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四百一十三章 调研(下,感谢灵犀009盟主)

听梁梦龙问起交税,那卖货的挠了挠头道:“天街商人皆算坐贾,我等有店铺在此。从太祖爷起,蒙皇恩浩荡,都是三十税一。”

梁梦龙闻言皱皱眉头。他扭头看了眼徐贞明,问道:“去年广东情况如何?”

这话问的周围群众莫名其妙,但诸大臣都是明白的。去年春天,朱翊钧让张四维启动税改,张四维顺从皇帝之意拿出一个“八税一”的方案,如今在广东试行一年了。

徐贞明微笑道:“今年广东潘库和上解太仓银肯定翻番了,但叫苦连天,俱言商民都不堪重负。”

梁梦龙闻言又皱了皱眉。去年政事堂研究税改的时候,他并不赞成将税改试点放在广东——离中枢如此之远,试点中间遇到的问题,制定政策者很可能无法得知其中要害。

这种能够动摇国本的大政,还由得地方官胡说?即便派了督查、御史甚或是锦衣卫,所获信息若能梳理出全貌尚可,若上报内容互相矛盾,朝廷一旦采信错误,后果不堪设想。

但去年他不是总理大臣,反对无效,张四维还是将试点放在广东。以梁梦龙观之,这是张四维阳奉阴违阻碍税改的铁证——明知皇帝要进行税改,还将试点放在广东,其心可诛。但皇帝为什么能够同意此地先行,梁梦龙至今没想明白。

今天开春,潘晟采纳了梁梦龙意见,在山东临清也新开了一个试点,但试行不过半年,其中利弊也难说的很。

徐贞明说广东藩库和上解太仓银翻番,这话围观群众听明白了。一个跟着看热闹的书生插嘴道:“相爷们说的可是税改的事情?不知广东详情如何?”

梁梦龙笑着答道:“诸位不必担忧此节。天街乃我大明‘朝市’,万国商业辐辏之地,政事堂必不能孟浪的。”心道:“小小书生,也敢直问宰相,这些年‘民智渐开’,京师百姓真有骄骄之气!”

回想起刚才被百姓大喊收起仪仗一事,梁梦龙这心里有些五味杂陈,不知是什么滋味——大概是骄傲和恼火兼而有之的感觉,有点像初遇自家儿子跟自己梗脖子的心态。

谁知那书生不依不饶道:“吾见《新民日报》上说,广东税改广州所行最好,知府隋用将坐贾和行商两类税目改了,新增税目七八种,可真?”

见政事堂诸臣无人回答自己的问题,那书生愤愤道:“国初至今,我朝轻徭薄赋,从来只有降税没有加税!如今天下已经大治,皇帝陛下不治宫室,不好游猎,朝廷却因何加征?”

他这话说完,周围群众无不点头赞许。那书生脸有得色,还待再说时,梁梦龙已经带着诸位陪同的大臣走入天街深处去了。

梁梦龙看完天街,顺天府尹王廷瞻请客,要请众人到柳泉居吃饭。徐贞明笑着建议道:“鸣泉先生,听说正阳门的‘荟萃楼’汇聚南北名菜,既然大京兆有意破费,咱不如到荟萃楼去吃个狠的。”

此时京师,百姓们吃饭有八楼、八居、十二坊之说,虽然各大菜系都有,但占据多数的还是鲁菜。

凡称“楼”者,多设大堂、雅座、包间,味道拔群,菜价也贵,如“荟萃楼”汇聚淮、鲁风味,乃京师饕餮最爱者;凡称“居”者则无大堂,只有包间,或有雅座,味道虽比不上称“楼”的,但也相差不大。主要是环境清幽隐秘,顾客多为官员巨贾,如冯保常去的“太白居”,内有花园夹道——顾客之间很难见到。

称“坊”的,则是百姓餐馆或食品加工作坊,主打价格便宜。如在永乐十四年间开的“便宜坊”,本无名字,只是一个熟食加工店。百多年来因烤鸭和童子鸡收拾的干净美味,万历时期外卖已经送到大馆子和王公贵族之家,被京师群众起名“便宜坊”。

王廷瞻想法简单,选柳泉居是自己常去且习惯了。徐贞明的话其实是变相提醒——政事堂诸相、尚书和大京兆在一起吃饭,如果选择环境清幽之所,此事好说不好听,王通等辈不免要写个节略给皇帝看,却又何必如此?

王廷瞻只是念不及此,待回过味儿来,见梁梦龙等人都笑着点头打趣徐贞明,自己忙表赞同,略带感激的看了徐贞明一眼。心道:“怪不得种地县令能当上尚书,还真是有两下子。”又想,“连潘晟都能想到,我才离开侍从室几年,就忘了谨小慎微四个字儿了。”

于是王廷瞻赶紧安排人去定几个大包间,自己陪同众人出了正阳门。因怕下面人安排的时间过于紧凑,他又带着梁梦龙看了看正阳门外的一条、二条胡同。等时间差不多了,众人才换了大衣服,便装直奔荟萃楼。

荟萃楼高四层,进去之后是通顶的大堂,此时已经坐满了人,嘈杂喧闹。掌柜的听说总理大臣来此吃饭,激动的脸上肥肉都是颤的。忙派人去喊东家,自己弯腰陪同诸位大佬从中间过道穿过,沿着楼梯来到三楼。

京师开饭店的,必有几个大包间应对突发奇想的达官贵人,此乃免麻烦的必要成本。因此顺天府的人过来没一会儿,就安排的妥妥当当。待众人按官职大小团团坐定,那山珍海味、南北奇珍流水价送了上来。因下午还要继续工作,梁梦龙不许众人喝大酒,于是上了些淡酒佐餐。

走了两个小时,众人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个个据案大嚼。总理大臣入阁已经三年,大伙儿也比较熟悉,祭了五脏庙后不免将朝廷近期重点工作拿出来交流讨论。

王廷瞻看了眼包间板壁,低声提醒道:“梁总理,此处人多耳朵也多,大政不可在此言说。”众人会意,又谈起各地见闻、文章诗词。反正在座都是饱学之士,话题倒是不缺。

王廷瞻虽然正三品,但在这个包间里算是官儿最小的,只带着耳朵守着门。打算见相爷、尚书缺了什么,就站起身到走廊找人安排。

因见梁梦龙喜吃白灼虾,他告罪起身出门。刚出包间,见府丞刘瑊站在门外。他吃了一惊道:“你因何在此?”

顺天府原府丞王以修在“盗掘案”后坚决求去,王廷瞻拦阻不得,王以修得以回四川老家颐养天年去了。接任的刘瑊乃隆庆五年榜眼,几轮升转后接替了王以修。

见刘瑊冬日里面如土色,汗出如浆,王廷瞻心中咯噔一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刘瑊咽了口唾沫,低声道:“府君,又出揭帖案了。”说完,递过来一张四开的白纸。

王廷瞻颤抖着手打开看时,见上面写着:“居正耻圣明,舟楫得采风,龙床酣卧者,豪杰称中兴!”

王廷瞻眼前一黑,咕咚一声坐倒在地!

感谢灵犀009盟主的再次打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