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混

万历新明 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混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海茶庄是京师杜六爷的新产业,临着西沿河街的门脸是一栋青石地基,砖木混建的二层楼,在周边低矮的店铺里显得鹤立鸡群。

冬月十四鸡鸣三遍时,茶庄伙计像往常一样卸下了门板。早起的杜六爷在天井里练了一通拳,将筋骨血脉都活动开了,披上大氅踱步到了街上。

此时朝阳已经初升,杜六爷的茶庄因镶上了玻璃窗,在冬日里显得闪闪发光。他满意的看着自家的产业,随意应付着凑在跟前寒暄的邻居们。

「爹爹,早饭得了,娘让你进来吃饭——」因朝廷重申蓄奴令,杜六家奴仆早就改口,称呼杜六为「爹爹」。

虽然有「义子、义女」这种规避蓄奴令的法子,但如今的奴仆却越来越少了。北方的往东北去,南方的往缅甸奔,活路多了,卖身的就少。

而且朝廷法令也越发严苛——若有「义子、义女」举报「义父、义母」苛待且做实了,主人出一大笔钱赔偿不说,「义子、义女」可立即「归宗」,到时候不免人财两空。

因此,近些年逐渐开始流行「雇佣」。伺候人的活计也如同在工厂做工一般,东家与出卖劳动力的签合同,没有了以往那种人身依附关系——这些被雇佣者除了言语上没有以前恭敬,其他的暂时倒也没甚变化。

但放在五年前,这小伙计敢称呼杜六一声「你」,非挨一个嘴巴子不可。杜六先横了他一眼,随即脸上的刀疤扭动,狠狠的瞪着他。

小伙计先是不明所以,随即恍然大悟的躬身,「爹爹,娘请您进来吃饭——」

杜六又「哼」了一声,又抬眼欣赏了一遍自己的新茶庄,才抬腿要跨过门槛。

「杜六儿,抖起来了哈,做起大买卖了哈——」杜六爷听到这声音,打开的双肩猛地向内一收,挺直的腰板立即前倾,膝盖也有些微微弯曲,一下子由器宇轩昂转变成卑躬屈膝,让自家干儿子看直了眼。

字儿杜六倒是都认得,但连在一起不太明白啥意思。他疑惑的看向陈典吏,那意思是等陈老爷给解释解释。

因为看到了不得的东西,杜六爷也鬼鬼祟祟往左右看,低声问道:「陈老爷,您意思是让我打听打听谁干的?」

票子的金额并不令人激动,但头回在陈典吏身上赚到回头钱,还是令杜六爷心中乐得想撒欢。他此时知道了这案子真的很严重,同时装出受宠若惊的样子,满口子答应了。

「狗攮的住口!」陈典吏的声儿被杜六吓得又细又尖,「你不要脑袋了?」

见陈典吏一脸见鬼的表情,杜六深受鼓舞一口气接着道:「您想啊,这船桨又粗又硬,那小寡妇还不舒——」

「你他娘的会不少成语啊!那你说说这啥意思。」

「那我没事来找你逗闷子来的?你现在还有多少人能使唤?都给我洒出去打听——」

….

想了一想,又放回一张,把剩下那张递给杜六道:「赏你十元,算是辛苦钱。若有重要线索,我另有重赏~!」

「亲爷,您今儿个太吓人了。出什么事儿了?」杜六听陈典吏说不是要收拾自己,抬袖子擦了擦满头的汗。

见陈老爷也不懂,杜六只好低头读那字条。咂摸了半天才道:「居正两个字说的是老中兴王爷定是没错儿的了。」陈典吏听了道:「你这不废话吗?」

「草他孃的,出大事了。」陈典吏抖出一张纸条,「昨儿宛平县里头犄角旮旯贴了二十张这东西,听说大兴也有。」他把纸条递给杜六看。

因县令没有交代,陈老爷也不懂,只含混道:「这是反诗!」

杜六哪有那个胆子,忙一叠声的答应了,说把「老朋友」都通知到。陈典吏见他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叹了口气。又犹豫了半天,才从怀里掏出一个皮夹子,肉疼的拿出两张龙票。

他见杜六住了嘴,往人来人往的街面上扫了一眼,抓着杜六的肩膀将之拽到路边无人处。杜六身材高大,为了方便陈典吏,忙将腰又往下弯了弯。

陈典吏三角眼一横,冷声打断道:「怎么?你不想干?」

「采风?彩凤?莫不是说的是慈宁宫里的那位?」杜六倒吸一口凉气道,「陈老爷您说,‘舟楫,是啥?莫不是船桨?」

「杜六,你那些虾兵蟹还能使唤动吗?」刚说了这一句,陈典吏就见杜六身子软的如同面条。「哎,哎,你抖什么?不是要收拾你,站直了!定定神!」

他站住身,上下打量了杜六一眼。杜六见陈典吏一对三角眼里露着凶光,心里怦怦乱跳,忙住了嘴。

杜六闻言,陪笑道:「这揭帖说的是宫里事儿,‘锦衣,那帮子不得给城里翻过来查?陈老爷何必费劲——」

只见自家「爹爹」一路小跑往东迎了几步,双手作揖头如捣蒜,口中连声道:「陈老爷,您今儿怎么得闲到小的这里?早饭吃了未?您屋里头请——儿砸,快去西头老孙家拿些果品蜜饯,叫你娘泡点好茶水——哎,我说今天出门就看见喜鹊儿叫呢——」一连串的奉承让宛平县的陈典吏插不进话去。

说完,他往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原来‘采风,是这意思。我还瞎寻思半天,原来是同音,这玩意儿读出声一下就明白了。」

因走了一段路,陈典吏的肥脸上淌着几滴汗。颧骨上的横肉翻滚着,说明他的心情非常恶劣。

「哎?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这太平盛世的,造哪门子——」

见陈典吏眼睛时不时的盯着他手里挺括的大票,杜六喊伙计拎过来两串饼茶,售价差不多也要十元钱——陈典吏心里这才好过了些。

随即他与杜六告别,嘴里咕哝道:「袁县令年纪轻轻却真心狠,道是‘女干乱不治,典吏之过,,我特么的让你小子好过了。」

杜六弯着腰目送陈典吏往西边走了,这才回头进屋吃饭。进门时将那张票子递给门口的小伙计:「你去二条胡同,找个做字画的,将这张票子裱起来,我要挂着看。」

那小伙计张大嘴巴,不知这混混老爹抽了什么风。杜六也不理他,一边向后屋走,一边嘴里嘟嘟囔囔道:「这算啥狗屁倒灶事儿啊?一起子小人说寡妇是非,咱们在这大张旗鼓的。」

(本章完)

摩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