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野

万历新明 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野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北征的问题,朝堂上有巨大的反对声音,包括张居正在内,开始都不赞成朱翊钧北征的计划,认为这完全是得不偿失的好大喜功之举。

这不足为奇。众臣并无穿越者的视角,并不知道此时被中国人称为罗荒野的西伯利亚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无论哪个民族拥有了这片荒野,就会在未来的千年变局中拥有不可战胜的资本。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翊钧当然觑觎这片土地。在他关于西伯利亚的记忆中,这片土地对殖民者来说特别容易占领——沙皇俄国没有出正规军,仅利用数千哈萨克就征服了这片土地。

数千兵占领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应该是时空管理局给穿越者最大的福利。朱翊钧因此力排众议,一定要将之收入囊中。他给出的理由是:在占领这片荒野之后,此起彼伏的北方威胁将从根本上被扼杀,对于大明来说,即便用数十万将士的鲜血来浇灌这片荒野,也是值得的。

这理由很强大,中国人对于来自北方的恐惧是深入骨髓的——万里长城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能够深入荒原,绝其根本,从此中国再无北患,这笔账还是划算的。而且此时的国力已经超出朝臣对“盛世”的想象,大伙儿觉得陪皇帝发回疯,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一旦朱翊钧的计划成功,那节省下来的九边之费也是很香的。

但是,征服这片荒原最难的不是敌人,而是恶劣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张居正在了解了罗荒野的基本情况后,跟朱翊钧谈过一次,他认为即使在万历时期占领了这片荒野,后世子孙也会因为这里没有足够的利益而放弃掉——毕竟,边疆离中枢越远,中央越难以控制其离心力。

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朱翊钧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将贯穿罗荒野的铁路修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尽管蒸汽机的研究还没有眉目,但朱翊钧相信,每年数百万两银的科技投入,必然在不久的将来获得累累硕果。

而且,沙皇俄国向东寻找出海口的野心不会停止,朱翊钧如果以乌拉尔山为帝国边界,就必须在那里保留足以守住数千里边境线的常备军,对现在的大明和未来的中华民族来说,这将是巨大的负担。

尽管如此,北征也势在必行。这片土地必须掌握在中国手中,它会成为后世中华民族的心理大后方和实际上的大后方。无论将来遭遇了什么,拥有罗荒野的中国即拥有了不可能被征服的本钱。

更重要的是,在朱翊钧看来,总有一天大明将在罗荒野上与沙皇俄国相遇。因为整个北亚是一片巨大的陆地,两国之间的边境线无论如何都会非常的长,也就是说,这个负担不管过去多少年,都需要双方背负。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尽力把边境线向西方推移呢,这片土地上没多少人,占领成本极低。——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罗荒野的开发也是远远不足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每年都流失数十万,越发显得整个荒原地广人稀。

其实,后世的罗荒野在俄罗斯手中实际上被浪费了,因为人口稀少,整个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的土地被开发出来的还不足百分之一。而罗荒野如果能够被充分开发出来,这片地养两亿人轻轻松松,而且其产出的粮食还能养活数亿人口。

定下北征之策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在整个攻略中将蒙古族与汉族进行充分的融合。这将是一个一揽子方案,朱翊钧准备用五十年的时间,熔炼出一个新的大明——内政初见成效,北征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二步而已。

......

在大明皇帝的目光投向北方的时候,留里克王朝的沙皇伊凡四世其实早已将目光投向了东方。嘉靖三十五年的时候,伊凡四世接见了大贵族斯特罗加诺夫,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家族构筑工事堡垒,招兵买马,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

时间快速推进到万历九年时,沙俄重刑犯,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率领雇佣军八百四十人已经侵入额尔齐斯河,打垮了西伯利亚汗国,并将西伯利亚汗国的土地献给了伊凡四世。获得如斯战功的叶尔马克被赦免了罪行,并获得了大量银币的奖赏。

以上这些,相隔万里的朱翊钧在计划北征之时并不知道。他尽管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但穿越前并没有记住俄国东侵的具体时间——他只是隐约感觉,此际的沙俄已经开始向东进发了,那么大明向北进发也势在必行。

在张居正向朱翊钧汇报了与顺义王的交流结果之后,朱翊钧在年前的最后一道旨意下给了直隶、辽东、热河等巡抚衙门——万历十一年,皇帝将出京北狩,在塞罕坝大会蒙古诸部,示皇帝亲善之意并安大明北疆!

旨意出京,天下震动。这是武宗出关后的第一次,大明皇帝要到长城之外——嘉靖虽然离开过紫禁城老巢,但他南巡,并没有去过关外。

过了春节的朱翊钧二十二虚岁,比二十八岁出关的武宗还要年轻六岁。但是,两届皇帝所得到的待遇完全相反——朱厚照出去打战险些被文官喷死,导致他出巡时一个文官都没带,凯旋后又被文官骂了一通,还把挺骄人的战绩归零。

朱翊钧的出巡却不一样,从朝廷到民间一片赞颂之声。朝臣表扬他“狝狩塞北,天行之健,古无以加”;民间报纸赞美他“身怀天下,不畏劳苦”,若武宗地下有知,那梓宫盖都得崩开。

对此,朱翊钧认为还是自己十年来孜孜以求国治,攒下的人品起了巨大作用。别说和武宗那混不吝相比,就比之太祖、成祖,朱翊钧这十年来的表现也很难让朝臣对他进行道德指摘。

而且万历八年时皇帝还有了嫡长子,过了年洛郡王已经四虚岁。这两年朱翊钧广种广收。后宫诸嫔妃又给他生出了三个儿子,仅此一点朱翊钧就比武宗这种双插头靠谱太多。

当然,老婆多也有副作用。例如旨意出来后,庄静嘉得了信儿后喜上眉梢,立即让女官通知朱翊钧晚上到坤宁宫睡觉,准备提要求——随驾。

这五年被圈在紫禁城内,庄静嘉早熟悉了紫禁城和西苑的一草一木,腻歪的不行。她当了皇后之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先农坛,进行礼仪性的种地。其余时间除了跟李太后学着处理宫务,每天还要给朱翊钧安排嫔妃侍寝,那滋味别提多酸爽。

虽然皇帝宠爱不减,隔三差五必陪她一天,但庄静嘉还是觉得苦闷。如今听说皇帝要去草原,那还不跟着散散心去?

然而,还未等朱翊钧下班返回坤宁宫,李太后口谕先到了养心殿,要求随驾——据说陈太后因今年春常感风寒,且乐平公主怀孕,否则也要跟着出去溜达。

李太后传口谕的消息到了坤宁宫,庄皇后险些哭出来。陈太后身体不行已经不管宫务,李太后要是走了,这万把人的内宫能扔给谁?

若让贵妃管事,庄皇后先受不了大权旁落,而且洛郡王年幼,此际养在坤宁宫,庄静嘉原打算将之托付给李太后的。没想到,李太后和她抱着一样的心思,而且先下手为强,整的她欲哭无泪。

同时,李太后的谕旨在朱翊钧的大小嫔妃之间也引发了明争暗斗。若皇后不能随驾,那理论上每个人都有机会跟着出去啊。先不说旅游散心的问题,皇帝出巡总不能把后宫都带着吧,顶天带三五个出去——这段时间相当于专宠,能不能怀上龙种改变命运,在此一搏!

庄皇后斗争经验不足,被李太后坑了。朱翊钧在养心殿一下午的工夫就接了十几封从后宫寄来的信——都是约他晚上去品尝特色美食的。写信的妃子们都表示为了这道晚膳已经准备了一天,手在水里都泡秃噜皮了。

朱翊钧对这些违反宫禁的女孩子们也严肃不起来,平时她们肯定不敢这样——这不是逼急眼了,要博一下吗?

如此看来,晚上最好在养心殿睡觉,如果回坤宁宫,搞不好还要哄半宿老婆——这类选择题朱翊钧在后世也曾经被问到:老婆和妈妈掉水里先救谁?嗯,此次北巡带李太后还是庄静嘉,与之类似。

尽管李太后不是朱翊钧灵魂的亲妈,但是,这不还是旧社会么?妇女还没解放,就算十个八个皇后绑在一块儿,李太后一只手就收拾了——还有富余。

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朱翊钧还是去了坤宁宫。毕竟不能领着皇后出去耍,那必须给她心情整平静了——朱翊钧决定,今晚艹哭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