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八十章 税改(四)

万历新明 第三百八十章 税改(四)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李贽软硬不吃,冯邦宁无奈道:“当年我跟大哥约法三章,第一是不得攻击朝廷,第二是三年后可直抒胸臆,这个咱不说了,第三我有最终审稿权!何疯子这稿子何止攻击朝廷,简直攻击——我要动用最终审稿权!”

李贽闻言, 冷笑一声道:“好,好!你说约法三章,那天我还问你身后站着谁,你怎么说的?咱两个谁先骗的谁?”

冯邦宁为之语塞。只好用求救的目光看向汪道昆。汪道昆虽然佩服李贽的风骨,但这篇文章非同小可,只好一拱手道:“若卓吾一定要发这篇稿子, 我不敢陪你玩了,我辞职回乡。”

李贽听了急眼道:“大哥,当时谁跟我说‘不掩恶、不虚美, 以直笔谠论为志’的?’”见汪道昆扭脸不答,李贽竟流泪道,“贽若今日怂了,以后就别想硬了。今日撤一篇,日后必撤十篇,百篇——与京师日报何异?”说完,颓然坐在地上,用袖子掩面痛哭。

汪道昆长叹一声,对着李贽拱了拱手,不再言语。冯邦宁见李贽伤心如此,先用力拍几下自己大腿,随后又拍了拍李贽肩膀道:“大哥,你莫哭了。你想发就发吧。”

李贽一听这话,立即不流泪了。和汪道昆两个用疑惑的目光看向冯邦宁。冯邦宁苦笑一下, 对着李贽道:“这些年天天看大哥的文章, 弟也养出些气节来了。大哥是白云深处的狂士, 就不许弟今天破荒而惊俗?”

李贽擦了擦眼泪,对着冯邦宁竖起大拇指。冯邦宁苦笑道:“再说,当今圣上除了大变法初期杀了好些人,这些年却没有以言入罪的——了不起咱们关张,说实话这些年提心吊胆的我也累了。”

李贽深深的看了一眼冯邦宁,起身理了理衣襟,随即一躬到地。冯邦宁忙从地板上爬起身道:“大哥这是干什么?莫折煞我。”汪道昆见此情景,眼圈也通红。

李贽转过身对汪道昆道:“大哥。上个月皇上来信——让我推荐一些办报的专才。这些年仅两京有三份报纸,太少了些。看皇上的意思,今年要发出很多许可。”

汪道昆听了,心脏怦怦乱跳。李贽接着道:“若大哥愿意张罗,在南京再办一份报最好。若大哥想回乡,在徽州办一份也可,如今徽商甲于天下,办商报更有生发——”

汪道昆闻言,脸现怒色道:“老夫若想生发,还辞官作甚?”

李贽促狭笑道:“大哥愿意在南京跟弟打擂台,那是最好,只怕你输的太惨, 面上不好看。既然大哥决定留在南京, 我把胡应麟推荐给皇上得了——这小家伙老说我李贽没胆子, 让他去主编一份, 看看他的胆子。”

汪道昆和冯邦宁都哈哈一乐。汪道昆问道:“怪不得你胆子包着天。看这样子,你在皇上那里还真是有几分面子。”

李贽闻言皱眉道:“皇上与我书信往来是真,但这里面若说交情,也淡的很——面儿都没见,有什么圣眷?不过是做喉舌。如今我扯着虎皮做大旗,发表何心隐的文章,祸福难料,说不害怕是假的。”

顿一顿又道:“朝廷下一步要在户部下设出版司,据说李维桢要当侍郎管着这块儿。此前李维桢与我已经通过信,以后皇上未必与我直接联系了——这‘圣眷’更没影子的事。”

冯邦宁闻言先叹息一声,随即吐舌道:“李维桢是隆庆二年进士吧,如今有四十岁没有?这就侍郎了?”谷闟

李贽听了,冷笑道:“侍从室的官儿,升得快有什么稀奇?”

......

万历十四年四月二十八,《南京日报》全文刊发何心隐《“士民”之辨析》。尽管李贽前面写了编者按,后面又加了句“一家之言”,但文章一发表,天下汹汹,皆论罪何心隐“目无君父”,也攻讦《南京日报》和李贽。其中《京师日报》一篇《李贽,画皮者也》最为典型:

“李贽颇有才。壮年为官而辞官,足见此才非天家所用,亦足见其德行如何。及主编《南京日报》,异端邪说流布海内,惑乱人心,并以不群者自诩。”

“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偶配,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者也!”

“尤可恨者,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于市井,拉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报社佣工......至于强搂妇女,同于禽兽,即杀之而不足恤......”

“至于何心隐,此无君父之畜类也!言之脏口,笔之脏手,此獠未生人心,稍有廉耻者焉能与之共戴一天?必诛之谢天下!”

......

天下人喊打喊杀时,《南京日报》销量却迎来诡异的暴涨。离经叛道之言固然该批判,但大家都觉得很刺激——这玩意儿虽然不是小黄文,但看的人血脉偾张,小心肝怦怦直跳,过瘾的很。

十四年五月的大明舆论场,乱成一锅粥。何心隐和李贽上了热搜的同时,京师又传出的皇帝欲加税工商的小道消息,搅得天下人心惶惶。

京师百姓,特爱说朝廷在下一盘大棋:“这篇文章发的时机巧的很!要说对错,何心隐那肯定是错了,但何心隐要是错了,那加税工商就是对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那个,普天之下,还有,率土之滨,是不是?您说对吧。”

有的说皇帝、朝廷行将破产,不加税不行的:“如今大明朝,就剩个驴粪蛋儿,表面光!打东北还算有点道理,女真蛮子不收拾住了不行。打缅甸、安南勉强也算好事,地好,粮多,女子也多,配咱们光棍儿正好。往西打,往北打有卵用?扩地百万,鸟生发没有,搭进去多少?银子淌成大河。哼哼,不加税行吗?听说皇帝一顿饭减到四个菜,还两素的——您说穷成啥样了吧!”

还有的对加税持正面看法的:“要我说——这些财主该多收税!这都好过多少年了,挣得银子早就够花了。怎么,干挣钱不想挨打?要我说皇帝爷爷圣明,就该收他们重税,最好能给咱们贴补点。”

也有担心的:“唉。我这小本买卖,多少年没涨价了?大馒头两个一文,从我爷爷那时候算起就是这个价儿!要是皇帝加税,我特么准备一个一文——您说说,要是一个一文您还买吗?”

“那不能够。老子肯定不买,我买面买肉自家蒸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