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四百零七章 廷推(三)

万历新明 第四百零七章 廷推(三)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梁梦龙发言结束,皇极殿中君臣无不失语。朱翊钧虽然未想通梁梦龙建议的利弊,但明显能感觉到其发言通古达今、立意高远,非才智卓绝者莫行。

朱翊钧心中暗思道:“朕已得之也。”脸上挂着微笑,目视梁梦龙,眼神大有深意。

梁梦龙短促之间做了一篇大文章,慷慨陈词本就是要感动君心。因此虽然低着头,却用力翻着眼睛偷窥圣颜——恰巧碰上了朱翊钧的眼神。

他心里猛地一跳,随即胸腔里面如同打鼓一般,扑通扑通作响。忙将目光下垂,知道自己离总理大臣之位仅有一步之遥。

在皇极殿殿内议事的,俱为三品以上重臣。梁梦龙的建议对他们来说极具诱惑力:若自家成为下属的举主,那必然是如臂使指,想想都爽的很。因此一时之间,无人反对。

申时行嘴巴张了张,随即看向跃跃欲试的罗万化,将念头一转,沉默不语。罗万化将思路略微调整,出班奏道:“陛下,臣有话说。”

朱翊钧微笑道:“康洲先生奏来。”

“是。臣以为鸣泉先生所说固然在理,却有数弊不得不防。”

“其一,一言堂之弊。阁臣若由总理大臣提名保举,内阁一团和气,如何能得折冲樽狙之利?总理大臣一言兴邦则天下幸甚;若一言丧邦,悔之何及?”

此语一出,皇极殿中微微起了一阵骚动。梁梦龙脸上青气一闪,却没打算张嘴辩驳。罗万化其实是要撩拨他来插言的,见梁梦龙无意争辩,只好接着说道:

“其二,如今尚书以下,皆吏部提名,交付廷议共推。若按鸣泉先生之议,分吏部权而散于诸卿,吏部不能预拟大臣,则被举之人才具高低、资望深浅、考成如何,由谁表之。如是者臣等为主,吏部为佐,而被举之臣之才品,臣等观之临时,漫拟于浮见,易误选铨臣并误国事!”

“其三,如今之廷推,都察院监视,科道旁听——若有不法情事,当廷纠核。变法之后,科道在内阁之下,若按鸣泉先生之意由阁臣举尚书,科道敢言否?”

“其四,鸣泉先生分列保举和廷推利弊,认为两者相合,则弊端消弭矣。其实不然,例如阁臣结党而亲举尚书,其党徒在廷推时附和。此法有利于结党!”

“其五,总理大臣一旦任命,为稳定朝局,势必不能短期更换。十年任期,朝中尽数其党,臣恐有社稷不稳之忧!”

皇极殿中轰的一声,殿顶的灰尘好像都要被震下来。吃瓜群众大感刺激,君臣都目视罗万化——此君言辞激烈,和梁梦龙撕起来了!好看,好看。那些事不关己的王爷、国公恨不能坐在小板凳上,啃着寒瓜看热闹。

站在御座下首,没有出去祭祀的潞王瞪着眼睛听了半天,半懂不懂的来了一句:“康洲先生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计将安出?”众臣听他将说书先生的常用语拿出来,无不莞尔。

罗万化微微笑道:“说实话,臣也不知。去年凤磐先生曾在政事堂会议上说,皇上有大改政制的想法,如今恰逢其时,何不如以鸣泉先生提出的建议为本,征求诸部、寺、局之意见,做一个大的政改方案?”

此语一出,朝廷诸臣无不点头称是。潘晟躬身奏道:“陛下,此老成谋国之言也。臣附议。”

潘晟一带头,诸尚书等重臣都躬身道:“臣等也附议。”

听罗万化这边发言完了,梁梦龙内心翻江倒海。果然先出主意的吃亏啊!他猜罗万化与他同时出班,很可能想出来的建议与他差不多——国朝定鼎以来,选材之法就保举和廷推两种,凡是修过国史的都门儿清,他罗万化要是有更好的办法,此时也不用批驳他的观点了,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尽管自己占了先手,但如今看来罗万化适才未必是谦让。等他先说完了,再视情况或批驳、或查缺补漏,得一个老成持重的评价,未必就输给他这个冒尖出头的。

更何况,皇帝今天很可能就是要看诸阁臣的表现来的,而作为首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稳重!全天下聪明人十之七八都在这朝堂之上,就某事有创见没什么了不起的——反倒是像罗万化这般,能够发现政见中的漏洞和危害,才是首辅能力的最佳体现。

好贼子,真鸡贼!

梁梦龙心里吐槽,腿却不慢,出班辩驳道:“康洲先生过虑了。要解诸般弊端,吾以为将任免之权上移即可。即侍郎可由尚书保举,但其之任免俱由内阁做主。尚书由阁臣保举,其考核任免则全由吏部奏报陛下,内阁阁臣保举之后不得与闻考核。”

“至于内阁诸臣,时常伴驾左右,其才能品行自有皇上亲自把关,臧否自有乾纲独断。”

“如此一来,被举之官不受举主之制,固有‘举荐’之恩,但临乱命之时自可按照天理人心做事。更何况,拔举之恩乃自上出,所谓举荐不过是为国举材——若被举之官依着举主意思徇私枉法,罔顾天恩,有法司为之而设!”

“至于康洲先生所言最后一条,焉有是理?昔日严嵩把持朝政近二十年,世宗一言而罢之,有何难哉。大明养士两百年,乱臣贼子要想蒙蔽圣聪,只好发梦才行!”

“至于您刚才所说将某之建议形成草案,做一个政改的剖砖引玉之‘砖’,某也附议。”

这一条条的摆将出来,朝中众臣目眩神迷。皇帝出题不过一炷香的工夫,梁梦龙做出好大一篇文章,却上下左右思虑周详,还给辩驳者卖个破绽——这人和人没法比,这智商上差距还真是挺明显的啊!

这次轮到罗万化脸上青气一闪。见无法速胜,他也不敢就此问题再度纠缠。否则,给皇帝留下一个巧言令色,卖弄辞锋的印象可划不来。

朱翊钧见无人反对,就发言道:“鸣泉先生辛苦些,将政改这件事挑起来做。嗯,甚好。”

又转头问潘晟道:“水濂先生,给鸣泉一个‘政改总理大臣’的头衔,牵头诸事,可行否?”

潘晟听了,忙躬身道:“臣无异议。”

“那就这么办吧。这件事放下,咱们议议别的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