:“今日有言官说,李成梁纵虏入边,致有甜水站堡之失,一千二百军民惨遭屠戮。虽然最后大捷,但功是功、过是过,若朝廷许了伯爵,恐各边总兵纷起仿效李成梁之战法,致边境生民于倒悬——这倒是不可不虑的。”

谭纶听了,面现怒色,道:“千日防贼本就难于登天!边墙不是铜墙铁壁,破边之事历来难免,若以边民被虏、杀而掩边将之功,将来谁给国家出力?陈尚书此言差矣!”

礼部尚书陆树声听了道:“朝廷恩爵,不可滥赏。世宗时戚继光平倭,其功岂在今日李成梁之下?也没得了爵位。日后中国强盛,平定边事过程中,束把亥之类数以百计,到时候都以今日之例子封爵,朝廷要封多少?”

礼部、户部两尚书反对封爵,兵部、吏部两尚书赞成,先在会上吵起来,对面内廷几位大珰站在干岸上看热闹。张鲸比较促狭,一会儿说“陆尚书说得对”,一会儿又说“王尚书有道理”,在那里撺掇搓火。

吕调阳听了一会儿,见他们渐渐歪了楼,把过去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开始说,就敲敲桌子道:“都消消火,不必再说了,暂且记下分歧,等一会儿请圣裁。”

东阁大学士王国光建言道:“何不看看李成梁自己在奏章中如何说?其有无恃功而骄之意?若有,朝廷要给他点警告,并给他留下些进步的余地;若无,朝廷不能寒了功臣猛将之心。”

听他这样说,内阁中书将李成梁奏章抄本分发给与会众人。内阁和内廷张宏、陈矩都看过了,此时都静坐等着。其他人看李成梁之奏章,其中将功劳全部推给皇帝之运筹帷幄,将士勇猛无前,自己一点功劳也没占。

奏章中有言道:“以皇上之筹划,此战无论谁来,只要将了敢战之兵,大功翻掌轻取。成梁唯皇上一牵线之偶也,实不敢居毫末之功。”礼部、户部两尚书见了,都被这无耻吹捧惊得说不话来。

王希烈此时已经回过神,看完奏章怒道:“此巧言媚上之辈!且奏章之中,有鼓吹皇上居九重而指挥万里之意,此欲亡社稷之佞臣之言!君等不见故宋阵图之事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