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巡(八)

万历新明 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巡(八)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罢了公府会议,孔尚贤一脑门子官司,都是被银子闹得。回到书房里长吁短叹半天,只好降尊纡贵,亲笔写帖向老城知县孔贞教求助,其中言道:

“为接驾事.恭照圣驾南巡,我族人世受国恩,分应胪欢称祝.此前有居县族人乐输承税等名册在公府,不及往年十分之一也。查我族人涵孺圣化、累世蒙恩,当此千载一时之圣,不思稍报涓埃,是毫不知尊君亲上之大义也,甚属不合。”

“上虽不欲扰民,但不十分报效,无以表我等衷爱感戴之诚。今欲劝令民、佃捐输物料若干,出车马、槽、铡、锅口、缸盆之类,另劳役平整御道等所费不赀。烦请贵县促令缴纳乐输,若有顽抗不尊者,指名禀请贵县添差协催等等。”

这公文不像公文,信件不像信件的东西到了孔贞教手中,孔县令一口恶气才吐了出来。冷笑道:“这老东西可算有把柄交在咱家手中。”

接驾事大,孔贞教尽管不打算照着孔尚贤的办法来,但没有在这件事上闹幺蛾子。接到衍圣公的求饶信,仰天大笑三声后,浑身舒爽的约谈了一批商贾捐输,将此后三年的商税都收了上来。

最后新旧两城各自分摊一半,凑了二万三千多两银子,将新旧两城装点的美伦美奂,招待皇帝一家以及陪驾诸臣的各种花销绰绰有余。

万历十六年四月十三,圣驾到达阙里。衍圣公以下接着皇帝卤簿仪驾,大礼参拜不提。

待奏答毕,皇帝携太子下车,亲手搀起孔尚贤,道:“圣人门庭前,朕还是走几步的好。”

衍圣公口中连称不敢,奏请皇帝乘辇直入二门。伴驾的礼部尚书王锡爵笑道:“衍圣公不必如此,皇上尊圣人,非尊你家门庭也。”孔尚贤这才没有谏阻。

及到了大门前,皇帝看着严嵩手书的“圣府”二字,笑道:“严分宜的字还是很好的。”

孔尚贤脸现尴尬之色,回奏道:“陛下说的是,罪臣严世蕃之长女,乃臣之贱内。严嵩罪迹不彰时,与臣祖、父交好,其家虽败.但臣不能”

朱翊钧本来只是随意调侃一句,听他絮絮叨叨的解释,却立住脚,静静听着。

见衍圣公越说越尴尬,王锡爵忙缓颊道:“陛下,衍圣公之母张氏,乃昔日建昌侯之女也,建昌侯被世宗下狱问死,老衍圣公守诺迎娶,时人以为佳话也。”

孔尚贤听王锡爵讲起自己父母的好话,忙躬身向他表示尊敬和感谢。朱翊钧见话头已断,就笑了笑迈进大门。

略看过前院摆放的盆景花卉,衍圣公又引导皇帝进入二门。二门匾额上写着“圣人之门”,却是弘治、正德时两朝首辅李东阳手书。

朱翊钧笑道:“这匾仍是首辅写得,可也是公府亲家?”这回连王锡爵也尴尬起来,在一旁干笑道:“皇上最是圣明不过的。”

年近半百的衍圣公觉得皇帝好像在内涵孔家,因天气热,脸上不由的有些红,额头上也布满汗珠。

众人进入二门,见一座精美大门单独立在院子当中,左右并无墙壁。此乃与国同休之家才有的“塞门”,又叫做“仪门”。

此际仪门左右鲜花如锦,衬托着孔府规制最高的大门,毫无作用但富贵典雅。朱翊钧抬头看时,见门上匾额“恩赐重光”。

孔尚贤抹了把汗,接着介绍道:“嘉靖二年,蒙世宗赐名重光,乃重修仪门以示臣等敬仰天恩之意。”这话算是对皇帝内涵的小小回敬。

又怕皇帝真生气了,孔尚贤抬眼偷瞧圣颜,却见皇帝盯着这道仪门神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孔尚贤吓得心脏一紧,生怕皇帝恼了。

朱翊钧此际走神,却与孔尚贤无关。因为他前世见过这座仪门——当时的他,并没资格让当地文旅部门将这道门打开走一走。此际见紧闭的大门洞开,心中百转千回,不知是什么滋味。

他这边走神,最佳捧哏王锡爵忙接住衍圣公话题道:“刘六刘七罪孽非小,然世宗皇帝对贵府再造之恩,如此重视并不为过。”

衍圣公哪里敢说什么,忙点头称是。

参观一遍,朱翊钧就住进衍圣公为之准备的行宫——孔家在古泮池边上的大别墅,皇后等人早就在此等候伴驾。

等用过晚膳,庄皇后见皇帝好像不爱言语,就闲话道:“孔府用度堪称豪奢,家具用具都非凡品——至少宋、元年间的器物到处都是。”

朱翊钧闻言叹道:“此乃天下第一世家,自古以来,多有改朝换代的,也有兴灭无常的世家,唯有此一家同天并老,即便皇帝也不敢慢待——也许只有一人可以睥睨之,我却是远远不及了。”

庄皇后好奇道:“臣妾不知此人?”

朱翊钧笑叹道:“这个人你不认识。”顿一顿说道,“今日你不曾进孔府,他家二门里有一座太祖诫谕碑很有意思,乃是太祖称帝后与第五十五代衍圣公的对话。”

见庄皇后满脸好奇,朱翊钧笑着讲述碑文道:“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臣孔克坚,谨身殿内对百官面奉圣旨。‘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对曰:‘臣五十三岁也。’”

见庄皇后脸露笑意,朱翊钧也笑道:“是,太祖叫衍圣公‘老秀才’,也是平易近人的意思。”接着复述道:

“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啊不好?’”

庄皇后听到此处,点评道:“太祖说与他的可算情真意切。”朱翊钧闻言笑道,“你且慢评论,后面还有呢。”

“二十日于谨身殿西头廊房下奏上位:‘曲阜进表的,回去。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的圣旨,备细写将去了。’上喜曰:‘道与他,少吃酒,多读书者。’前衍圣公国子祭酒克坚记。”

庄皇后笑道:“‘少吃酒,多读书’,又有些敲打的意思在里面。”

朱翊钧道:“正是。太祖初称帝时,下旨命孔克坚到应天觐见。克坚以为天下未定,胜负尚未可知,先称疾并遣其子赴应天。太祖大怒,下旨说‘自己虽起庶民,然古人由民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尔言有疾,未知实否,若称疾以慢吾不可也’,孔克坚接旨后日夜兼程到了应天。”

庄皇后听出了皇帝对孔府的揶揄之意,掩口笑道:“原来他家人都是墙头草,贱皮子。”

朱翊钧正色道:“是,这家人每到改朝换代,修降表可快了。只不过因为圣人遗泽,各朝各代都加恩他们。对这样一个吉祥物儿,却是豆腐掉进灰堆里,难办。”

庄皇后蹙眉想了想,也只能微笑了。朱翊钧想起重生前了解到孔子后人与日本人合作的诸般汉奸行径,叹道:“孔子遗教华夏之人忠君爱国,但其后人在金、元时期的表现,堪称丑态百出。”

庄皇后想了想道:“皇上欲‘尊孔’,的确是难办。”

朱翊钧闻言双眉一轩,冷笑道:“吾欲尊孔,却与孔府有甚关系?等后日祭拜了孔庙再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