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八十四章 税改(八)

万历新明 第三百八十四章 税改(八)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顺德县城桂花飘香的时节,满街的鱼贩子都用驴车拉着木桶,大喊着“肥大嘅鲜鱼”,穿街走巷的叫卖。

“小乙哥,去县城返嚟呀?今年桂花鱼肥嘅,埋嚟拣几条?”

“返嚟嘞!”张小乙敷衍的拱了拱手,一边回答着邻人的问话, 一边皱着眉头往家里赶。那邻人看着他行色匆匆的样子,嘴角扬起笑容道:“搵钱难喽,小乙哥哦!”那个“哦”字带着向上的挑音,仿佛带些挑衅似的。

张小乙充耳不闻,自顾自进了黑漆的大门。管家张贵迎着了,看向他的目光中也带着询问。见张小乙没有与自己说话的意思, 就禀事情道:“好教老爷知道,乔老爹家平安儿才在这里打磨旋儿半天,要等老爷。问他何事,道是广州的事情完结了,乔老爹请老爷明日有空过去坐坐。”

张小乙点点头示意知道了,看向张贵问道:“舅舅来家否?”

张贵忙答道:“舅老爷已经到了一会儿了,在老太太房里。”张小乙先接过他递过的手巾擦了头脸,嘱咐他道:“外面有卖鱼的,你去挑几条肥大的,整治好了让舅老爷走时候拿着。”

张贵答应一声后出门。张小乙则快走两步,到了母亲住的正房。

站在门口,张小乙喘匀了气息,肃立向房内道:“母亲,儿子回来了。”

吴氏在房内听见道:“快进来!你大舅也来了。”

张小乙打开帘子,进门先与大舅吴赟见了礼。吴赟待张小乙坐下,方问道:“小乙,孙老爷如何说?”

张小乙喝口茶水,露出苦笑说道:“孙老爷倒是没说啥。新来的王知县不知听谁说外甥在六房,派人把外甥叫了去。”吴赟听说, 半探着身子道:“听说这知县从缅甸回来的, 秀才出身, 为人粗鄙,可真?”

张小乙摇头道:“舅爷莫听那些冬烘胡说!这王县尊可是狠角色!这人官架子丝毫没有,却三言两语把咱家厂子里的收支说的差不离。”

吴赟闻言皱起眉头。他将拇指与食指中指捻了捻,看向外甥问道:“可否——?”

张小乙苦笑道:“我先是叫穷,道是前年茛绸厂子关张,落了一身饥荒,这两年挣得几个银子,都还债了,要是这税翻番的涨,只好喝风。后来又说给县里赞助些,被他摆手拒绝。”

讲到这里,他愁容满脸学着王知县的腔调道:“贤弟家的情况本官都知道!但广东做试点乃朝廷光报圣旨,催促甚急,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张贤弟的剿丝厂是顺德数一数二的,自当做个表率,本官也定有回报。”

吴氏听儿子这般学舌,啐了一口道:“说的倒是客气好听, 他能回报什么?白花花的银子给了他,他倒好花差, 只苦了我们苦熬。”

吴赟听说,看向自家妹子笑道:“你那怪病才好了半年,可莫再上火。就是这税再翻一番,你们家也是挣钱——说不到苦熬的话。”

说完,吴赟又对张小乙道:“不知王县尊说的回报是什么?”

张小乙叹气道:“说是如果如数交了税,就给一个‘纳税光荣’的匾额,用来光大门楣。又说若咱们家名声不差,明年会再给个‘贤良乡绅’的头衔,可进县议会议政。”

吴赟微笑插言道:“这县议会大变法之后就开始搞,这么多年了,也没听说哪個议员占了便宜,倒是修桥补路,施粥舍药时候往外拿的更多些——但名声好听倒是不假,也能提振家声。”

张小乙皱眉道:“那些虚名有甚用处?外甥昨天详细算了算,咱们家剿丝厂若原料和出厂价都不变,按新税制每年需要多交一千五。”

一旁的吴氏吃了一惊,一口茶呛在嗓子里,没命的咳嗽起来。张小乙忙站起身,让站在一旁的安南丫鬟在母亲的后背轻轻拍打。吴氏咳嗽了一阵,涨红了脸喘着粗气道:“咱们拼死拼活,一年也就这些出息,都交了税谁还干?”

张小乙哭笑不得道:“母亲不必忧心。我说的一千五是银元,不是银两。”吴氏听了才长舒一口气。

张小乙见母亲消停了,皱皱眉头接着道:“县尊说了,只要足额缴税,此后的‘杂派’、‘摊派’一概蠲除,我算了算,这块儿一年能省六七百——只是不知道他能落地儿几分。”

吴赟听了,跟着皱眉叹道:“难!大上个月宋巡按老爷到县里巡视,那天高三尺的老县尊送帖子到我家,我这里出了鲜猪一口,鲜羊两只,果酒六瓮,一等大红袍二十斤,金笺纸四刀,计银十六两——县里迎来送往,都是我们这些商贾出钱出力,难不成交了税这些帖子就不来了?”

张小乙点头,接过话笑道:“舅舅说的是。也是大上个月,府里刘提刑来县里,一定要在春风楼住——这打茶围、喝花酒能查案倒也出奇。要说夏老县尊做的事儿更可笑,一个帖子到外甥处,道是外甥家里有剿丝厂,杂派汗巾子一百六十方,芝麻花销金、滴紫葡萄颜色四川绫的、销金点翠穿花凤的、璎珞珍珠碎八宝等等,计八种样式各二十方——花了外甥约莫三十两。”

未等张小乙说完,吴氏姐弟两个都笑的不行。吴氏用力往地上啐了一口道:“公人见钱,如同苍蝇见血——若改了税制就让他们不吃这杂亩地,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笑完了,她又叹气道:“唉,都说这太平盛世,大变法好。可以前我们娘两个守着桑亩度日,哪有如今这些糟心事!皇帝老儿今日打安南,明日打缅甸——都要我们出银子,又何曾见了半分好处!”

吴赟闻言脸色古怪,看着站在吴氏身后的安南丫鬟笑而不语。吴氏见自家哥哥瞅着自己身后,脸上红了红道:“这奴儿虽然便宜,但笨嘴拙舌,家什不知被她打碎了多少!”说完,横了一眼那小丫头道:“改天,找人牙子把你卖了去!”吓得那小丫头跪地磕头,那脑袋摇动的如同拨浪鼓一般,吴赟和张小乙都笑了。

笑过一阵,吴赟压低了声音对张小乙道:“我听说——府里有读书人鼓动罢市,县里有动静没有?”

张小乙面色也转严肃,摇摇头道:“没听到他们说什么。不过听六房的孙科长说,咱们这新来的县尊在缅甸时可是心狠手辣——人头能垒个京观。他带了一个伴当姓霍,刚到任就开革了马典吏,让这姓霍的当了典吏。”

吴赟闻言惊讶道:“典吏虽不入流,也是在吏部挂号的,这伴当如何得了官身?”

张小乙道:“这姓霍的跟着他一起在缅甸干了五年,在缅甸得官还不容易?可恨外甥当年没那个见识,否则也去闯一身官皮,胜过平头百姓多少,受这腌臜气。”

吴赟闻言,不由得跑题道:“这个羡慕不来。你光看见他们吃肉,却没见他们挨打——这些年死在缅甸的有多少?前几天看过报纸,说是缅甸某地杀官造反,将汉人绑在河滩边上喂蚊子,知县都活活的被蚊子咬死了。”

吴氏听了,吓得念佛。吴赟又将话题转回来道:“不知朝廷急个什么?五月份报纸才发的新税法,说是征求民意。不到四个月就在广东试行——咱们省也算倒霉,啥事儿都能轮头一个,当年张黑子搞一条鞭我们也是头一批。”

张小乙笑笑道:“谁叫咱们银子多呢。前些年都说朝廷税赋,仰给东南——其实,咱们广东、福建才是银沉脚目,朝廷倒什么都知道。”

吴赟又低声道:“小乙说的是。我听说皇帝为了收税,要成立税务局。有国税和地税之分,又有税兵。这兵是俞大猷当年在两淮一手训练出来——报纸上说,抗税干犯国法——也不知是哪门子国法,但将来恐怕抄家杀头都是有的。”

吴氏听了,又不住口的念佛。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