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十五章 整军(一)

万历新明 第三十五章 整军(一)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翊钧虽然爱好历史,但并非热爱,只是作为消遣。他以前一直不知京营的具体情况,虽然也拿住了东厂——因从张鲸和陈矩中间点选了陈矩为东厂厂督,陈矩也表示了强烈的效忠之意。但京营糜烂多年,东厂习以为常,并未当做重要情报写入节略。

朱翊钧投入精力最多的锦衣卫,其都督为朱希孝,哪个锦衣卫探子敢将朱希忠尸位素餐的烂事报给情报研究室?

因此穿越十个多月,一直呆在内宫之中朱翊钧竟然对京营的乱象所知甚少,此时听张居正抽丝剥茧的讲完了,吓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自己这个皇帝一直没有合格的军事力量保卫,如果北直隶和京师周边一旦发生重大险情,居然要靠边兵勤王——如果真发生了,毫无疑问的会成为穿越者之耻。

此时朱翊钧气的脸挂寒霜,身子微微抖动。张居正从未见过朱翊钧发过大火,见皇帝浑身散发着强烈的阴郁气息,心里竟然些微有点忐忑之感。

朱翊钧冷然道:“老先生,以你看,这京营如何整顿?”

张居正慨然道:“此空耗国帑之兵也,毫无用处。臣以为此时应以决大毅力,大刀阔斧的裁撤,从头再起——否则牵连无已,几年后又是一摊烂账。”

朱翊钧听了道:“勋贵和兵将闹起来,如何处之?”

张居正也板着脸道:“皇上曾勉励臣言:‘此非常之时也’!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作为,臣请皇上调边军一部入京,做好弹压准备,到时谁敢杖马之鸣,即行征诛!”

朱翊钧此时冷静下来,闻言示意张居正坐下说,他自己也落座问道:“此时边兵可调否?”

张居正道:“镇军离京师较近的,有蓟镇和宣府两镇,辽镇山海关有一支兵——但辽东之兵暂时不可轻动,臣此前已具奏章报与皇上:辽东总兵今年扩筑宽甸六堡,大兵前移。前日辽东来报,建州女真都指挥王杲在抚顺杀我朝备御斐承祖,李成梁拟征讨之,他的兵动不了。”

说完这一段,张居正见朱翊钧呆呆坐着,好像在神游天外。他以为皇帝在想此前的奏章,就住口等着。

没想到朱翊钧见他停了,又回过神来说道:“老先生继续。”

张居正没多想,继续奏道:“宣大之兵可动,但王崇古去年开始在三镇大修边城,并于今年冬大练兵马,臣以为还是让戚继光带蓟镇部分兵马回来的好。”

朱翊钧笑道:“入秋时,蓟镇才与董忽力做过一场,此时却方便吗?”

张居正道:“胡虏见利时并力,败时则相互攻杀。蓟镇击破董忽力和束把亥、炒花的联军,董忽力几乎全军溃散,仅以身免。戚继光报,内喀尔喀正在找董忽力的晦气,欲劫掠他的帐落来过冬——料十年内,此类不敢犯边。”

朱翊钧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轻轻颔首道:“那就让戚继光带——”

张居正道:“不必太多,虚耗粮草,三千精兵足以镇压。”

朱翊钧点头称是,道:“加上厂卫、这些兵足够了。朕料这些败家子未必有鼓动哗变的胆子,但鼓噪舆论,大闹朝堂,却也烦心——另外,两宫处必不得消停了。”

张居正也知免不了这一出,笑道:“待京营裁撤,另行募兵训练时,皇上可用分化之策,选些老实精干的,再予任命,剩下的再吓唬吓唬,也就消停了。”

两人一番谈论,从经济到军事,从皇店到勋贵,直到宫门锁闭时分。因谈妥了几件大事,双方心里都有轻松之感。

张居正见时间不早,将话题扯回来道:“皇上,开工厂皇店事,低低的做罢,不可大张旗鼓。”朱翊钧点头道:“老先生说的是,朕也严令不得声张。且看日后,若有大不妥,再想办法。”张居正得了这一句,不再啰唣。

又道:“皇上嘱咐晒盐事,臣回去就安排。唯有一样可虑,全国盐民拖家带口几十万计,若都晒盐,定有部分人失了生计,需好生斟酌。”

朱翊钧冷笑道:“朕览锦衣卫奏报,盐民之苦不可胜言。若不再煮盐了,都转农户,朝廷可迁一部分至湖广开荒。另外,也可就近丈量田亩,让那些多吃多占的把田吐出来给盐民种,顺便积累些丈田的舆论。”

顿一顿道:“五年之内,朕要这天下盐便宜如土,我大明子民人人都吃得起!”

张居正见皇帝安排没什么差池,也就颂圣领旨不题。然后两人闲话几句,张居正恭恭敬敬的送朱翊钧回内宫,他自己则带着一大堆文书,回家加班去了。

......

回了内宫,朱翊钧到乾清宫暖阁寻李太后时,左右报告说去仁圣太后处打麻将去了,朱翊钧听了无语,连忙到仁圣处请两宫安。

到了仁圣宫中,麻将局已散,两宫正在闲话。见朱翊钧来了,仁圣忙叫摆饭。

慈圣太后问道:“张先生如何说的?”

朱翊钧屏退左右,笑着回道:“竟是朱时泰以十万两贿赂老先生,老先生因治河正好也缺钱,就许了他。”

陈太后和李太后听了,面面相觑。李太后不乐道:“这如何使得?日后朝廷名器岂非可用钱买?”

朱翊钧道:“我和老先生议了,成国公在世宗时,有救驾之功,可抵得过讨虏,下不为例罢了。”

陈太后听了撇嘴道:“听说是世宗在承天府时遇到火灾,他和陆炳背着世宗出来。这功劳吃了一辈子,还要吃到下辈子不成?”

朱翊钧笑道:“母后说的是,朱家并不敢贪心去承袭王爵,只要个丧礼上好看。儿子以为若追封了,一是鼓励了身边人,让他们知道圣躬万钧之重;二则也酬劳了成国公多年来代替先皇和儿子四出祭祀的辛苦。”

两宫听皇帝说到“圣躬万钧之重”,都缓缓点头。李太后笑道:“皇帝思虑周详,母后不及也。虽如此,也要和张老先生说清楚,不可著为永例。”

朱翊钧连忙逊谢太后褒励之语,答应道:“儿子已经说了,真下不为例。”

李太后忽然歪楼道:“成国公家却有钱也,这十万两竟能一下子拿出来?”

朱翊钧正要找话题讲京营的事儿,连忙接上榫头,将京营糜烂的情形讲了。

李太后听了,也吓了一头汗道:“竟到了如此境地吗?”

朱翊钧苦笑道:“老先生奏报时,儿子也吓了满身冷汗。后来和老先生商议,要大力整顿。拟裁撤了,从头编练。”

李太后听了苦笑道:“如此一来,官司可有的打了。”

朱翊钧道:“是,但不整编好了,这皇城危如累卵。儿子想等整编开始了,两位母后暂不召见命妇,也免得宫中啰唣。”

两位太后听了都颔首。仁圣欣然道:“皇帝欲振作兵事,母后必不拖你后腿也,日后只和宫中人玩耍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