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梦

万历新明 第二百六十六章 解梦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虎喇哈赤得了索南嘉措给他指点“迷津”,对皇帝印象很好——这才有打断宣旨表忠心的一幕。

当日索南嘉措跟虎喇哈赤讲朱翊钧“转世”故事的时候,嘱咐他道:“大皇帝未必能知自己本来,就算知道了,也未必以之为然。因此,你知道这件事就行了,不要四处去说。”

这话说的软绵绵,也没说你虎喇哈赤四处去说会怎么样。

本来嘛,要让皇帝承情,肯定要在草原上宣扬这事儿,活佛打算跟每一个来见自己的蒙酋都说一遍这话,而且也不拦着虎喇哈赤私下里讲——但他绝逼想不到,虎喇哈赤这个憨憨能在皇帝赐宴诸酋的场合喝大了,跳到桌子上以一种非常高调的方式宣扬出来了不说,还把他直接扯了进来。

其实政治经济学也遵循科学定律——熵总是增加。虎喇哈赤喝大了就是典型的“熵增”。

但这也事出有因,从虎喇哈赤的心理上来说,他急迫的想确认朱翊钧到底承不承认转世身份,或者说他必须确认皇帝愿不愿意利用活佛给他编造的这个身份。这与他能否稳固的统治喀尔喀密切相关。

喀尔喀现如今有七个大部落,最东边和图们汗是邻居。万历九年明廷翻掌间将图们汗击灭,其长子布延交出了蒙元玉玺才得以身免,把虎喇哈赤吓坏了。

皇帝在塞罕坝接见诸酋的谕旨一到,虎喇哈赤完全生不起抵抗之心,立即就要动身往塞罕坝走,如果真成行可出笑话了:他要比皇帝早来两个月。

这般软弱当然会被手下部酋嘲笑,而且喀尔喀地域极广,不受王化久矣,就有人建议虎喇哈赤不用搭理朝廷。虎喇哈赤被这些人虎超超的表态吓的麻爪了,这才有了千里迢迢去青海请教索南嘉措之举。

他从塔尔寺回到喀尔喀之后,传达了索南嘉措的说法,黄金血脉定律约束之下,手下的部酋也都没活说。虎喇哈赤没休息两天,又立即动身赴塞罕坝,由于心情比较激动,跑的比较快,居然在嫩科尔沁之后第二个到了。

到了宣旨的日子,他听那谕旨,越来越觉得索南嘉措判断的没错:要按百年前汉人皇帝的尿性,有如此兵威,根本不会给蒙古人提供如此优厚的政策待遇,不嫩死他们也要让他们残血——这才是汉蒙双方攻守拮抗的正常打开方式。

大赏王爵,全开互市、不限往来,尊崇黄教。这四条旨意出来,除了没有给“自家骨肉”这种超国民待遇之外,就算还在薛禅汗统治下,朝廷也不能给的更多了。

在虎喇哈赤心中,朱翊钧是“忽必烈转世”铁定实锤,但问题是皇帝认账不?如果不认账,喀尔喀还会不稳,到时候管理难度倍增事儿小,要是惹恼皇帝,“兴六师,绝大漠”,那一切就都完了。

因此他打断宣旨,先试探了一下,看看皇帝对自己是啥态度。不出所料,“汉皮元骨”的皇帝在张四维呵斥自己后温言抚慰,这心里就暖呼呼的。

然后就是喝酒了,这酒好喝,后劲还大。瞅着朱翊钧越来越亲切的虎喇哈赤喝大了之后有些上头,这才上演了爆料一幕。

爆料之后,皇帝不说话,金帐内也鸦雀无声,这哥们满肚子酒都化成冷汗出了。这才发现自己这行为类似逼宫——要是朱翊钧不认账,大会蒙酋的政治效果折扣一半;若认账了,汉官怎么想?皇帝能付出这么大的政治代价吗?

他懊悔的想抽自己嘴巴子不提,朱翊钧也确实被他将住了。虎喇哈赤这话归类在小道消息中流传,那自己就尽取其利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但在如此重大场合宣扬出来,却白瞎索南嘉措一番苦心了。

这厮算是猪队友吧!朱翊钧无奈的想。但金帐之中不能长时间沉默,所有人都不能代替自己下这个政治决断。因此他快速梳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处理思路,打腹稿组织语言。

稍微沉默一会儿,朱翊钧轻咳一声,笑道:“虎喇哈赤,跳在桌上成何体统,你先下来吧,众人也都归座。”

众蒙酋和汉官都屏住呼吸,迅速返回座位,静待朱翊钧讲话。朱翊钧端起茶杯,浅饮一口笑道:“朕受慈圣太后影响,颇爱佛教。惟佛氏之教,具在经典,用以化导善类,觉悟群迷,于护国佑民,不为无助。”

与适才用蒙语讲话不同,朱翊钧此时所说用的是汉语。因为虎喇哈赤说出索南嘉措之谋划之后,朱翊钧已经在蒙人心目中获得极高地位,现在发言,主要是解决汉民的认识问题。

“然则朕爱佛教,爱其自有真理存焉。真理之存,仅在佛经乎?非也。红花白藕青荷叶,万法归宗总一真。如今天下,格物之说甚兴。朕更取其以实证求得真理之说。”

作为天下之主,一言一行俱为天下法。十年前的朱翊钧对此没有什么感性认识,但登基十一年后,他对此方面的认识已经极为深刻。

此时他若说一句“笃信佛教”,天下人将大建梵宇,城里乡间,俱为比丘道场。同理,他要是说一句信仰道教,那龙虎全真,将立成贵门高客。此时此地因为有蒙酋在场,他说一句“颇爱佛教”已经是皇帝这个身份能够表达立场的极限。在发言中指出自己对格物的支持,也是同理。

先讲了自己对佛教和自身信仰的立场之后,朱翊钧必须直面索南嘉措抛出来的题目:自己到底是不是忽必烈转世来的。

朱翊钧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他接着说道:“慈圣太后与朕,与五台山甚有渊源。此前,皇长女、洛亲王等出生前,俱在五台山大作法事,以佑皇嗣。”此时要点出五台山,为最后的结论做些铺垫。

“昔时八思巴以经解山,道是五台山乃密法金刚界五部佛的佛座。圆寂之后,普恩寺舍利塔里供奉了他的衣冠舍利。憨山此前与朕言及此事,言道普恩寺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朕也拨內帑予以修缮。”

“舍利塔修缮完成之日是万历七年四月初八,为什么记得清楚呢。因为当日朕做了一个梦,见皇极殿丹陛之下,有一莲台,佛陀在上端坐,与朕合十顶礼。朕焉能受此礼敬?忙走下丹陛,合十平礼见之。”

金帐诸人听了这话,蒙酋们都懵圈了不说,张四维等人大张着嘴巴合不拢来——皇帝你也太能吹牛逼了!随即想到这皇帝骨子里是啥也不信啊,若是信一点,也不能胡诌自己做这样的梦!旁边的申时行脸上肌肉扭曲,用手指猛掐自家大腿。

“朕问佛陀何来。佛陀微笑不语,朕问之再三,才说偈子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无忧树下客,曼殊室利身。绕转七政宝,掌控力之轮。文殊吉祥妙,真如汝本真。’”

在御座下的两个通译满头大汗,因为不是佛教徒,这偈子对他们来说太难翻译了。他俩面面相觑,脸色苍白,生怕耽误了皇上的大事。朱翊钧等了一会儿,见这两个都没什么动静,心中了然。微笑着继续道:

“还未等朕细问偈子所言何事,却一惊而醒。随后朕召见憨山,让其解梦中语。”

说完这句话,朱翊钧想起来什么似的,对魏朝吩咐道:“今日赐宴,多有酒肉,就没让憨山来此。你去喊他来,帮着朕回忆回忆当日解梦的情形。”

魏朝脸色严肃,躬身答应,出金帐去找憨山去了。

朱翊钧停了一会,仿佛在回忆当日憨山的解梦词。沉吟一会方道:“憨山与朕解说道:‘归元性无二,方便多有门’是《楞严经》中一句,乃文殊菩萨语,说的是一切万法从有情到无情,无非一人一念,此本来面目也。”

“无忧树下客者,乃如来示现之身。四月初八乃浴佛节,正是如来佛诞在无忧树下之日——这一句正应了朕做梦的日子。”

这句话说出来,张四维已经猜出来朱翊钧想要干什么了。心中暗自咂舌,心道这皇帝真敢说啊。无怪张居正常说皇上心大,这心确实够大,要不能编出来这般花样?

不过皇上确实有急智,否则无论谁来,要想短时间内编出这像模像样的偈子来,都挺难的。皇上——也不容易。

他定了定神,听皇帝继续解说道:“曼殊室利者,文殊菩萨也,此不必解。”

“七政宝者,乃金轮宝、摩尼宝、玉女宝、大臣宝、白象宝、骏马宝、将军宝。由于具足此七政宝而能够调伏怨敌、治理天下、资财丰足、众所爱敬,这句是说朕呢。”

“下一句是掌控力之轮。憨山解说,昔日萨迦大乘法王昆泽思巴称呼成祖皇帝为‘掌控力之轮等七政宝的法王’,这两句连起来说应该是朕与成祖相同,已经具有了轮转法王的身份。”

朱翊钧一边回忆一边说,说的慢。他说一句,通译们翻译一句,把满金帐的人唬的一愣一愣的。这些人要么是第一次与朱翊钧照面,要么是平时面圣机会很少,不知道那坐在御座上的是啥样人。此时听皇帝说做梦、解梦的故事,个个信以为真,这崇拜之情也不必细表。

只有张四维和申时行这样了解朱翊钧性格的,才能知道皇帝意图,都被他的脑洞给打败到无语。但这个场合,两人也只有帮朱翊钧圆谎的份儿。就算回到京师,也不敢把自己所猜测的说出来。皇帝今天的话,必载于国史——全是真的。

朱翊钧又喝了一口茶水,回忆道:“文殊吉祥妙一句,其实重复。吉祥妙者,就是文殊。但憨山细解之,却不重复——”话说到这里,金帐外侍卫进来奏报,说是憨山报进。

朱翊钧暗暗长出一口气,保持住逼格微笑道:“让他进来。”

憨山进帐,脸色略有潮红,朱翊钧估摸着他是跑过来的,心中给魏朝和憨山点个赞。面上仍微笑道:“憨山,记得当日你为朕解梦之事否?你来说说吧。”

憨山宝相庄严,先合十行礼,才转身面对众人道:“昔日皇上做梦,以贫僧解之,乃真如示真意于现世佛也。皇上乃现世佛,作为汉、蒙、藏地共主之时,以文殊菩萨之身示现,如元世祖,我朝成祖。皇上绕转七政宝,成就天下共主时,将现本真——即如来佛!”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