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四百一十章 拜相 (上)

万历新明 第四百一十章 拜相 (上)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十五年十一月初一,皇帝传旨政事堂,命政改总理大臣梁梦龙养心殿觐见。

在政事堂同僚或嫉妒、或祝福、或艳羡的目光中,梁梦龙走向了宫城。刚过西华门,见皇帝身边近侍孙隆在门后躬身施礼道:“奉皇爷旨意,请梁相乘辇入觐。”说完,指了指身后两名内官抬着的步辇。

张居正身体不虞时,在政事堂和宫内都坐步辇,这传统就留了下来。张四维任总理大臣之后,内廷也没把步辇撤掉。否则,对张四维有打脸嫌疑。

梁梦龙尚未廷推成为总理大臣,西华门内的步辇就准备好了,皇帝要传达的意思可以说非常清晰了。

梁梦龙感恩之余,也没昏了头真的去坐。一叠声谦退道:“请回奏皇上,臣不过一辅臣,不敢觍颜用此。且臣步履康健,也不必用步辇。”

孙隆听梁梦龙这般说,对他露出微笑。梁梦龙心下大定,也露出微笑对着孙隆拱拱手道:“有劳孙公公回奏。”孙隆哪里敢受他的礼,连道不敢,带着两个扛着步辇的内官转身走了。

养心殿在乾清门西侧,跨过内金水河就是一条直道。梁梦龙定定神,提起蟒袍下摆,跟着孙隆几个,不疾不徐的从桥上石板路上走过。

万历十五年的养心殿建筑群,除了外观之外,内里已经被朱翊钧改造的面目全非。东西暖阁作为他接见外臣的所在,窗明几净,清净疏朗,与昔日布满福禄寿喜等内饰迥异。

梁梦龙作为副相,单独或跟他人一起进入养心殿不下数十次,但唯有这一次令他紧张的额头出汗。等进了东暖阁,他俯首前趋时膝盖特着急往下弯,未等出声就不由自主的跪在柚木地板之上。

下一刻他清醒过来,忙哑声道;“臣梁梦龙,叩见陛下!”

在御座上端坐的朱翊钧双眉一轩,心道:“看来总理大臣之位令他有些失去平常心了。”

心中做着判断,口中不慢,轻声道:“鸣泉先生,快快平身。”看了一眼面上古井不波的魏朝,道;“赐座。”

魏朝低头挪了两步,轻轻搀了梁梦龙一把。待梁梦龙满脸通红的起身,魏朝手中拂尘在靠近御座的扶手椅子上若有若无的一扫,低声道:“老先生,请坐。”又将手在他臂弯处略微用力捏了一把。

梁梦龙这才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躬身谢了恩,在椅子上坐了。朱翊钧恍若未觉他适才做了傻事,问道:“这几天来,鸣泉先生对政改可有些大的思路?”

梁梦龙微不可查的吸了口气,彻底定住心神,回奏道:“陛下。臣是有些想头。”

又理了理思路,才回奏道:“政改之事,臣以为要害在一‘廉’字、纲目在一个‘权’字,抓手在一个‘法’字,兼顾一个“利”字,步骤却是一个‘渐’字。”

朱翊钧闻言眼睛大亮,点头道:“请详解之。”

梁梦龙吞了口唾沫,回道:“是。”

“所谓要害在‘廉’者,即本次政改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就是抓好吏治。陛下登基以来,尤其是变法之后,我朝吏治总体来说还算是清明——”说到此处,他偷眼去看朱翊钧脸色。

朱翊钧正目光炯炯听他说话,闻言脸上并无不豫之色。梁梦龙一心二用暗思道:“看来总理大臣和副相确实不一样。此时若拍马就不对了。”

嘴上也没停:“但如今朝野上下,吏治有几大弊病已经阻碍变法大业,必须加以兴革。”

“一是家族**成为痼疾。因有黄册、丈田之令,昔日高官难成地主。但如今天下工商,谁家身后不站着官员?这些年各地制铁、水泥、纺织几大行兼并剧烈,其胜败非取决于本、利,而取决于身后靠山高低。仅此一项,即大病也。”

这句话刚说完,御座上的朱翊钧双手一拍,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梁梦龙抬头看向朱翊钧,见皇帝满面笑容看向自己,口中道:“鸣泉先生得之矣!你接着说。”说完,朱翊钧难掩激动的心情,在屋中缓慢踱步。

“二是奢靡成风。我朝国力渐强,而奢靡渐启。此风原在南方盛行,所谓冠婚丧祭,并尚繁文,颇有僭逾。然中兴郡王薨逝前,此风已在京师盛行。朝廷太仓满盈,地方官为了政绩来‘跑部钱进’,大肆铺张。更可恨的是多数干谒是为升官、为官司、为工程者,这些人宴请京官,每餐十两银已上不得台面,百两、千两所在多有,更遑论送礼!皇上登基以来,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然上行下却不效,此承平日久之故也。”

“三是最难改也最应该改的是下吏**问题。官员**,自有督察纠之。但下吏所行之政,俱在百姓身边。‘县官不如现管’,皇恩难泽陛下赤子,变法大政下去了荒腔走板,不利民反倒害民,诚天下大病也。”

见朱翊钧听得认真,梁梦龙又说了几条,力陈当今吏治不清,已成变法之大害。最后他总结道:“我朝承平两百年,吏治却没有积重难返,与皇上这些年兴革变法分不开。一来皇上兴革了都察院,狠抓反腐倡廉;二来有了巡回法庭,清理了大量冤假错案;三来火耗归公,有了养廉银子,这吏治也好抓好管了许多。”

“但臣所见吏治之病,非但为变法之桎梏,更是亡国之由。因此臣认为,此次政改,要害在一个“廉”字。”

“嗯。说的好——,可有具体思路?”

“臣固然见到此病,但没有深入调研,倒没有什么好的见地。只是胡思乱想——臣请出台《官员家族从商之禁》以遏以权害商、出台《敬天保民诏》以遏奢靡,出台《吏员科考诏》以治下吏等。”

朱翊钧的脚步站住了。受限于历史视角,梁梦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却没有深入的理解其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因此提出的解决方案除了《吏员科考诏》有些新意之外,其他两条只是禁令——确实是没想明白。

**奢靡会导致亡国,古今中外,多少例子摆在那里。但只要有国家这一权力集合体,只要有公共权力,必然会滋生它的对立面——**。**如同肌体之病毒、细菌,它在攻击政体、国家的同时,也推动了上层建筑不断更新变革。

但对于皇明来说,只要有朱翊钧这一“独夫”存在,无论如何改制,腐朽也难以避免。但即便如此,就能不抓吏治了吗?非但要抓,而且要有技巧、有步骤、有章法的抓——靠《大诰》抓吏治的明太祖已经有一个失败的例子在那里,这次真的要熟计而慎行,利用政改抓出成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