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后勤

万历新明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后勤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尽管马蹄上钉了蹄铁,但在厚厚的草甸上敲击的时候,坐在马背上的张臣几乎听不到马蹄声。

时节已是初夏。浩瀚茫茫的绿爬过脚下低矮的沙丘,漫过浅浅的洼地,一直涌到天边。远处的群山如同慵懒的巨人横卧在视野的尽头,因为天上云彩颇多,张臣还能看到一缕缕金色阳光将绿色的巨毯分割出或浅或淡的斑块。

视野前方,西路军四千人马像一条歪歪扭扭的长蛇,在草原上慢慢移动。其实这支队伍速度并不慢,但在张臣看来,这点子人与这天地寥廓比起来,像是小小的蚂蚁,在倒扣着的锅底下蠕动。

“突”的一声弓弦响,张臣身边的代钦突然将一只野兔钉在草丛里。张臣的亲兵打马过去,在马背上一俯身就将之拿起,拔下那只箭后打马回来递给了奎蒙克.塔斯哈喇的长子,那只兔子就装在亲兵马后的袋子中。

张臣勒一下马缰,让那马儿停住等着代钦,对他笑道:“塔大,你这眼睛尖。”代钦在蒙语中是第一、首领的意思——塔斯哈喇头一个儿子,张臣称呼他为塔大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颧骨上带着草原红的代钦操着不流利的汉语道:“兔子、抢、草,瘦也死。”张臣点了点头,摸了摸胡子笑道:“肉、多、吃,没坏处。”

代钦却苦着脸道:“军门,想吃面。”张臣哈哈大笑。他扭过身子,用马鞭指着身后道:“米、面有的是,你去记账就行。”

在他们两个身后,近百辆重载马车如同一条粗长的大蟒蛇,追赶者前面的队列。

这是榆林商会组建的东路军商队,担负着给大军提供部分给养的任务。当然,提供给养的商人除了能够获得朝廷订单,还有优先收购皮货和一切远征军特产的专营权——这才是他们千里迢迢跟着大军移动的最大动力。

此时已经万历十三年的五月底,张臣率领的东路军已经进入漠北。在这只军队的身后,星罗棋布的棱堡在草原和沙漠中正在紧锣密鼓的兴建——从沙地中的黄波堡(赛音山达)一直到张臣身后不远的白城(巴彦乌拉)。

这些棱堡如同一道道锁链,将边墙之外的北疆分割成支离破碎的草场。棱堡同时又是榷市,里面住着喇嘛和汉蒙商家,同时会有主管榷市的汉官和蒙官,一般是汉正、蒙副。同时,汉兵蒙兵也整编成一队,维持这榷市的安全。

对蒙人贵族来说,他们能轻易看出这些棱堡扼控着草原的水源、绿洲和要点,每一个棱堡顶端的烽火台如同边城上的烽燧——只要有一处点燃,棱堡控制范围内的蒙人将遭遇什么不言自明。

但对于底层的蒙人来说,棱堡的存在简直就是最大的福音,因为里面什么生活必需品都有。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铁器家什,还有盐巴、茶叶乃至衣物药品,只要你有羊、马、皮子,这一切唾手可得。

除了能换到物资,棱堡里面还有主持公道的喇嘛。他们不仅讲解前世今生,个个佛法精湛,而且还化解戾气,解难排怨。牧民之间发生矛盾,只要双方都有意愿,就不必去领主那里打扰,可以在买东西的时候直接到棱堡找喇嘛来主持公道——这些喇嘛总是住在棱堡内最好的房子里,这理所当然。

尽管棱堡有这般好处,但建造难度极大。塞罕坝之会已经过去了两年,几乎所有的棱堡都没有完工,越往北越如此。黄波堡尽管地处沙漠中,但已接近完工,白城的棱堡工程才刚刚开始。跟在张臣后面的车队里,有好几辆马车装的就是最新建筑材料:水泥。

此时,在中军陪同的向导打马来到张臣身边道:“军门,前面穿过那座山,那边就是斡难河了。”

张臣虽然这些年加强了学习,但对这条河代表什么并不知晓,见那锦衣卫探子郑重其事的样子,就看向他等他下文。

那汉子笑道:“斡难河畔是成吉思汗的登基之地。前方东北有飞云壑,乃成祖北征鞑靼时连败本雅失里和特鲁台的所在。”

张臣闻言哦了一声,不由自主看向代钦。那代钦毫无在意的意思,在马背上东张西望,在草丛中继续搜索兔子和旱獭。

既然正宗的铁木真后裔没有在斡难河发思古幽情的意思,张臣也不打算在飞云壑停留。他摇了摇头,一夹马腹,那马直窜出去,向前面的队伍追去。

......

从榆林出发的东路军进展颇为顺利。但轮台出发,准备穿越萨彦岭的西路军的进展也不缓慢。

西路军统帅为驻扎在哈密的西域总督府总兵官一等勇毅候马栋。马芳攻下轮台之后,西域冰霜突然击垮了他的身体,虽然有医学院培训的军医调治,但回天乏术,病殁于轮台。

马芳生前获三等公之赏,死后追封王爵,其子按律降等袭爵一等候,马家也进入勋家之列。

马栋性情与马芳不像,虽然勇力过人,但好诗文、喜读书,不太喜欢军旅之事。然身为长子不得不肖父,因此一直也未走举业,在军中按部就班的干到都督。

马芳平西域期间,马栋一直跟在父亲身边行动,马芳对其言传身教,倾囊相授。马芳薨逝后,马栋顺理成章的接掌轮台总兵。

轮台距离京师万里之遥,临机决断都是西域都督府总督方逢时做主。马栋在他麾下带着新军跟叶儿羌汗等势力见仗,基本上都是碾压,因此方逢时对马栋高看一眼,并在去年密奏中推荐他带兵北征。

后来,朝廷在万历十二年夏天定下人选,马栋也没有推卸的余地。他以轮台兵为骨干,掺杂了一半换防的新兵,凑足六千五百骑兵,双马或三马——按朝廷给定的进军路线,他将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从哈密出发北上,穿越阿尔泰山和萨彦岭,最后踏上罗荒野的土地。

对于马栋来说,西路军的进攻将是漫长的征程。因为地域太大,六千五百兵后面也没有商人提供给养,完全靠朝廷后勤保障——马栋可以预见,他将跟他的父亲马芳遇到的问题一样,除了后勤,还是后勤。

然而,后勤是极难的。经过计算,每运到萨彦岭一斤粮,消耗则超过了八斤。这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压力。因此翻越萨彦岭的方案在庙算时,是远不如东路军穿越漠北的。无法从草原上获得给养,马栋每天都要高度警惕——粮道不容有任何闪失。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