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四百零一章 罢相(中之上)

万历新明 第四百零一章 罢相(中之上)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四维被中书搀着进入武英殿大会议室的时候,内阁诸臣、宫廷大臣、诸部尚书等人已经在御座下灯挂椅上或墩子上坐着了,见他进来,纷纷起立,行拱手礼道:“见过总理大臣。”

变法后的大明,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大改祖制,但在礼仪制度上却部分恢复了祖制:即采用“官民揖拜礼”。所谓“揖”者,拱手为礼也。“拜”者,即跪拜,有稽首、顿首、空首、振动.等共分九种,分别用在不同的场合。

臣子见皇帝的礼仪没有太大变化,《大明会典》规定:“稽首頓首五拜,乃臣下見君上之禮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等很详细,但朱翊钧多加恩赐座或免跪,诸臣也都渐渐习惯。

改变较大的是官员之间和百姓之间,明初施行的“官民揖拜礼”乃朱元璋所定,主要目的是废除元代“胡礼”。元人多用跪拜,而朱元璋为养民心士气,规定官员间差四级之内可用拱手礼。民见官于内室不得跪拜,唯在公堂之上才用拜礼。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官民揖拜礼”渐渐不流行。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煊赫人物身边不乏膝盖软的人——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

当然,也有骨头硬的。海瑞就因遵守祖制,才得了个“海笔架”的外号。

最近几年,朝廷三令五申,并抓了些不遵礼制的典型,官民揖拜礼才再度流行起来,尤其紫禁城内,诸臣无不凛尊。

张四维见诸臣拱手见礼,也颤巍巍的拱拱手还礼。站在他对面的王国光见他呼哧带喘的样子,心中暗笑道:“这般仍恋栈不去,这孙贼还真是好权.”

张四维坐在离御座最近的上首,对面是宫廷大臣英国公张元功,皇帝并未进殿。此也是应有之意,总不能让皇帝等着大臣。

坐定后,静鞭三响,诸臣停止交头接耳,个个正襟危坐,目视前方。只听一阵脚步声响,有内监高声道:“陛下驾到!”

于是众人离座,在两侧椅子后排班跪倒,口中山呼万岁。朱翊钧走到御座前俯视众臣,随即抬了抬手。

内监接着喊道:“平身,赐座!”于是张四维、张元功以下,皆谢恩归座,朱翊钧也在御座上端坐。

随即他开声道:“一甫。”罗万化吃了一惊,忙起立躬身道:“臣在。”

罗万化相貌清癯,年五十五岁,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正是当打之年。听皇帝极少有的称他的字“一甫”而非“康洲先生”,他心里怦怦乱跳。

朱翊钧问道:“一甫在缅甸多年,与西班牙人多有接触,你以为马尼拉之战后,他们将作何反应?”

罗万化沉吟一下,即朗声回奏道:“西班牙吞并葡萄牙后,费利佩二世志得意满,自以为武功之盛冠绝寰宇,无法接受败局。如今马尼拉落入朝廷之手,其民多有杀伤,臣以为他别无他法,只有以战应之。”

朱翊钧听了,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朝廷应如何措置?”诸臣听了这话,都讶异的看向王国光、潘晟等人——皇帝这般问,应该是已经接受了罗万化在皇极殿中发言观点。

罗万化早有腹案,立即回奏道:“萧谢二人尽管无旨而取马尼拉,但既然已经做下了,朝廷也没有将之还给西班牙的道理。臣建议以五策应之。”

“一者,急派大军驰援,稳定吕宋局势,并将西班牙在宿雾等地势力连根拔起,将胜果收入囊中。”朱翊钧闻言点头,众臣也觉得既然已经开打,这一条属于应有之义。

“二者,马尼拉城陷落,西夷诸商必裹足不前,我国海商也未必敢去满剌加和果阿贸易,果阿——满剌加——马尼拉三角贸易必然停顿。朝廷应诏令临海诸省警备,一来防范海贼袭扰,二来要主动停止贸易,防止海商有去无回。三者.”

沉吟一下,罗万化道:“派人急赴满剌加,想办法传信欧罗巴使团,使其有备,或建议徐爵爷赴英吉利国避难。”

他前三条说完,殿中诸臣都不由自主的点头,觉得他面面俱到,不愧为分管外事的阁臣。静静的等着他说后两条。

罗万化轻轻咳嗽了一声,声音也变得低沉,接着奏道:“臣以为待拿下吕宋全境后,应立即出动海军拿下满剌加和果阿——既然我们与西班牙必然开战,那还是全取其中洲殖民地为好。”

“最后,应扩充海军,准备与西班牙争夺贺洲诸殖民地——直到杨帆于欧罗巴近海。”此话一出,武英殿中落针可闻。

自今上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十五年,国力蒸蒸日上。但真正花血本打仗只有两次:一次是万历二年的东北之战,当时国库空虚,张居正费尽心思才保障了后勤,盐政改革前后才补上了窟窿。

从攻略日本开始,战争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凌云翼攻略日本,因为庙算无双,只在立花山城打了一仗就搞定全局,后来通过扶植国王息兵止戈的政策反倒赚了些钱。

打缅甸和安南时,正式变法已经开始,宗室改革也同时启动——新军远征固然所费不赀,但西南诸省因与缅甸交恶多年,在粮草方面多有所备,中枢除了花大钱运新军过去参战,其他地方花钱并不算多。

且拿下缅甸和安南之后,通过拍卖矿藏土地,大明在战争中几乎都是赚钱的。尤其是在缅甸,龚显和邓子龙两人通过扶植代理人大打出手,大肆倒卖军资,整个交易链条全部大赚特赚,几乎把缅甸抽空,也为后来的改土归流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花血本的战争就是西征加北征。西域都督府所辖广袤土地产出虽然多,但陆路运输线漫长,马种和玉石等物运输到中原已经天价——市场受众狭小,所获对于庞大的后勤来说杯水车薪。

但当时大变法已经开始,朝廷已有能力支撑西征。马王爷也不负朱翊钧所望,将汉唐故土尽复,给皇帝顶天立地的金身再刷了一层永不褪色的金粉。

西征结束后,罗荒野攻略也立即开始,这项正在进行中的战争,后勤保障同样花费惊人——为了鼓励北征将士,攻略所获朝廷分文不取,海量后勤全数由朝廷保障。

如此一来,朝廷军费支出尽管庞大,但在支出方向上已经出现了“海陆之争”——海军尽管花钱比北征还多,但因为开海贸易大兴,所获远高于支出,以罗万化、凌云翼等人为代表的“海归派”倾向将更大资源向海军转移。

而以张四维、梁梦龙等人为首的“九边派”加上军功地主代表,从蒙汉贸易和西域贸易中大赚特赚,从开始的抗拒北征到后来的全力支持,自然而然形成了“本土派”,与“海归派”抗衡乃至冲突——这种派系划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必然出现的政治现象。

朱翊钧作为皇帝,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但他的“海陆并进”政策并无明显偏颇,且对两方为军费支出打出狗脑子的状态喜闻乐见。

如今罗万化利用萧、谢二人的马尼拉捷报,在五策中的最后两条提出了全面向海的战略,欲将大明绑上海军大肆扩增的战车,自然要侵占“本土派”的利益——众臣在他的话音落下之时,就清楚的知道一场大撕逼将立即上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