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扫黑

万历新明 第三百一十二章 扫黑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后,伯爷已经知道错了,让皇上饶他一次。毕竟您侄儿死于非命,他老人家情急......”

慈圣太后听了哥哥李高的求情,脸上如同挂着严霜一般。她忽然叹口气道:“你们连累的我也够了!”

“自打进了裕王府,咱家就不做泥瓦匠,这日子富而且贵。万历三年时,吾已经不大管事——皇帝还给你家二十万两棉衣生意做。”

“你们如何做来?拿家去十五万两!我这秉政太后的脸都丢的精光!我何曾赏赐的少?还是你家里揭不开锅,做这般事!亏得那棉衣没发到蓟镇,否则引发兵变,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他哥哥听了嗫嗫嚅嚅,一脑袋汗。口中吃吃道:“伯爷那人,太后您不是不知道,我们哥俩个劝了多少回......”

李太后听了冷笑一声道:“住了!你可别说那些,没的污了我耳朵。那笔生意谁经手的?还有脸说!你们有几个臭钱,恨不能睡在青楼里,养小的倒也罢......算了,说出来污我的嘴,从古到今没听说这样的国舅!”

“上梁不正下梁歪,李长贵几个年纪轻轻,酒色财气花样齐全,风儿都刮得倒,要不能让那裘喜子一巴掌打死?”

“按理说,我是孩子姑母不假。但自从进了这所在,那孩子何曾在我眼前叫我一声,得我看一眼。说句大实话,我和他不亲!”

“裘喜子判绞,你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吗?这都是看在皇家体面上重判!若人家不依不饶,把长贵送到医学院检查,查出暗疾来,裘喜子得个脊杖流放,丢的是你们的脸,还是我这太后的脸?”

“皇帝看着我的面子,又加刑到斩首——你们何曾来我和皇帝面前道个谢字!我们娘两个欠你武清伯家的?”

这絮絮叨叨一大套,跟武清伯在法场撒泼,殴伤朝廷命官全无关系,但李高只能老实低头听着。别说这是曾经秉政的太后,就是自家老婆,唠叨的事儿不在重点的时候,男人也只有听着的份儿。

太后发泄了一通,心里舒服了些。这才问道:“武清伯在法场到底干啥了,惹得外朝群起而攻?”这话就是问细节了。

李高道把裘喜子为胡勇喊冤,邵伯悌劝不住监斩官的前事说了一遍。接着道:“爹爹因见那邵伯悌围了裘喜子不让杀,大怒起身,要打那县令。”

“那县令道:‘李伯爷身受国恩,如何敢来打朝廷命官?’爹爹道:‘我就打杀你个糊涂官儿,又怎的?’”

李太后听了蹙眉。李高见状,怕太后说出来公道话。立即黑心编排道:“那县令说,‘别说你一个泥瓦匠,就生个女儿好,与国家有甚好处?你来打我,谅我不敢杀你不成?’——爹爹因见他辱及太后,这才打了他几下。”

李太后听了脸色微变,冷声道:“皇帝纯孝,若那官儿真如此说,早就被皇帝宰了,莫编瞎话儿,照实说。”同时心道,瞎话都不会编,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李高乍着胆子编的瞎话一下子被识破,只好老实道:“爹爹追着那邵伯悌打,那邵伯悌促狭,却绕着裘喜子转圈。李宽见爹爹追不上,就冲到法场里和爹爹两头堵那县令。”

“被那县令抓住理说,二弟擅闯法场,要求监斩官处置。监斩官被他僵住,又不想派人驱逐李宽,就在那里吵闹。”

“吵闹一会子,政事堂总理大臣竟然真有手令下来,说是暂缓行刑。监斩官拂袖而去——那些犯人又都押回去了。只有裘喜子被邵伯悌要强行带走。”

“爹爹因此急火攻心,在那县令背后打了一板凳子,头打破了,当场昏迷送到医学院去了。”

李太后听了扶额叹气,发怒道:“没一个省心的!如今皇帝大力提拔任用勋贵,文官早就一肚子火气。你们如此这般,岂不是捅了马蜂窝一般?让我怎么处?”

李高道:“太后说的是。如今家前后门已经被文官堵了——我这不是编瞎话,我是爬墙头翻到诚意伯家里,从他家西角门才坐上马车来请见。要不是如此,还不得出来哩。”

李太后叹气道:“皇帝要处置,怎么的也得告诉我一声——你想让我干什么,到时候说不行吗?”

李高苦笑道:“我这舅舅和他姥爷,在皇帝面前没一点面子......”李太后骂道:“失心疯了!做谁姥爷、舅舅呢?”

李高吓了一跳道:“我是说武清伯一家在皇帝心里,比不得那个县令。我听说皇帝把邵伯悌好个表扬,说他是真正把‘民心民意’装在心里的官儿表率。”

“要是那县令救不过来,爹爹性命难保。就算皇帝为了孝道不至于难为那个......武清伯,但搞不好将爵位收了去,太后妹妹脸上可不好看。”

李太后听了道:“最好能把爵位收了去,让你们一家喝西北风才好。此前仗势欺人,到处占股,每次来我这里,就没有一件正经事。”

话虽然如此说,但此时已经是万历十二年,皇帝要真想收拾武清伯,太后一点办法也没有。此前的武清伯多次请见,皇帝都婉拒了——说明这皇帝与自己娘家毫无亲近之意。

李太后只能打发了李高,自己等皇帝来请安的时候问问皇帝对武清伯有什么章程处罚。

朱翊钧见李太后担心,忙安慰道:“那县令在医学院里醒来了——让武清伯带点金子、银子去看看他,毕竟民不举、官不究。若他不依不饶,武清伯这个伯爵要降等。”

李太后听了有些不悦,但也不敢以家人私情以害国事——武清伯这行为实在是太恶劣了。只好转了话题道:“那裘喜子说些什么?若真立了功劳,他刑罚也降等?”

朱翊钧摇摇头,想了想才道:“裘喜子知道的也不多,国安局正在分析他所说的真假。若真立了功,给他家些赏钱,刑罚却未必能降等。朕想,天下人若都有了功过相抵的念头,严刑峻法也必然废弛。”因为裘喜子交代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取证核实,宫中人多口杂,朱翊钧就打个囫囵语儿。

李太后听了,不由自主念了句佛。朱翊钧笑笑道:“太后不必忧心此节,为了皇家体面,这裘喜子也活不成。而且,密云盗掘案发后,明年要在天下进行扫黑除恶——要狠狠杀上一批。连他们背后给他们撑腰壮胆的,都要一并处置。”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