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八十二章 税改(六)

万历新明 第三百八十二章 税改(六)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郭思极犯蠢,半个朝廷都在加班。张四维在侍从室等着诏旨出来后才回政事堂,天色已经昏黑。刚进转过影壁,值班中书王启年就告知他,申时行、王锡爵、耿定向三人就在他的会客厅门外等着——听说是要求朝廷追究郭思极,给何心隐平反。

张四维心里本就不痛快,闻言快走几步。待进门后, 阴沉着脸看向申时行道:“汝墨此来何为?”

张四维称申时行为“汝墨”而非其号“瑶泉”,是他们同为阁臣之后的第一次。申时行脸现苦笑,王锡爵却始终笑眯眯的样子,仿佛没听出内阁总理的不满意。

三人里耿定向岁数最大,时年六十三岁,比申时行大十一岁, 比王锡爵大十岁——却是最沉不住气的一个。未等申时行回答张四维的问题, 他上前一步,躬身到地道:“元辅大人,未知皇上对何心隐的事儿怎么说的?”

张四维听他叫自己“元辅”,心底冷哼一声。但耿定向比他岁数还大,也不好无礼。就嘴角扯出笑来回礼道:“天台先生,何心隐在报纸上往你身上泼污也不是一回两回,你倒是不计前嫌的很。”

耿定向抬起头,眼圈通红道:“太祖高皇帝《教民榜》言:‘今后天下教官人等,有不依圣贤格言,妄生异议,以惑后生,乖其良心者,诛其本身——’若何心隐伏此罪而死,则死得其所!”

“但何心隐非伏此罪,而以冤杀!郭思极此獠罪不可赦者,一是造出个离经叛道的‘伪圣’,使其邪说大张;二是置朝廷于不义之地,虽万死不足赎其罪!”

张四维听了耿定向的话, 心中一动,这才对养心殿中皇帝的选择恍然大悟。他心中计较, 面上却不显,将手一伸道:“进去说话。”说完点点头,先进了会客厅。

申时行打头,带着王锡爵和耿定向鱼贯而入。几人落座后,有中书端上茶水点心。耿定向还待再说,申时行打断道:“天台先生莫急,总理大臣才面圣回来,皇上必有决断了。”

张四维拿起茶杯,慢条斯理喝了一口,看着申时行的脸色。随后他放下茶杯,轻声道:

“本来么,对何心隐的言论,皇上本意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郭思极这么一搞,确如天台先生所说,让朝廷很是难受。兼有些别有用心之人鼓噪,如今舆论鼎沸,皇上颇敢为难, 本相更觉得棘手, 还建议皇上听听水濂先生的意见。”

“皇上也没召见水濂先生, 与本相讨论后,已经下旨逮问郭思极,打算给何心隐平反——现在诏旨已经出来了,光报今晚就发出去。”

张四维这话说出来,只要今天下午没在养心殿上的,多数会脑补出来“经张四维力劝,皇帝同意给何心隐平反”这一幕。同时脑补出来的还有相较于潘晟,皇帝更信任张四维,因为尽管张四维建议了,但“皇上也没召见水濂先生。”

但事实与之完全相反——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更关键的是,张四维没有矫诏,也没有撒谎,他只是将自己与皇帝的交流细节省略掉了。三言两语流露出来的信息是——老夫圣眷依旧,申某你不必邀买人心的同时来探底。

申时行脸色微变,王锡爵仍是笑眯眯的,耿定向大喜过望。他向北拱手颂圣道:“陛下圣明!”又对着张四维一拱手:“元辅大人,辛苦!”张四维微微一笑。

王锡爵状似不经意的接过话题道:“总理大臣确实辛苦,适才某就觉得您脸色不太好——您可一定珍摄贵体,现如今国事如稠,政事堂可不能缺了您这个掌舵的。”

这回轮到张四维脸色微变,申时行眼光闪烁,王锡爵说完话仍然笑眯眯。只有耿定向在一旁摸了摸头,不明白张四维和申时行脸色变幻是为什么。

谷捣

......

政事堂高手过招暂且不表。养心殿中,朱翊钧面前的王通额头见汗,因为朱翊钧眼中的怒色毫无遮掩的:“何心隐的事你有什么解释?”

王通满脸通红,咬牙跪地磕头道:“臣有失察和失于监管之罪。何心隐身具技击之术,内情司监视他这几年,他常用此术脱离监看。此番是地方见他在休宁行程公开,并无忌讳人物,就疏于防范。郭思极抓了他两天后消息才上报到分局,保护指令下去时已受刑不治。”

朱翊钧听了无语。内情探子经常看不住何心隐,这种事不足为奇。当年锦衣卫“寻找李时珍”时,探子们也经常看丢。更何况何心隐流浪江湖数十年,得享大名并非幸致。

因朱翊钧严令内情探子随意暴露身份,干预地方公事,导致何心隐被抓之后,内情探子竟然不敢直接去保,否则何心隐也不至于死。这就是体制森严的弊病,所谓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当然是高水平——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体制内折腾出花来还不出格的。

王通虽然自承有罪,但将经过一说,朱翊钧也无可奈何,想发作都不知冲着谁。王通配合朱翊钧这么多年,见皇帝沉默就知道他将自己的辩解听明白了,沉吟一下,方咬牙启奏道:“皇上,您让内情司监视的这些所谓‘士林之望’,还是要给臣一個章程,下次再遇此类情形,总要有个措置。”

朱翊钧闻言,不知如何回答王通的问题。走下御座来回踱步,半天方道:“还是照旧吧。朕不是要把他们怎么着,但总是要知道这些人的思想才放心,否则——”否则什么,朱翊钧没有说出来,但在心里补了一句道:“否则,我也不知意识形态将发展成何种模样。”

所谓的照旧,就是还如以前一般,盯着这些人,将他们写作的、发表的及与其他人交流的内容尽量掌握上报——至于其他的,没内情司要做的事情。王通松了一口气,打算告退。

没想到朱翊钧又想起一出道:“此前,朕让你查‘盗掘案’后面人物,你查的怎么样了?距离裘喜子喊法场也快两年了。”

王通闻言,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左右。朱翊钧不过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有答案,就看向魏朝。

魏朝一躬身,示意养心殿伺候的内侍、女官都出外。他自己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待殿门关上,他只是将手中拂尘往臂弯上一搭,仍躬身侍立。

王通咽了口唾沫,低声道:“臣年后已经找到了马斌之子,其在太仓富商周德权家,化名周铁墩。”未等朱翊钧追问,他又接着奏道:“这周德权与申阁老家甚厚,申阁老家的昆区班子‘申班’以‘周家班’为底,而‘周家班’就是这周德权在万历十一年所献。”

朱翊钧闻言,面上微微颔首,心中却不知是什么滋味。申时行与盗掘案相关,是自己万万想不到的。

虽然盗掘案导致四品高官自尽,不出所料后面必然有大鱼。但此‘案’获利太小,朱翊钧万万想不出来这点利益后面能有什么大的蹊跷。要说攀诬张四维,用小案子来撬动大政争,又有些儿戏——主要知情人“马斌”连面儿都不敢露,写几封举报信有什么用处?

他坐在御案后面思索,王通只能继续说下去:“因为皇上一直关注韩必显案,臣未敢怠慢,安排坐探进入周家,与那‘周铁墩’交上了朋友。上个月听那周某说,其父到吕宋做生意——此线索还没来得及转军情局。”

朱翊钧心中一阵烦躁,他压抑着情绪,问道:“京师这边又查出什么来?”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